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瑋
駐村四年多,其中的酸甜苦辣、付出與收獲,都是我人生路上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西安市鄠邑區(qū)余下街道靈山寺村駐村第一書記關盛元
2020年10月17日,是中國第7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這一天,2020年陜西省脫貧攻堅獎揭曉,西安市科技局駐鄠邑區(qū)余下街道靈山寺村第一書記關盛元榮獲“2020年陜西省脫貧攻堅獎貢獻獎”。
2016年6月,關盛元被西安市科技局選派到鄠邑區(qū)靈山寺村擔任第一書記。一桌一椅一床,一間簡陋的辦公室,是他在靈山寺村的家。關盛元自己也沒想到,他在這個“家”一待就是四年多,靈山寺村,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扶貧產業(yè)園的美麗風景
“單位找我談駐村扶貧任務時,對于能不能做好這項工作,如何克服無法照顧家庭的困難,我是經過思想斗爭的。每個人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一定會有激烈的思想碰撞,情感與信念的交鋒。但是,一個政治合格的黨員干部,服從組織大局是優(yōu)先選項?!标P盛元回憶當初接受組織安排時的情景時這樣說。
鄠邑區(qū)靈山寺村地處關中平原,卻是個典型的集體經濟空心村,人均土地面積不足0.4畝,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59人,是當地貧困基數較大的一個村子。
為了改變村集體經濟為零的局面,關盛元多次組織村干部外出學習,了解最新農業(yè)技術,同時,為靈山寺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出點子、謀門路、找對策,并多渠道籌措資金。
2018年初,駐村工作隊協助村班子著手籌劃建設占地110畝的靈山寺村扶貧產業(yè)園。目前,園區(qū)總投入已近600萬元,改變了村集體經濟為零的局面。
在西安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駐村工作隊積極統(tǒng)籌科技資源,在靈山寺村扶貧園區(qū)引進了淺層地熱能在農業(yè)領域的應用項目,通過地源熱泵和水循環(huán)設備,冬季對大棚作物進行加熱,夏季還可以根據需要對大棚進行降溫處理。
2019年6月,產業(yè)園早熟葡萄上市,適逢園區(qū)套種的油葵也在盛開?!皻g迎各界朋友前來靈山寺村品鑒我們的扶貧成果,品嘗我們的含香美人嬌葡萄?!睘榱烁玫赝茝V和宣傳扶貧產品,關盛元還專門策劃拍攝了一分鐘的短視頻,全面展示扶貧產品的生長狀況和優(yōu)異品質。
“我們采取科技種植模式,每個大棚溫度、濕度等情況在手機客戶端能夠實時監(jiān)測,信息一目了然,還可監(jiān)測病蟲害?!?關盛元還補充道,今年初,扶貧產業(yè)園區(qū)商標“畫鄉(xiāng)秀水”也正式獲批,為扶貧產品進一步走向全國市場提供了保證。
合作社以及駐村工作隊通過新媒體大力宣傳推廣,游客紛紛到靈山寺村扶貧產業(yè)園賞花、采摘葡萄,7月的靈山寺村,成為鄉(xiāng)村游的一個網紅打卡地,并有電商主動到產業(yè)園對接聯系洽談合作事宜。
扶貧產業(yè)園區(qū)的“含香美人嬌”葡萄是從我國東北地區(qū)引進的農業(yè)科技新品種,主打綠色種植技術,農家肥催果,全程不打農藥,保證了果實的口感和品質,是面向高端客戶和市場的優(yōu)質商品果。在科技種植技術支撐下,銷售價格每斤超過30元。當年底,全村建檔立卡戶每戶分紅1500元。
近年來,隨著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面對一個個分散農戶,村級組織在公共社會事務管理工作方面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集中大規(guī)模經營已成為新的選擇。通過集約化經營,大力發(fā)展集體經濟,再次把一家一戶有效組織起來。組織方式多種多樣,土地和勞動力入股下的集中經營,進而年終分紅,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強大的集體經濟可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村黨支部領導下,依靠集體經濟發(fā)展,把目前以家庭為單位的零散的經營主體緊密地組織在一起,特別是解決好最困難群體的利益訴求,對于農村的穩(wěn)定和有效治理起到決定性作用。
