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做面包,是一輩子的事,是一天又一天的重復與堅持。
一路走來,面對眾多人的質疑和不解,全國青聯(lián)委員、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冠軍、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教師蔡葉昭卻從未躊躇,因為他所追求的就是在適當的年紀,過喜歡的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
多年之前,踏進蛋糕房的那一刻,他就愛上了師傅頭上那頂高高的廚師帽,那身白色的廚師服;從與面團第一次親密接觸,他就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面粉、水、雞蛋,能夠變化出各種面包,實在神奇。在這個“魔法世界”中,蔡葉昭明白面包不僅對工藝和手法要求甚高,還講究食材的精選,甚至每次面粉溫度不同,揉面的心情不一樣,做出的面包口感和風味也不盡相同。
蔡葉昭說:“我的每一個面包都有自己的生命力,里面蘊藏著我的感情與夢想。”
“叛逆少年”的春天
1995年出生的蔡葉昭是留守兒童,父母在無錫打工創(chuàng)業(yè),把他留給遠在安徽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除了照顧蔡葉昭,還有別的表哥表弟,沒有那么多精力,只能采取“放養(yǎng)”。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xù)到他十歲,父母看著甚是調皮的他似乎沒有一刻安寧,對于讀書好像還未開竅?!澳菚r候,爸媽在無錫生意還不錯,就把我接過去讀書?!辈倘~昭說。文化課基礎薄弱的他進了城市孩子的學校,有些格格不入,別的同學都會,他還是不懂,考試成績一直墊底,老師對他也沒有什么好臉色。
這樣的狀況一直到蔡葉昭初中畢業(yè),家里生意中落,原本的積蓄賠得一干二凈,看著家里的狀況,他對準備去上海打工的父母說,“我要去打工掙錢”。因為家里有親戚在溫州工廠工作,16歲的他就到那里的流水線上做了工人,工作很簡單,就是打磨眼鏡鼻梁,按下開始鍵就切割。這半年時間,用蔡葉昭的話來說,就是完全放飛自我。因為沒有人約束,拿著1300元工資的他過得好不瀟灑,抽煙,喝酒,還燙了一個當時最流行的“殺馬特”發(fā)型。半年后,父母看到這樣的兒子,立刻做了新的決定,讓他也來上海工作。沒有一技之長的蔡葉昭在飯店做起了端菜員,工資也漲到2200元。因為年紀小,店里的哥哥姐姐都很照顧他,那時候他才知道父親在上海做保安,母親給飯店洗盤子,頗為辛苦。他想掙更多錢去改變家里的生活狀態(tài),無奈有心無力。
蔡葉昭說:“就是想學一門手藝。在溫州,那些有拋光電焊技術的工人,工資很高,在上海,領班和大廚的工資也不低,而我什么都不會,只能拿這點錢,想想未來或許都是這樣的生活,就很害怕?!眱鹤拥睦Щ笞匀灰彩歉改傅男慕Y,他們也想讓孩子去學一門技術。父親想讓他學機械或者理發(fā),母親想得更實際些,希望蔡葉昭可以去護校,將來做一名男護士,工作更加穩(wěn)定。但是這些安排蔡葉昭都不喜歡,他說自己對這些工作毫無興趣。
“什么都不感興趣,你到底想做什么?”父親有些怒了。這個問題也是蔡葉昭一直問自己的,到底想干什么?他也不知道,但是他想做表哥一樣的男人,通過自己的手藝撐起了家里那片天。
蔡葉昭的表哥在安徽開了一家蛋糕店,生意紅紅火火,所有來取蛋糕的人都是帶著開心的笑容。第一次看到做蛋糕的表哥,戴著高高的廚師帽,穿著白色的廚師服,他就覺得很帥。在店里幫忙的日子里,他第一次揉面團,那種感覺說不出來,是滿滿的幸福,這或許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看著蔡葉昭這份發(fā)自內心的喜悅,表哥說,“想學這門手藝,就去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好好學,我就是那里畢業(yè)的”。2012年,父親湊足學費,將蔡葉昭“丟”在了學校,開始學習蛋糕裱花。就是在這里,蔡葉昭正式開啟了屬于自己的甜點人生。
和蔡葉昭一同來學習的,有近六百名學生,他最小,也最努力。傳統(tǒng)的蛋糕裱花主要是花卉類和十二生肖動物造型類,巧克力配件、捏塑,他練習時間最久。別人下課都去玩耍,他一直在訓練,常常練到凌晨。蔡葉昭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學習的日子很辛苦,但他感覺不到累。
“讀書時的自己,總是處于被打擊的狀態(tài),感覺無論怎么努力,效果都不明顯。學裱花、學烘焙時,老師總是夸獎我,認可我。他們越鼓勵,我就越覺得有能力做得更好。學校每個月都有競賽,我的成績從來沒有出過前五,所以越練越有信心?!辈倘~昭說。
