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坪 曾禮泉 田西平
李坪,陜西省洛川縣蘋果產業(yè)研發(fā)中心,郵編727400;曾禮泉,田西平,洛川縣蘋果營銷服務中心。
矮化密植是蘋果傳統(tǒng)栽培向現(xiàn)代管理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結合在陜西洛川產區(qū)多年生產管理經驗,總結了矮化密植蘋果園品種選擇,以及規(guī)范化建園、管理技術要點,供生產者參考。
1.1 早熟品種 可選擇華碩這個品種。該品種由美八和華冠雜交而成,成熟早,果個大,果形好,色艷、耐貯,在洛川產區(qū)不套袋表現(xiàn)也很好,比嘎拉早熟10天左右。
1.2 中早熟品種
1)麗嘎拉。果實圓錐形或近圓形,果頂稍有五棱,平均單果質量200 g左右。全面著亮紅色,片紅。果面光亮,蠟質多,果點大而明顯,果梗細、中長,果皮稍厚,果肉淡黃色,細脆、致密、多汁,口感酸甜適口,香氣較濃。8月中旬果實成熟,普通果庫可貯存4~6周。
2)巴克艾。美國選育,屬于3代嘎拉。8月上旬成熟,易著色,濃紅型。果實中等,酸甜適口,肉質細膩,品質上,耐貯藏??刹惶状耘?。
3)米奇拉。果形端莊,色澤紅艷,口感純正,果肉淡黃色,清脆香甜。植株長勢中庸,結果早,連年豐產,8月上旬成熟。
1.3 晚熟品種
1.3.1 條紅富士
1)富金。果實品質、著色、抗性優(yōu)于普通富士;成熟期比普通富士早3天左右,果形高樁,含糖量高,果肉脆、多汁,果面光滑,果個均勻。
2)巖富10。日本巖手縣園藝試驗場選育的富士著色系芽變。果實圓形或長圓形,果形端正,果個大,平均單果質量210 g左右。果形指數(shù)0.87~0.89。底色黃綠,充分著色時全面濃紅或鮮紅色。果面光滑,果肉黃白色,肉質細,果汁多,酸甜適度,10月中旬成熟。
3)新2001富士。果個大,寬條紋,高樁,果面光滑,蠟質多,果梗細長,果皮較薄。10月下旬成熟,結果早,豐產性好,適應性強,品質佳。
1.3.2 片紅富士
1)阿珍富士。新西蘭選育,10月上中旬成熟,易著色,口感好,耐貯藏,可無袋栽培,是新一代富士品種。
2)煙富8。煙富3芽變品種,果實高樁,果個大,果肉黃色,甜度高,品質好。果實摘袋后上色快,4~5天果面就能全紅,不鋪反光膜色澤也非常艷麗,與煙富3相比果點更小。
1.3.3 黃色品種 維納斯黃金是金帥自然雜交種子播種選育的晚熟黃色品種,表現(xiàn)為果肉淡黃色,果實長圓形,果頂有十分明顯的凸起,平均單果質量240 g,口感好,香氣濃,沒有酸味,耐貯運。
矮化密植栽培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建園前要認真規(guī)劃,果園必須具備良好的灌溉條件,大苗建園,寬行密植栽培,配備立架系統(tǒng)和肥水一體化設施。
2.1 土壤改良 挖除的老果園必須要進行土壤改良,克服重茬障礙。挖樹完成后撿除殘根,每畝撒施腐熟農家肥2 t、硅鈣鎂鉀肥100 kg和過磷酸鈣100 kg,全園30~40 cm深旋耕。
挖栽植穴時避開原栽植穴,將土全部翻出,讓栽植穴和土在太陽下暴曬1~3個月。栽植前用5%辛菌胺50倍液對栽植穴進行土壤滅菌處理,用50%多菌靈500倍液對苗木根系蘸根消毒。
2.2 果園規(guī)劃
1)統(tǒng)一規(guī)劃。集中連片建園,統(tǒng)一配套基礎設施,方便機械化作業(yè)和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
2)栽植行向。一般為南北行向,特殊地塊因地制宜,以便于操作為原則。
3)栽植密度。矮化中間砧株行距1.5~2 m×4 m,矮化自根砧株行距1.3~1.5 m×4 m。
4)授粉樹配置。搭配品種作為授粉樹的,按主栽品種與搭配授粉品種5︰1的比例配置,授粉品種需整行栽植。采用專用授粉樹的,按主栽品種與專用授粉樹10︰1的比例配置,授粉樹在行間或行向兩端栽植。
2.3 栽前準備
1)挖定植溝。秋季開挖定植溝或定植穴晾曬,并在來年適時回填。