靈山寺村在西安市科技局幫扶下,成立了鄠邑區(qū)靈山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采取集體集中經營的方式,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將貧困建檔立卡戶全部納入合作社。產業(yè)園把全村建檔立卡戶納入合作社,享受年底分紅的同時,解決了村里部分貧困群眾務工的問題。2019年底,全村建檔立卡戶分紅在前兩年1000元基礎上,增加了500元。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110畝扶貧產業(yè)園,建成高端設施農業(yè)大棚27個,發(fā)展葡萄、獼猴桃、冬棗等附加值較高的經濟作物。兩年后扶貧產業(yè)園區(qū)獼猴桃、冬棗和櫻桃等果木進入豐果期,園區(qū)年收入可達100萬元。
從“輸血”到“造血”
村里村外、產業(yè)園區(qū)、群眾家里,到處都能見到關盛元忙碌的身影。村民們一天到晚掛在嘴上的“關書記”成了村里群眾的貼心人、自家人。
作為一個駐村干部,關盛元初來乍到,第一難題是過語言關。他老家在陜南,口音和關中差別比較大?!拔也僦豢谄胀ㄔ捄痛甯刹?、村民交流時,總覺得隔著一層。”關盛元回憶說,到村近一個多月了,除了村里的主要干部外,其他人幾乎從來不會主動和他交流。
關盛元鼓足勇氣學說本地話,當終于可以毫無障礙地和村民、貧困戶交流時,他和村里人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
和農民生活在一起,就要放下姿態(tài)。“第一次在貧困戶家里吃飯,坦白講,有潔癖的我是有過思想斗爭的。”關盛元說得極為坦誠,“扶貧,我們一直是給予的角色,大部分貧困戶也有自尊心,在他們家里吃一碗便飯,哪怕是吃幾個地里種的黃瓜、西紅柿,也能讓他們找到一些平衡感?!?/p>
偶遇貧困戶熱情地留他吃碗面,或是送個熱乎饃,盛情難卻時,他也會欣然接受。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在某種程度上,讓貧困戶感受到扶貧干部對他的尊重。
在靈山寺村的脫貧攻堅戰(zhàn)中,讓貧困戶居者有其屋,住得放心、住得安全,是關盛元的工作目標之一。
關盛元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鄭多念時的樣子。他頭發(fā)長時間未修剪,凌亂不堪,“蝸居”在秦嶺腳下一個廢棄工地的工棚里,一副流浪漢模樣。
鄭多念的情況不是個例。在靈山寺村里,像他這樣的危房戶共有11戶。為了讓貧困戶早日住上新房子,關盛元及時報告單位,統(tǒng)籌50萬元的危房改造啟動資金,幫助村里的11戶危房戶蓋上了新房,搬進了新家。
現在鄭多念的新家,盡管面積不大,沒有貼瓷磚、粉刷墻面,卻收拾得干凈整潔??蛷d擺放的沙發(fā)茶幾,臥室的衣柜和床,都是市科技局聯系愛心企業(yè)捐助的。和鄭多念一樣,其他危房改造戶的家具,在愛心企業(yè)的幫助下,也得到了解決。
有了家,日子也就有了盼頭。搬進新家的鄭多念,有了把日子過到人前頭的心勁。駐村工作隊員自掏腰包,花五六千元給鄭多念買了21只羊。一年后出欄,他第一次有了兩萬多元的收入。后來,他娶了媳婦,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現今的鄭多念,一邊在村上的產業(yè)園干活,學技能,還時不時在附近打打零工。2019年底,鄭多年的家庭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昔日懶漢成為如今遠近聞名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
村民恒子患有殘疾,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在關盛元幫助下,恒子辦了殘疾證,還按規(guī)定程序,被納入建檔立卡人口加以幫扶。
貧困戶老鄭承包了十幾畝土地,想通過辛勤耕作實現脫貧,無奈沒有澆地的水渠。關盛元和村干部前前后后在兩個村民小組間協調、做工作,終于新開了一條可供澆地的水渠,解決了老鄭的燃眉之急。
