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吳克敬是陜西作家,長期在陜西文化界工作,與2016年去世的著名作家陳忠實曾有過長達30多年的交往。陳忠實去世后,許多人都回憶了一些與他交往的經(jīng)歷,吳克敬也講述了一件事,通過這件事,人們能夠看到陳忠實這位大師級作家的人格風(fēng)范。
有一回,陜西省作協(xié)召開作品研討會,由陳忠實負責(zé)介紹各位來賓,當(dāng)時,吳克敬就坐在他的對面。陳忠實介紹別人時,名字脫口而出,但當(dāng)他介紹到吳克敬時,竟一時想不起吳克敬的名字,經(jīng)旁邊的人提醒,他才“哦”了一聲,記起了吳克敬的名字。然而,當(dāng)再介紹的時候,陳忠實還是把吳克敬介紹錯了。事情雖然有些尷尬,但吳克敬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很快就忘記了。
第二天,吳克敬忽然接到陳忠實的一個電話,陳忠實在電話里問吳克敬有沒有時間,說是要請吳克敬吃一頓酒。由于吳克敬當(dāng)時確實有事、抽不出時間來,就委婉地推辭了??墒?,沒過兩天,陳忠實又打電話給吳克敬,依然說要請吳克敬吃一頓酒。見陳忠實如此誠懇,吳克敬就不好再推辭了,便答應(yīng)參加陳忠實的酒席。去酒店的路上,吳克敬一直在想:“陳老為什么要請我喝酒呢?會有哪些人作陪呢?”到了目的地后,吳克敬才發(fā)現(xiàn),這頓酒席,并沒有別人參加,只有他們兩人,也就是說,陳忠實只請了吳克敬一人。這樣一來,吳克敬更加莫名其妙了,搞不清楚陳忠實為什么要請自己吃飯。但三杯酒下肚后,陳忠實說出了請客的原因。他說:“我是專門設(shè)宴向你道歉的……”“道歉?為什么要向我道歉呢?”吳克敬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墮五里霧中。陳忠實便解釋說:“前幾天的那次研討會上,我介紹你時,叫不出你的名字,讓你丟了面子,所以,必須當(dāng)面向你道歉!……”吳克敬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陳忠實請自己吃飯,是專門為那樣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吳克敬被感動了:“我是個什么人呢?值得先生如此記掛,值得先生如此抬舉!”
吳克敬生于1954年,陳忠實生于1942年,兩人年齡相差12歲,從輩分上論,陳忠實可算是吳克敬的長輩了;而且,那時的吳克敬,還沒有獲得莊重文文學(xué)獎、冰心散文獎、柳青文學(xué)獎、魯迅文學(xué)獎等獎項,名氣還不大,而陳忠實則已經(jīng)是一位大師級的著名作家了。但陳忠實卻能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放下身段來向吳克敬賠禮道歉,足見其人格的高尚。我們在閱讀《白鹿原》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力透紙背的文化力量,其實,杰出的作品背后要有杰出的人格作支撐,因為人格的重量影響著作品的重量。
責(zé)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