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
摘要 大澤山鎮(zhèn)地處膠東半島西部,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發(fā)展了獨具特色的葡萄種植,其中以玫瑰香、巨峰品種最優(yōu)。當地種植戶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種植的葡萄酸甜可口、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以絕佳的品質享譽全國各地。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僅葡萄種植戶的生活得到了質的飛越,還發(fā)展了葡萄園、葡萄生產基地等富有鄉(xiāng)村特色的旅游觀光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關鍵詞 葡萄種植;膠東地區(qū);鄉(xiāng)村游
中圖分類號:S6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10–0149–02
膠東半島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性氣候,臨近海洋,春季氣溫回升早,有利于葡萄早發(fā)芽、長勢好。地域內地勢多為山地,土壤富含礦物質,為葡萄生長積累養(yǎng)分。這些先天優(yōu)越的條件加上多年種植技術與經驗支撐,讓大澤山的葡萄成為膠東地區(qū)的地理標志性產品[1]。
1 種植要點
1.1 繁殖
1.1.1 繁殖種類 (1)扦插繁殖:裁剪粗壯且沒有受損的枝條,插入至修整好的育苗地中,讓其再生成新的植株。(2)壓條繁殖:將無損傷的枝條置于育苗地中生根發(fā)芽,然后整株枝條離開母株。(3)嫁接繁殖:將新發(fā)的葡萄枝芽嫁接在其他親和力較好的植株上,是無性繁殖的優(yōu)良育苗方法。
1.1.2 時間 (1)扦插繁殖的時間主要根據種植地的具體溫度而定,當土地溫度(地下10~20 cm處為土溫)高于10℃以上,進行扦插為宜。(2)壓條繁殖對溫度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一般在7—8月份進行為宜。(3)嫁接繁殖的時間較長,膠東半島地區(qū)可在5—7月進行嫁接。采取嫁接的最好時機是接穗與被嫁接的砧木都生長到半木質化狀態(tài)[2]。
1.2 育苗與整地
葡萄的育苗地應選擇在土質肥沃、地面土層較厚、地勢無起伏以及臨近水源的地方。對育苗地的整理也很有講究。第一年秋耕時,施有機肥400 kg/667m2左右,深耕深度40 cm為宜,深耕后要進行冬灌。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對育苗地進行整理,主要分為高畦、平畦。平畦主要在干旱的地區(qū),利于灌溉;高畦一般用在潮濕的地區(qū),利于排水。無論采用高畦還是平畦,都要在種苗前做好苗床。苗床的要求根據畦的寬度確定,一般株距14 cm、行距35 cm為宜。育苗后,應在畦溝的中間灌水。為保證葡萄苗的成活率,也可采用地膜覆蓋苗床。
1.3 葡萄架
葡萄的生長離不開葡萄架的支撐,市面上有水泥支架、木支架、石支架等多種類型的葡萄支架。種植戶可以根據當地氣候采用不同材質的支架,為節(jié)約葡萄種植的成本,不少用戶也采用無架栽培,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大筆的支架費用。
最常見的葡萄支架是水泥架,它主要是由水泥樁構成,為更好地起到固定的作用,要將長約2.5 m的水泥樁埋入地下約60 cm處,并且樁與樁之間要用鐵絲串連起來,形成鐵絲網。一般每個樁都留有4個穿絲孔,從上到下每隔0.5 m一個穿絲孔。為節(jié)省種植成本,每10 m2設一根水泥柱,不宜過多。
木樁的大小與水泥樁相似,長約2.5 m,由硬質木材做成。為節(jié)約成本,防止木材在地下部分腐爛,一般被埋入端都會涂上瀝青(長約60 cm)。經過處理后的木樁使用年限可以延長1倍,田間的木樁用量也是1個/10 m2。
如果不采用木樁與水泥樁,可以采用無架栽培,但僅限于本身直立性很強的葡萄品種,否則不采取葡萄架支撐,葡萄難以實現高產。無架栽培在干旱地區(qū)應用廣泛,這種栽培方式主要依靠修剪整形技術,使葡萄植株長成樹形,但在結果期間也需要支柱支撐。
2 栽培技術
2.1 田間管理
