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名官員來說,搞政治攀附的目的,無非是找一個能帶自己發(fā)達的“老大”或是掩護其違紀違法行為的“保護傘”。但這種做法無異于給自己的前途埋了一顆“定時炸彈”。政治攀附的“小圈子”一旦曝光,所有與此有涉的人都跑不了。
大搞政治攀附的干部被集中曝光
2021年1月12日,云南省推出的反腐警示專題片《清流毒——云南在行動》播出第二集。云南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原巡視員龍雪飛、云南省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原副主任張朝德、云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委原書記姜興林等一批大搞政治攀附的干部,被集中曝光。
1月1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發(fā)布文章《莫做政治攀附“黃粱夢”》,專門批評了這些腐敗官員的政治攀附問題。
所謂“政治攀附”,其主要特征就是以某人為中心形成一個政治利益同盟,同盟中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攀附者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寄托于“人身依附論”“背景靠山學”,挖空心思為自己找“護身符”、編“關系網(wǎng)”。秦光榮在擔任云南省委書記期間,奉行明哲保身,拉“圈子”建“山頭”,助長了“有德才不如有后臺”等官場亞文化,扭曲選人用人導向,不僅埋下了塌方式腐敗的禍根,還從深層次破壞了政治生態(tài),成為腐敗滋生的溫床。
警示片中,龍雪飛向秦光榮夫婦撲通一跪,用尊嚴換得“圈子”準入證;張朝德以“勤務員”的角色打入秦家,在為秦光榮按摩、捏腳中成功抱上“大腿”;姜興林將“讓領導吃得高興”奉為箴言,以飯桌上的“贊歌”攀上“大樹”,視其與秦光榮的合影為榮耀……他們將黨內同志關系異化為從屬關系,讓上下級關系變了味,在攀附的道路上迷途難返,直奔深淵。
搞政治攀附,無異于給自己埋“定時炸彈”
其實,存在政治攀附問題的官員還有不少。
2020年3月2日,陜西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賀久長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在紀檢部門對其問題的通報中,特別指出:“賀久長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搞政治攀附,謀取個人職務升遷?!?/p>
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婁底市委原書記龔武生被開除黨籍。通報中特別指出:“龔武生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搞政治攀附,與多人串供、向組織提供虛假情況,對抗組織審查,搞迷信活動?!?/p>
2021年1月12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強小安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經(jīng)查,強小安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搞政治攀附,對抗組織審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涉嫌受賄犯罪。
上有所好,攀附者必然挖空心思?!吨袊o檢監(jiān)察報》曾撰文表示,在政治攀附的政治生態(tài)中,往往會衍生出畸形變質的上下級關系:把原本是組織的關心厚愛,歸功于某個領導的“照顧提攜”,進而感私義而忘公恩、有領導而無組織;為獲取領導歡心、進入領導視線,不惜曲意逢迎、溜須拍馬,大獻殷勤、百般諂媚。
對一名官員來說,搞政治攀附的目的,無非是找一個能帶自己發(fā)達的“老大”或是掩護其違紀違法行為的“保護傘”。但事實上,這種做法無異于給自己的前途埋下一顆“定時炸彈”。政治攀附的“小圈子”一旦曝光,所有與此有涉的人,一個都跑不了。
向權貴低頭、為“圈子”折腰,只能換得短暫的個人升遷,到頭來卻是黃粱一夢,終將化為泡影。正如通過攀附秦光榮解決了副廳、攀附白恩培(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解決了正廳的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許雷所說:“走政治攀附這條路是一條邪路,不管以后你升到多高的位置,總有一天會出事,就是爬得再高,也會掉下來。”
如何阻斷政治攀附現(xiàn)象
所以,黨內絕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必須打碎政治攀附者的“黃粱夢”。
阻斷政治攀附現(xiàn)象蔓延,須從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入手,同時加大對用權任性、以權謀私、擁權自傲者的懲戒力度,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壓縮政治攀附空間,督促領導干部正確履職、依法用權、廉潔用權,使覬覦者知止知返。
云南省委黨校副校長、省行政學院副院長歐黎明認為,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應從幾個方面進行認真反思:首先,作為黨的干部,應該清正廉潔。其次,應該相信組織,不要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寄托在某些能夠“通天”的個人身上。最后,要加強理論學習。有些干部不僅不學習,甚至不信馬列、信鬼神、信大師,因此導致他們喪失政治立場。
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走穩(wěn)從政之路的捷徑并非攀附,而是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能力。與其費盡心思向上攀附,不如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只有練就過硬本領、贏得群眾認可、獲取組織信任才有晉升機會。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只有組織和人民才是實實在在的“靠山”,忠誠于黨和國家的事業(yè)才是為官一任的本職所在。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