速度讓自己獲得機會
兩年后,勤奮又有天賦的蔡葉昭,在無錫一家餅店做蛋糕裱花師傅,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對于當年未滿20歲的他來說,收入可觀,而且工作相對輕松,就是按照圖冊上的款式做蛋糕,有時候即使做個十層蛋糕,也就是費點時間。店里春天和秋冬天是蛋糕的旺季,夏天清閑些,那時候他會給面包后廚揉面幫忙。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裱花雖然有很多工藝和手法,但這只是熟能生巧的工種,而烘焙講究的是溫度和情感,面粉、水和雞蛋這些最簡單的原材料,竟然能變化出那么多神奇的形態(tài)。他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藝術,開始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做最優(yōu)秀的面包師。
沒有顧忌父母的反對,他辭職,來到更大的城市——杭州,在一家連鎖店做起了烘焙學徒,工資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他說,“很多人總是用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根本不適合自己的事,因為身邊人都說那是好的。而有一些人從來都是盡最大的努力,只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我就是這樣的人?!?/p>
做學徒的每一天都很辛苦,起初,蔡葉昭面粉都沒有沾到,每天的工作就是擦盤子、打掃衛(wèi)生、搬運各種材料。后來慢慢接觸到一些簡單的制作環(huán)節(jié),每天留下來,用師傅剩下的一小塊面團,開始自己練習揉面團、搓面包?!暗案馐撬赖模姘腔畹?,當時要練習的有很多,面包選材配比、攪拌、發(fā)酵、分割、整形、二次發(fā)酵、裝置烘烤,經歷過這些程序,產品才能出來。這個過程和蛋糕的制作過程完全不一樣,累的時候,我就想想當年做流水線工人、端菜員的辛苦,咬咬牙,再接著練?!笨恐@股子忍耐勁兒,熬過半年的學徒,他終于當上師傅,還破格當上一家新店的主管。
就在蔡葉昭有些飄飄然的時候,連鎖店主管不經意地說,“我們的面包偏亞洲人口味,只是面包的一小類,別說和世界的差距,就是和北京上海,都有不小的差距”。那一刻,他又有了新的決定:離開杭州,去上海做面包。他在上海一家法式面包店重新做起學徒,接觸歐式、法式面包。別人看他每天不說話,就在那里埋頭工作,以為他過得特別枯燥無趣,但其中的快樂,只有他自己懂。什么樣的溫度最合適,什么樣的力度口感好,沒有人要求他的技術精益求精,他卻默默這樣做,知道自己要什么。這一點一滴的進步,在蔡葉昭的微信朋友圈中都有記錄。
2016年,在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留校任教的同學找到他,告訴蔡葉昭有一個面包比賽,因為他在學校出色的表現(xiàn),加上工作這幾年烘焙技藝的進步,符合各方面條件,想讓他代表學校參加,倘若成績優(yōu)異,就可以在學校當老師。
那一刻,蔡葉昭興奮極了,因為這是過去不敢想象的,他心動了。然而,這個想法又遭到父母反對,他們覺得辭掉工作打比賽,有些天方夜譚。但蔡葉昭和父母想的不一樣,他覺得這是見世面、提升自己技術的絕好機會。于是不顧父母反對,他把工作辭掉,回到學校。
回到學校之后,蔡葉昭懵了,雖然學校沒有變化,昔日老師都還在,但是自己的境況卻不容樂觀。沒有工資是事先就知道的,但是僅僅三周,就要從六個人中淘汰四個人,是完全不知道的,自己無路可退??纯锤偁帉κ郑雷约阂欢ú皇亲詈玫哪莻€,惟一辦法就是訓練。那二十天,雖然很無助,但是孤注一擲拼命練習。別人練習他練習,別人休息他還是練習,藝術面包,起酥面包,法式面包,布里歐面包……每天都要做上12個小時。他說那時候經常熬夜,有種被掏空的感覺。最終,他留下來,蔡葉昭說不是技藝打動了老師,而是速度讓自己獲得了機會。
把中國烘焙技術展現(xiàn)給世界
被確定為學校的代表選手之后,蔡葉昭壓力更大了。學校組織各種老師給他們做為期三個月的培訓,甚至糕點、翻糖的老師都來了,讓他們學會各種技藝。那90天,蔡葉昭有了全面進步,他說學習就是興奮劑。
2016年9月,蔡葉昭代表江蘇,來到重慶參加中國區(qū)世界技能大賽。踏進賽場那一刻,他驚呆了,他不知道這是規(guī)模如此巨大的比賽,那些之前只在電視機里、行業(yè)報紙上、傳聞中知道的前輩,齊刷刷坐在現(xiàn)場當評委。興奮又忐忑的他開始了這場大賽,設備、器具、材料都和自己平時練習的不一樣,只能逼迫自己去適應。比賽時用的刀具都是嶄新的,進行到三分之一時,刀子割傷了手,傷口很深,肉都翻出來?!爱敃r疼得都想哭了,裁判勸我退賽去治療,但是想想之前訓練特別辛苦,這時候退賽太對不起自己,我必須堅持?!辈倘~昭回憶,當時裁判幫忙止血,包扎,但是手一碰到面包,傷口又會裂開,于是用紙包住后,最后用保鮮膜把傷口緊緊包裹起來,堅持了八個小時。比賽結束,整個手都紫了。那場比賽,蔡葉昭獲得第一名,他說可能里面加了同情分和鼓勵分。