2.1.1 中耕除草 所有的植物均要進行中耕除草,葡萄也不例外。中耕是指在葡萄生長期間,翻耕葡萄地,以防止土地表面的水分蒸發(fā),有利于土壤疏松,改善葡萄根系的通氣,減少植株的病害。為避免傷害生長旺盛期的根系,中耕不宜過深,地下4 cm左右最佳。1年至少中耕6次,可以防止土壤結塊。在中耕時,可以根據葡萄園的情況適當進行除草,畦溝的雜草可以通過中耕除掉,植株間的雜草可以使用化學除草劑?;瘜W除草和中耕除草2種方式相結合,除草效果更佳。
2.1.2 施肥 施肥是葡萄田間管理的關鍵,把控施肥時間十分重要。研究表明,施基肥的最佳時期是秋天采摘葡萄后?;适怯缮蟮募S便、植物殘渣的堆肥,加入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等化肥,按比例兌入混合而成的。這種混合后的肥料營養(yǎng)元素豐富,對植株的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尤其是使長勢不好的植株恢復長勢,促進根系的分化與養(yǎng)分的吸收。為保證肥料效果,可以盡量采用溝施或把肥料埋進土地進行穴施,這樣肥效損失最小[3]。
2.1.3 灌水 根據當地氣候的干濕程度決定灌水的次數。一般的葡萄園1年需澆水6次左右,至少4次,分別對應4個特殊時期,即葡萄的發(fā)芽期、開花前、果實膨大、采摘后。如果當年雨量較多,4次灌水便可滿足葡萄生長,若當年比較干旱,種植戶可以選擇間隔4個特殊生長期增加2次灌水,以保證葡萄產量。
2.2 枝體管理
2.2.1 綁枝 當葡萄新枝長約40 cm時,需要將枝條綁在搭好的葡萄支架網上,不僅利于枝葉通風,增加光照面積,促進光合作用,還能起到固定作用,避免葡萄枝被風力刮斷。其中,水平方向綁枝對結果枝有利,垂直方向綁枝對弱枝的生長有利。為避免枝條和綁繩被鐵絲網磨斷,最好采用“8”字形綁枝。
2.2.2 修整花序、果穗 為提高葡萄的產量,在葡萄花期前,需要對果穗疏花序,將葡萄的果穗形狀修整成市面需要的樣式。為節(jié)省葡萄后期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要修剪部分果穗。一般情況下,1個果穗有3個花穗的,采取“去1留2”的方法,直接剪掉弱枝。為讓果穗的形狀顯得飽滿緊湊,可以適當剪短留下的果穗尖。合理的果重葉片比例可以保證葡萄的產量和質量。研究顯示,至少30片葉子才能提供500 g葡萄生長到成熟整個過程中所需的養(yǎng)分。在果實膨大期過程中,果穗上一些過于擁擠或較小的果粒也要剔除,以保證其他果粒的生長空間。為保證穗型好看、果粒勻稱,能提高葡萄出售的單價,在成熟后到采摘前這段時間,需要最后1次修整果穗,主要是摘掉壞果粒、綠果粒。不同的品種,坐果率、果穗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也不同,建議根據葡萄品種區(qū)別修整。
2.2.3 疾病防治 葡萄生長過程中,易患病害種類繁多,最常見的就是炭疽病。感染炭疽病的部位會出現褐色圓形病變,并衍生出小黑點。為減少病菌感染,在謝花整理果穗后即可套袋。田間管理時,可以采用稀釋800倍的代森錳鋅溶液,每隔半個月噴灑1次,可以有效殺菌。除草、施肥時需要適量增加氮肥、鉀肥的含量,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葡萄種植助力鄉(xiāng)村游
觀光旅游是目前最流行的鄉(xiāng)村游模式,周邊城市的家庭可以利用短暫的周末來一場愉快的周邊游,既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又增添不少的生活樂趣。這種體驗式旅游的活動形式越來越多,例如,葡萄采摘、葡萄觀光、手工制作葡萄酒、葡萄罐頭等項目?;ヂ摼W可以實現葡萄旅游產業(yè)鏈的產銷一體化,大大縮短葡萄的產銷周期,提高資金周轉率。這些項目的建立是將當地的種植業(yè)與新興的旅游業(yè)相結合,實現多產業(yè)齊頭并進,助力當地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
美麗壯觀的葡萄觀光園可以讓游客流連忘返,種植戶可以將觀光園的周圍整修一番,再增添一些別出心裁的小設計用以吸引游客。葡萄采摘園是最富樂趣的游客體驗項目,鮮美欲滴的葡萄不僅讓游客擁有視覺上的享受,酸甜的口感也讓游客垂涎三尺,回味無窮。在采摘園的出口可以設置收費處,不僅可以觀光品嘗,還可以出售,獲得多種經濟收入。手工制作葡萄酒最需要平心靜氣,做葡萄酒首先要保證制作坊的衛(wèi)生,專業(yè)的釀酒師傅可以帶領游客體驗葡萄從采摘到葡萄酒制作的全過程。不同項目之間的觀光路也可以修建成當地的文化長廊,讓游客更好地了解葡萄種植的歷史。此外,這種項目展示也是較好的研學方式之一,家長可以帶著孩子深入體驗。
