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稻栽培技術(shù)
1.適時播種。中稻可選擇生育期135天左右、稻米品質(zhì)達國標三級以上、抗性優(yōu)、豐產(chǎn)性好和再生能力強的品種,如豐兩優(yōu)1號、天兩優(yōu)616、兩優(yōu)6326等。中稻的適宜播期為3月中下旬,實踐證明,適當早播好處多。
2.培育壯秧。需重點處理好頭季稻育秧環(huán)節(jié),以提高秧苗素質(zhì)。一般多采用工廠化育秧,培育壯秧。秧田要注意防治稻瘟病、青枯病、立枯病。移栽前噴施1%的尿素溶液作為送嫁肥,并噴好送嫁藥,以防治稻薊馬和二化螟。一般每畝用20%阿維·三唑磷乳油100~150毫升,或10%氟苯蟲酰胺懸浮劑20~25毫升+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0~40克兌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可在防治二化螟、稻薊馬的同時,兼治苗瘟。
3.適時移栽。一般在4月中旬開始機插秧。機插秧以秧齡在25天以內(nèi)、葉齡3~4葉為宜,株距20厘米,每畝插足基本苗6萬株左右。
4.科學(xué)管水。除返青期、孕穗期和抽穗揚花期田間保持一定的水層外,其他階段均以間歇灌溉、濕潤為主。適時曬田,收獲前切忌斷水過早。
5.合理施肥。每畝基施復(fù)合肥40公斤,機插秧稻田在移栽5~7天后要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作返青肥。曬田復(fù)水后,再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要重施促芽肥,頭季稻收割后10天內(nèi)每畝施尿素7.5~10.0公斤+氯化鉀5.0~7.5公斤。
6.病蟲害防治。紋枯病可采用多種藥劑防治,如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三環(huán)唑等,一般在水稻復(fù)水后和孕穗期分別噴藥1次。對于稻瘟病,可每畝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20克,或40%稻瘟靈乳油130毫升等藥劑噴灑防治,一般在水稻秧苗移栽前、孕穗期以及齊穗期分別噴藥1次。
7.及時收獲,合理留茬。頭季稻在黃熟末期收獲,機收時應(yīng)注意盡量減少碾壓毀蔸。根據(jù)頭季稻的高度和收割時間來確定適宜的留茬高度,一般留茬高度以與倒二葉葉枕平齊為宜,機收則留茬高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
二、再生稻栽培技術(shù)
1.科學(xué)管水。頭季稻收割后,及時灌水護苗,提高倒2~3節(jié)位芽的成苗率。再生稻齊苗后保持田間干干濕濕。
2.適時追肥。頭季稻收割后2~3天,每畝施尿素3~5公斤作提苗肥。再生稻始穗期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920(赤霉素)噴灑,以促進再生稻抽穗和灌漿。
3.病蟲害防治。再生稻蟲害主要防治稻飛虱、葉蟬等,病害重點注意防治紋枯病和稻瘟病。一般情況下,再生稻不需進行專門的防治。
4.再生稻收獲。黃熟期擇晴收割,一般在10月下旬收割。
三、油菜栽培技術(shù)
1.適時播種。油菜應(yīng)選用早熟、“雙低”、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抗性強、適合機械化播種的優(yōu)良油菜品種,如油雜62R、華雙5R、中油雜19、華油雜9號、華油雜15號、天油雜283等。在再生稻收割后及時播種或移栽。
2.病蟲害防治。冬前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花期重點防治菌核病。
3.適時機收。茬口緊張的田塊,可采用機械兩段收割;早熟油菜可用機械聯(lián)合收獲,不能適期成熟的油菜可直接機械粉碎還田。
(轉(zhuǎn)載自《中國農(nóng)技推廣》,湖北省枝江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匡家蘭? ?郵編:4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