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 次仁旺姆 尼瑪卓嘎
摘要 通過對TRMM和ERA-Interim再分析資料進行合成分析,比較1998—2013年不同ENSO位相時西藏西南部地區(qū)降水和大氣環(huán)流異常的特征。當為厄爾尼諾年期間,藏西南部區(qū)的降雪量偏多,在拉尼娜年期間則偏少。
關(guān)鍵詞 藏西南部;ENSO;冬季;降水
中圖分類號:P4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10–0047–02
1 資料與方法
降水資料選用了TRMM反演產(chǎn)品 ,其時間分辨率為3 h,水平分辨率為0.25°,以及利用了1998—2013年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資料,水平分辨率為1.5°×1.5°。此外,還使用了Ni?o 3.4 區(qū)(5°N~5°S,120°W ~170°W)海溫距平指數(shù)來判定ENSO 事件的強度。
2 冬季年降水量與ENSO強度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
通過圖1西藏西南部地區(qū)1998—2013年年平均降水量與ENSO強度變化的曲線,可分析出ENSO事件的曲線起伏不定且存在較大的波動,一般情況下,年平均降水量隨海溫指數(shù)而變化,海溫指數(shù)升高時,降水量偏多,而當海溫指數(shù)下降時,降水量偏少。
3 位勢高度異常的分析
3.1 200 hPa位勢高度異常的分析
由圖2可知,在ENSO的2個階段中,對流層高層上的位勢高度都有明顯的特征,在厄爾尼諾現(xiàn)象時(圖2a),幾乎整個亞洲大陸上空呈現(xiàn)負位勢高度異常的結(jié)構(gòu),位勢高度異常值在-15 gpm以下,這一區(qū)域從風場角度上分析正好對應(yīng)的是風的輻合區(qū),2項指標都有利于大規(guī)模的上升運動,并會加強副熱帶高空急流的發(fā)展與向南移動,降雪區(qū)在急流軸的左側(cè)。因此,在厄爾尼諾條件下,天氣尺度環(huán)流有利于西藏西南部區(qū)的降水。與之相反的是,當為拉尼娜現(xiàn)象時(圖2b),藏西南部的位勢高度正異常超過15 gpm,表明在拉尼娜條件下,處于穩(wěn)定的反氣旋環(huán)流下,伴有輻散、下沉運動,而在它的北部可以觀察到有明顯的負值區(qū),高空急流減弱,增強了該區(qū)域的穩(wěn)定性,這2種機制都不利于降水事件的發(fā)生。
3.2 500 hPa位勢高度異常的分析
由500 hPa位勢高度距平場可知,在厄爾尼諾年時(圖3a),藏西南部地區(qū)受位勢高度正異常的影響,其北上方為負異常,80°E以西有較深的低壓。但在拉尼娜年時(圖3b),北緯50°N的以南為負位勢高度異常為主。
3.3 850 hPa位勢高度異常的分析
在850 hPa位勢高度異常分析可知,與500 hPa相似在30°N以南為正的距平,包括高原在內(nèi),表明在El Ni?o年高原區(qū)在正異常的影響下,La Ni?a年則反之(圖4)。
3.4 垂直速度異常的分析
圖5說明了熱帶強迫(ENSO)對西藏西南部周圍垂直速度方面的響應(yīng)。在厄爾尼諾期間(圖5a),西南部區(qū)域有觀測到ω值低于-0.01×10-3 Pa·s-1,誘導(dǎo)較強的上升運動;在拉尼娜期間(圖5b),則反之。由此可以得出,在厄爾尼諾時期呈垂直速度上升運動,拉尼娜時期則為下沉運動,這些差異對該地區(qū)的西風帶擾動、動力學(xué)與熱力學(xué)的平衡有著重要影響。
3.5 大氣可降水量與水汽通量異常的分布特征
據(jù)圖6a所示,在El Ni?o年期間,西藏西南部邊緣及其鄰近地區(qū)的可降水量顯示正距平,表明其值越大,大氣中的水汽越充沛,在南部洋面上有逆時針旋轉(zhuǎn)的風速大值帶,阿拉伯海偏北區(qū)存在西南氣流,將水汽送往藏西南部邊緣地區(qū),為冬季強降雪提供充足的水汽條件。由圖6b可知,在La Ni?a年期間,高原南部洋面上水汽往東輸送,可用水分下降,可降水量異常均低于-1 kg·m-2,降低了高原西南部山區(qū)地形降水與云的產(chǎn)生效率。在厄爾尼諾年與拉尼娜年期間,水汽通量異常的空間分布的不同點,但拉尼娜年期間有西南部地區(qū)向東印度洋輸送強異常氣流,而在厄爾尼諾期間觀測到相反的氣流。
4 結(jié)論
(1)1998—2013年期間海溫指數(shù)與年平均降水量間存在較明顯的關(guān)系,當海溫指數(shù)升高時,降水量偏多;當海溫指數(shù)下降時,降水量則偏少。
(2)在厄爾尼諾條件下,對流高層的副熱帶高空急流偏強,在高原區(qū)存在位勢高度的負異常和風場的輻合區(qū),存在大規(guī)模的上升運動,降雪量會異常偏多。而在拉尼娜條件下則處于穩(wěn)定的反氣旋環(huán)流的影響,降雪量也會異常偏少,這一結(jié)論還可以通過中低層的位勢高度場、垂直速度、可降水量與水汽通量等得到進一步的證實與說明。
參考文獻
[1] 陶威.ENSO形態(tài)變異對我國西南地區(qū)降水的影響[D].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大學(xué),2018.
[2] 李蓉,肖天貴.近35年ENSO事件對青海地區(qū)降水的影響研究[C]//第33屆中國氣象學(xué)會年會S3青藏高原與復(fù)雜山地天氣氣候.2016:155-156.
責任編輯:黃艷飛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Winter Precipitation in Southwes-tern Tibet from 1998 to 2013
Deji et al(Burang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Ngari, Tibet 859500)
Abstract Through synthetic analysis of TRMM and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southwestern Tibet from 1998 to 2013 in different ENSO phases were compared. When it was an El Nino year, the snowfall in southwestern Tibet was more than that during the La Nina year.
Key words Southwestern Tibet; ENSO; The winter; Precip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