根據葡萄園建立的相關旅游產業(yè),不僅需要大量的生產人員,也需要具備專業(yè)素質的服務人員加入。對此,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吸納當地大量的待業(yè)人員,根據他們的個人能力條件,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例如,耐心較強的人員可以去做手工葡萄酒的培訓工作,口才較好的人員可以去做觀光園的講解員等。政府也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擴大葡萄種植業(yè)的規(guī)模,提高產品深加工程度,延長產業(yè)鏈。在緩解當地就業(yè)壓力的同時,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互聯網的助力。不少互聯網平臺在加大銷售農產品的力度,響應國家助農政策的號召。政府也在加大宣傳電商培訓,號召待業(yè)青年加入電商行業(yè),為自己家鄉(xiāng)的農產品宣傳。當地年輕人可以直播旅游觀光的盛況,吸引外地游客來體驗趣味多多的葡萄園旅游,也可以給便于保存、口感鮮美的葡萄酒,無公害、無添加的葡萄罐頭等產品打開外地市場。此外,朋友圈也是一個方便快捷的銷售渠道,精美的鮮葡萄禮盒可以通過朋友圈的零售方式被送入千家萬戶。政府此時需要行使好市場監(jiān)督權,保證市場運營安全?;ヂ摼W助力不僅大大降低了葡萄的倉儲成本,還增加了葡萄種植戶及宣傳人員的收入,使鄉(xiāng)村游充滿活力。
4 結束語
推動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的前提是葡萄種植形成規(guī)模,產品質量突出,具有地域特色被大眾接受。大澤山葡萄與休閑旅游相結合,不僅讓當地多余勞動力實現再就業(yè),還帶動了整個膠東地區(qū)的新型農業(yè)發(fā)展。種植戶除了種植高產優(yōu)質的葡萄,可以增加收入外,閑暇時還可以服務當地旅游業(yè),真正實現農民收入來源多元化。
參考文獻
[1] 蔣騰.葡萄種植產業(yè)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6):173-174.
[2] 王海燕.綠色有機葡萄栽培技術運用及推廣研究[J].山西果樹,2019(4):16-17.
[3] 王澤浩.葡萄種植產業(yè)的現狀、趨勢與發(fā)展對策[J].山西農經,2018(4):60-66.
責任編輯:黃艷飛
Jiaodong Peninsula Deve-lops Daze Mountain Grape Planting to Help Rural Tour
YU Ying (Qingd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 Daze Mountain Town, located in the west of Jiaodong Peninsula, has developed unique grape cultivation by virtue of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in which rose fragrance, Jufeng and the best varieties. Local growers use many years of planting experience, the grapes planted are sour, sweet and delicious, rich in a variety of nutrients, and are famous all over the country for their excellent qual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not only the life of grape growers has been qualitatively changed, but also developed vineyards, grape production bases and other rich r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an endless stream of tourists.
Key words Grape cultivation; Jiaodong area; Rural 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