山花爛漫——第二屆山水寫生與創(chuàng)作研修班合影
初春結緣,山花爛漫,天姥棲游。
初夏集結,晴雨靡霏,果實累累。
第二屆山水寫生與創(chuàng)作研修班就在春夏兩季的集結中落下帷幕。這是繼首屆“汲古傳新”山水臨寫研修班后,《中國畫畫刊》依托浙江畫院與浙江省陸儼少藝術研究會的學術力量舉辦的第二屆研修班。報名依舊火爆,短短一周時間即滿員,更甚者是經(jīng)驗“老道”的首屆學員,招生一經(jīng)推出就直接報名繳費,希望再續(xù)前緣,不給組織者任何“喘息”的機會。但受制于場地及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名額只能報滿即止,眾多報名者依舊遺憾錯過。這是浙江畫院“開門辦院”宗旨的有力踐行,亦是廣大書畫界朋友的認可與抬愛。青山不老,今后定會彌補。
十八天,兩個階段的授課,橫跨春夏兩季。導師用百分百的熱情與毫無保留的傳授,獲得了學員的高度認可。區(qū)別于第一屆,本次課程在設置上從臨摹改為寫生。開班伊始便集結唐詩之路發(fā)源地新昌,從七盤仙谷到千丈幽谷,從大佛寺到斑竹古村,白天乘物游心,晚間圍坐論道,在山水間畫理兼修。每一位學員都在真山真水中體悟技與道的相生相輔,導師用最直觀的感受以及示范在山水畫理與自然之間架起橋梁,學員在點畫間收獲滿滿。
寫生是為了感悟自然,為我所用。寫生是創(chuàng)作的種子,創(chuàng)作是寫生的果實。第二階段的創(chuàng)作課在初夏再次綻放。大部分學員的創(chuàng)作緊扣寫生的素材。無論是圖式,造境還是立意都胸有成竹,寫生的教學成果初顯成效。九天的創(chuàng)作課嚴謹充實,嚴格按照第一階段審稿定稿,第二階段上稿深入,第三階段創(chuàng)作加工的“三步走”實施。在畫院的學術體系指導下,學員既有壓力,也有動力。逼學員在最后階段拿出作品,鍛煉學員的創(chuàng)作能力。畫院導師務實的教學在創(chuàng)作課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課堂花絮>>>
課程過程中,還邀請了中國美術學院張捷、張谷旻兩位導師,從美院的教學體系、學術文脈兩方面充實課程。把學員從埋頭創(chuàng)作中暫時“抽離”,提高審美與鑒賞的能力。畫院與美院兩個學術機構雙管齊下,以求最大限度地拓寬學員審美視野,再回到自己的畫面中,查漏補缺。
創(chuàng)作加工會是每屆教學的特色,浙江畫院山水畫工作室導師全員上陣,學員把即將完成的作品全部上墻,導師一一把脈讓問題浮出水面,之后便是根據(jù)畫面分工指導修改。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導師的汗水。
春天播下寫生的種子,六月收獲盛夏的果實。山水班的二次集結又將迎來一次豐收。梅雨季節(jié)剛過,每到日落時分,天邊都橫抹過彩霞滿天的火燒云,萬道金光劃破天際,這既象征著課程接近尾聲,更預示著美好的果實如這刺破云層的霞光,分外耀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