村里孤寡老人弋芳芹居住的危房急需改造,卻由于鄰里糾紛,遲遲無法動工,沒辦法的老人向關盛元哭訴。為了讓弋芳芹早日住上好房子,他和村干部連續(xù)三天去給其鄰居做工作,在一次次耐心溝通下,弋芳芹的鄰居終于松口,不再阻撓施工,危房改造得以順利進行。
貧困戶劉小平不幸患癌,關盛元通過互聯網“輕松籌”為她籌款16100元,并第一時間安排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為了讓村里具有勞動力的家庭實現自主脫貧,關盛元積極聯系科技企業(yè),推薦有就業(yè)意愿的貧困家庭人員就業(yè)。
關盛元還探索建立“脫貧攻堅互助組”,將全村的建檔立卡戶根據居住遠近、鄰里關系親疏程度、身體狀況、產業(yè)構成等具體情況,分為若干組。引導互助組內貧困戶進行互助幫扶,在生活上相互照顧,生產上相互引導,對各種惠民政策相互告知和傳達。同時,設立互助資金,根據互助和幫扶進行情況,對發(fā)展良好的互助組進行獎勵,引導互助組良性健康發(fā)展。
關盛元在扶貧日記里寫道:近期,村里貧困戶的精神狀態(tài)實實在在地發(fā)生了變化:石康鋒和石恒叔侄二人都已經找到工作了,鄭會龍老漢和弋志剛老人的兒子在科技局支持的產業(yè)園干活,楊東慶除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在村里蓋房子的人家?guī)凸べ嶅X,弋小弟也在附近打著零工,就連之前一度患精神疾病的蘇環(huán)環(huán)兒子也開始在比亞迪汽車廠車間上班了。
關盛元把貧困群眾當作親人,村里人也就從心里認可了他。
學習美發(fā)的小石,見他頭發(fā)長了,多次打電話要給他理發(fā);曾經敵視扶貧干部的貧困戶老張的孫女,主動給他發(fā)來信息:“感謝關書記一直幫助我家”。更多的是走在村里的小路上,總有人把剛摘下來的黃瓜、西紅柿塞到他手里。
“看到大部分的貧困戶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努力,我們駐村隊員感到由衷的高興,不是因為大部分貧困戶懂得感恩,而是看到他們在扶志教育下,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奮斗自己的美好明天?!边@種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無疑是一個普通貧困村“美麗”實踐中最美的轉變。
扶貧路上的“別樣假期”
過去,靈山寺村街巷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用村黨支部書記弋勝利的話說,“一到下雨天,人得墊著磚頭踩著才能走出去?!?/p>
現在,靈山寺村水泥路面干凈,道沿花壇齊整,主干道兩側圍墻上是極富地方特色的農民畫。村里有了文化廣場、健身器材,108平方米的村衛(wèi)生室,設有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公共衛(wèi)生室,基本醫(yī)療設備齊全,能夠為轄區(qū)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及一般疾病的初級診治服務。
村容村貌變美了,村風民風更不能落后。關盛元帶領村黨支部在加強扶智扶志教育的同時,積極倡導“孝悌之禮、勤儉之德”。
2019年重陽節(jié),村里3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來齊了。很多老人因為跟隨子女在外,好多年了都沒見上面,這一天久別重逢,興奮激動溢于言表,人人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村民們聚集在村委會前的廣場上,摘菜、洗菜、切肉,支桌子、挪板凳、搭戲臺、搬道具,比自家過喜事還熱鬧。
這幾年,在關盛元指導下,村黨支部多次組織舉辦“三八”節(jié)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暨文藝演出、“六一”兒童節(jié)聯誼、重陽節(jié)百叟流水席、文化下鄉(xiāng)惠民演出、扶智扶志文藝匯演等活動。孩子們放暑假了,他和駐村隊員又當起了輔導老師,給娃娃們免費教英語、補數學,得到學生家長的極大認可。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钡谝粫涀ナ裁??關盛元很清醒,他特別注重加強黨支部自身的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村班子融合團結抓起,讓每一名黨員對標先進找差距,履職盡責做表率。2020年5月,在先進黨組織創(chuàng)建中,靈山寺村被省委組織部評為“省級標準化建設示范村”。