2)設立立架。果樹行間以12~15 m間隔設置干粗14 cm×14 cm的水泥支柱,埋地深度0.8 m,露地高度不低于3.5 m,在離地0.6 m、1.6 m、2.6 m和3.5 m處各拉1道鋼絲(距苗木10 cm左右)。
3)苗木準備。優(yōu)先選用無皺皮、芽體飽滿、嫁接口愈合好的優(yōu)質雙脫毒營養(yǎng)缽自根砧2年生以上大苗。
矮化中間砧苗:選擇以M26等優(yōu)系砧木作為中間砧的2年生以上優(yōu)質大苗,中間砧長度25~30 cm,高度1.5 m以上,嫁接口以上10 cm處干徑1.2 cm以上,有5個以上分枝,主根健壯,有6條以上長度超過20 cm的側根,毛細根密集。
矮化自根砧苗:選擇以M26、M9T337等優(yōu)系砧木作為自根砧的2年生以上優(yōu)質大苗。自根砧長度30 cm左右,高度1.5 m以上,嫁接口以上10 cm處干徑1.3 cm以上,有10個以上分枝,有8條以上長度超過20 cm的側根,毛細根密集。
預備苗:多準備5%~10%的苗木,假植起來,以補充死亡和受損苗木。
2.4 栽植技術
1)栽植時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地溫達到8~10℃時栽植。
2)苗木處理。栽前按苗木大小、根系狀況、枝干損傷程度分級,同等級苗木連片整行栽植。剪去主根及側根末端2~4 cm,用清水浸泡苗木根系24~48小時。
3)栽植步驟。先在定植坑內放入防鼠網,然后栽植苗木。樹苗應栽在立架鋼絲的同一方向,且樹干距鋼絲15~20 cm。理順苗木根系,將苗木品種嫁接口朝南放入定植坑,填土1/3,輕提苗木,然后踩實苗木周圍土壤。繼續(xù)填土至距地面5 cm左右,將土踏實,整好樹盤,以備灌水。填土過程中要注意調整苗木栽植深度,使品種嫁接口高于地平面5~8 cm。
栽植當天根部灌透水,待水下滲后樹盤覆土,并整好樹盤。
2.5 栽后管理
1)株間覆蓋。栽植后平整樹盤,使中間高兩邊低,覆蓋園藝地布、黑色塑膜或草簾。
2)適時灌水。栽后通常每7~10天灌1次水,共灌水5~7次(根據土壤墑情靈活調整),每次10~15 kg/株。
3)立桿扶正。栽植后,在每株樹的東北方向(東南方向影響樹體發(fā)芽)距樹3~5 cm處,插立粗度1.5 cm左右、高3.5 m以上的竹竿。將竹竿固定在鋼絲上,然后把樹干用橡膠帶固定在竹竿上扶正,保證樹體健壯生長。
4)行間生草。定植結束后,根據土壤墑情,行間種植油菜、鼠茅草或野豌豆等綠肥。
5)病蟲防治。做好卷葉蛾、毛蟲、紅蜘蛛、落葉病的預防。
6)樹干涂白。秋冬時給苗木主干涂刷由生石灰(1份)、石硫合劑(1份)、水(4份)配制的涂白劑,防止兔害和凍害。
2.6 樹形管理 矮化密植栽培修剪上必須堅持“輕剪長放多留枝”原則,嚴禁生長季大量疏枝,確保樹體有足夠枝葉量,做好高紡錘形樹體的培養(yǎng),促進早成形早掛果。
1)栽后修剪。苗木健壯、有分枝的,定植時不定干,在主干70 cm以上選部位、方向合適的芽,涂抹抽枝寶、發(fā)枝素等,促使定向發(fā)枝,確保當年發(fā)枝量。苗木較弱的,在飽滿芽處定干。
樹體萌芽后,對主干30 cm以下萌芽及時抹除,對超過主干直徑1/2的分枝留1 cm左右的斜樁剪除,其余分枝全部保留。
2)拉枝。定植當年必須對新梢進行2次拉枝(夏秋季),萌芽期抹除中干延長頭2、3芽或夏季對2、3芽枝進行扭梢、摘心,其余新梢長度達到20 cm以上時,用牙簽、木夾開角,秋季再用拉枝繩開張角度至120°以上。
3)冬剪。剪除主干上的萌蘗枝和中心干上的過密無用枝,粗度超過中干2/3的枝條。小主枝上的把門枝、病蟲枝、背上過密徒長枝和直立強旺枝及各級骨干枝延長頭旁的競爭枝。
4)高紡錘形樹體培養(yǎng)。樹體呈高細紡錘形或圓柱狀,成形后冠幅小而細高,平均冠幅1~1.5 m,樹高3.5~4 m,主干高0.8~0.9 m;中央領導干上著生50~60個螺旋狀排列的臨時性小主枝,結果枝直接著生在小主枝上,小主枝長度0.5~0.8 m,與中央干平均夾角約120°,同側小主枝上下間距約20 cm,中央領導干與同部位主枝基部粗度比為5~7︰1。成形后高紡錘形蘋果樹秋季畝留枝量8萬~12萬,長、中、短枝比例為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