就這樣,蔡葉昭在如愿成為王森學校教師的同時,拿到國家隊入場券。當時,共有9人進入國家隊。之后9進5,5進2,2選1,選出的這個人要參加歐洲挑戰(zhàn)賽,最后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
“比賽是殘酷的,別人每天訓練七八個小時,我每天連續(xù)訓練十幾個小時。對我而言,每天做面包是一種樂趣,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小時醒發(fā)的面團和兩小時醒發(fā)的面團完全不同。每次面粉溫度不同,心情不同,做出的口感和風味也不一樣?!辈倘~昭表示,“比賽是一個人提升技能最好的方法”。
蔡葉昭每天在炙熱的烤箱旁忙碌,每天“揉”十幾斤面粉,對一個作品反復練習、實踐。在整個參賽過程中,他得到國家隊很多老師幫助,不僅技術迅速提升,對職業(yè)素養(yǎng)也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學校給了他很大支持和幫助,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家面包大師來學校給學生授課之后,都會給他單獨開小灶,讓他將西方強項的技術元素糅雜其中,實現(xiàn)整個專業(yè)技能提升。甚至給他定制MIWE、WACHTEL這樣世界頂級的烘焙設備,讓他練習……最終,蔡葉昭拿到中國烘焙行業(yè)惟一一張通往阿布扎比的“參賽證”,這是中國隊第一次派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對中國烘焙行業(yè)有著非凡意義。
比賽之前,董事長王森對蔡葉昭只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烘焙人的風采,發(fā)揮平時訓練水平即可,至于名次,不要過多去想,畢竟這是歐美人的優(yōu)勢項目。蔡葉昭說:“我希望能夠在阿布扎比的世界賽場,充分發(fā)揮自己技能,也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得到國際標準的認可?!?/p>
比賽為期四天,19個國家參賽,蔡葉昭經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包括工作臺發(fā)生故障,而后因為同組選手超時,需要臨時更換已經熟悉的比賽臺面等問題,他全部硬著頭皮克服。在做主題為“阿布扎比”的藝術面包時,他的參賽作品由100多個“零部件”組合完成,有海龜、貝殼、船舵、水母、麥穗、稻草等多種元素?!拔业淖髌肪拖褡约簮凵厦姘慕洑v,雖然經歷很艱難,但從未放棄。海龜象征面包最初是從西方漂洋過海來
蔡葉昭(左二)獲得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冠軍到中國,而我們也漂洋過海來到世界大賽的舞臺,再把中國的烘焙技術展現(xiàn)給全世界?!辈倘~昭的闡述獲得滿堂彩,有評委向他豎起大拇指,有評委拿著手機拍攝他的作品,更有評委要幫他拎行李。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是驕傲的,甚至感覺最終排名在前十名。
頒獎典禮當晚,看著中國代表隊的小伙伴拿了一枚金牌,揮著國旗的蔡葉昭嗓子都喊啞了。宣布烘焙項目,當自己的名字響起,代表團有人將國旗披在他肩上,他哭著跑向領獎臺。確認自己是冠軍后,他哭得有些不能控制。直到頒獎的人把金牌掛在他脖子上,他才確定自己真的成功了。
成為世界冠軍的蔡葉昭完全可以入駐最好的西餐廳,拿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薪??墒?,他還是選擇回到蘇州森聯(lián)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當一名老師。他想用自己的經驗和經歷,告訴每一個迷茫的年輕人,通過專注技能,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現(xiàn)在的蔡葉昭,除了做公司的技術培訓,還帶領選手們參加各種技能大賽。他做的面包不賣,會分給學員、選手,也會留幾個給自己的妻子。“像我的教練一樣,我也要幫助更多人實現(xiàn)夢想?!辈倘~昭表示,“生活就像一場試煉,無論好的壞的,我都滿懷熱愛、親歷親為;賽場上的獎牌只是一時,人生頒發(fā)的勛章,才是我畢生追求”。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