2020年春節(jié),關盛元沒回家過年,一直堅守在靈山寺村,用日記記錄下了這個“別樣假期”。
隨著距離本村不到一公里的臨近社區(qū)出現第一例確診患者,防疫情況陡然升級。更糟糕的情況是,全街道從武漢返鄉(xiāng)人員有60多人,靈山寺村有2人,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作為村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關盛元與村支部書記商議,防控措施必須得進一步加強:全村消毒由每兩日一次改為每天一次,村喇叭每天多次循環(huán)播放防疫相關要求和村民注意事項,除村內兩條主要通道外,其余道路全部封鎖,減少人員交流和接觸。
最大的難題是防疫物資短缺。關盛元想辦法買到一百多公斤消毒液,他親自開車運回村里,保證全村近一個月的消毒所需。村里口罩非常緊缺,他托外省的朋友協調到一批口罩快遞回來,用于村黨員干部值守防護。村里部分年老貧困群眾防護意識欠缺,村里給送去了防護口罩,并叮嚀日常注意事項。獨守老人張桂蘭血壓又高了,頭疼頭暈,他們及時送藥到家。
忙完歇息的空當,關盛元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電話那頭囑咐、抱怨是難免的。妻子擔心他,他安慰說:我都是按專家教的,先戴一個普通口罩,再戴一個醫(yī)用口罩工作,忙完第一時間給自己消毒。妻子笑著說,“還挺科學。”
關盛元在駐村日記中寫道,無論是脫貧攻堅戰(zhàn)線,還是疫情防控一線,都要發(fā)揮第一書記的先進模范作用。
用愛堅守
駐村生活固然是艱苦的,但最難熬的是無法照顧家人。
2016年底,脫貧攻堅工作非常緊張,村里工作離不開。關盛元妻子患病住院,需要手術治療。妻子住院一周期間,他只有晚上才能在醫(yī)院陪護。每想起這事,他就覺得心底有個地方在隱隱作痛。
2019年6月,關盛元兒子出生了。當時正值村扶貧產業(yè)園采收葡萄最繁忙的時節(jié),實在離不開人。關盛元在醫(yī)院陪護的三天里,總是掛念著村里的葡萄園。望著剛生產完、身體虛弱的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想要提前回村的話在舌尖斟酌許久,還是說不出口。
善解人意的妻子,看出他魂不守舍,主動提起了這個話題?!霸谀阊劾铮鲐毠ぷ鞅饶銉鹤佣贾匾?,你的貧困戶比你的家人都親?!彼仁潜г沽藥拙?,接著又嘆氣說:“扶貧工作任務重,我知道你的性格,工作要做就必須做到最好。你就安心回村里吧。”
母親在一旁附和說:“娃啊,你去村里忙吧!我把家里照顧好就是了?!奔胰说闹С趾屠斫?,勝過千言萬語,關盛元匆匆忙忙又趕回了靈山寺村。
2020年7月至8月,關盛元被選派為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員。在平利縣開展脫貧攻堅普查期間,突遇暴雨險情。他不顧安危,積極參加平利縣廣佛鎮(zhèn)松河村抗洪搶險工作,徹夜奮戰(zhàn),排除房屋進水的險情,開展村內排水工作,與村干部一起轉移群眾。松河村兩委會贈予關盛元一面錦旗,村支部書記在感謝信中親筆寫道:該同志是黨的好同志,人民的好干部!
靈山寺村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59人,除一戶貧困戶由于母子均為精神殘疾患者,按照政策需保留外,其余戶均實現了高質量脫貧。2016年以來,關盛元連續(xù)四年獲得第一書記考核優(yōu)秀等次;2017年和2019年分別被評為西安市級優(yōu)秀第一書記;2018年被評為“西安鐵軍——脫貧攻堅排頭兵”。
2019年,關盛元第一書記的第二個任期屆滿??紤]到他家的特殊情況,單位征詢他的意見是否留村?經過慎重思考,他回答說:“我想留下來,靈山寺村的發(fā)展處在關鍵時期,讓我把靈山寺村產業(yè)做起來,請組織放心。”令他欣慰的是,家人對他的這個選擇完全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關盛元將繼續(xù)用心駐村、用愛堅守,把對黨的忠誠化作對貧困百姓的大愛,帶領他們持續(xù)增收,過上全面小康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