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21日,第十三屆全國氣體潤滑與干氣密封學術會議在四川成都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超精密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天津市微低重力環(huán)境模擬技術重點實驗室聯(lián)合承辦,并得到了《潤滑與密封》期刊的支持。
本次會議是我國摩擦學分會疫情以來第一個百人以上的大型線下學術會議,得到了本領域?qū)<摇W者、同仁的廣泛關注與支持。來自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湖南大學、洛陽軸承研究所、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河南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華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20余家單位的140余名專家、學者、學生和企業(yè)界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理事長周仲榮教授出席了本次大會并致辭,會議還邀請了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教授、清華大學李德才教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黃明研究員和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趙寶山主任做大會報告。
本次會議共收到70余篇學術稿件,形成論文集400余頁。會議分為氣體潤滑和干氣密封兩個分會場進行,提交分會場邀請報告9個、口頭報告61個。與會專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總結(jié)了“十三五”期間行業(yè)的發(fā)展,研討了本領域未來發(fā)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和新趨勢。
會議期間還召開了氣體潤滑專業(yè)委員會會議,增補了3位青年委員,并確定了第十四屆全國氣體潤滑與干氣密封學術會議的舉辦單位與會議初步安排。
本會議的成功舉辦對我國氣體潤滑與干氣密封領域的科學與技術進步以及成果轉(zhuǎn)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的氣體潤滑與干氣密封事業(yè)一定能夠在“十四五”階段獲得更長足的進步,提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思想,開展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產(chǎn)出更豐碩的創(chuàng)新學術成果,獲得更大的技術突破,得到更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