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四水穿城,眾湖遍布,被稱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里運河更是穿過淮安城的一條重要河流,這條河古稱邗溝,俗名里河,因北起淮安,南至揚州,故又稱之為淮揚運河也。
自1194年南宋開封留守大將杜充“以水代兵”,開掘黃河大堤,人為地造成黃河奪淮之后,黃河洪水對淮河原有水系產(chǎn)生了巨大的破壞,直接影響了里運河之暢通。明清兩朝,為了治理黃河奪淮之巨患,確保里運河航道的正常通行,在淮設(shè)立了江南河道總督;為了管理全國大運河的漕運,在淮又設(shè)立了漕運總督,使淮安成為全國運河的治理、漕運、儲藏、稅收、鹽運的五大中心,因此淮安被稱為“運河之都”。
正是因為淮安處在里運河和淮河的重要交叉點上,文化交流日益繁盛,李白、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歐陽修、范仲淹、蘇東坡、秦少游、關(guān)漢卿、吳敬梓、曹雪芹等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師級人物,都曾在淮留下過自己的墨跡。不僅如此,淮安還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來此定居,使淮安古今出現(xiàn)了一大批文學名家和名著,從而產(chǎn)生了“運河之都文學現(xiàn)象”。
淮陰人、漢賦鼻祖枚乘,在中國散文史上占據(jù)極其重要的地位,枚乘所作《七發(fā)》既奠定了漢賦的基礎(chǔ),又是“七體”的開山之作?,F(xiàn)在的淮陰區(qū)馬頭鎮(zhèn)境內(nèi)仍有一座枚乘故里,可供后人憑吊懷想。
因為明清時期淮安“運河之都”地位的確立,經(jīng)濟、社會、文化隨之繁華,大批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吳承恩的祖上從漣水搬到了淮安,施耐庵逃亡到了淮安定居,劉鶚也從鎮(zhèn)江來到淮安經(jīng)商,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學生,跟隨施耐庵在淮生活多年。他們先后在淮安寫下了《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老殘游記》等文學巨著?,F(xiàn)在淮安區(qū)還有吳承恩、施耐庵和劉鶚的故居,施耐庵最后死于淮安,葬于淮安區(qū)施河鎮(zhèn)蓼兒洼,這里又是宋江的葬身之處。
明清時期,淮安被譽為運河沿線“四大都市”之一,對中國古代戲曲也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其中有四部著名戲曲和淮安或淮陰有著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
元代雜劇的代表作、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劇情的發(fā)生地就在淮安,現(xiàn)在淮安還有一條竇娥巷。
前年,我參加在江西撫州舉辦的一個筆會,這個地方是明代偉大的劇作家湯顯祖的故鄉(xiāng)。采風回來之后,我在創(chuàng)作時再次研讀了《牡丹亭》,這部戲有一批重要的場景就在淮安。男主人柳夢梅參加進士考試之后來到了淮安,找到了杜麗娘的父親杜寶。這時,杜寶已被朝廷任命為淮揚安撫史。當時淮陰的古淮河是宋金兩國的國界線,金人南犯首先就要攻打淮陰城,杜寶便從揚州“移鎮(zhèn)淮安”?!赌档ねぁ饭参迨宄鰬?,其中自三十八出《淮警》到五十出《鬧宴》,全劇五分之一的場景都發(fā)生在淮安。
此外,《筆生花》是我國文學史上罕見的曲藝巨著,共32回,120萬字,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作者就是淮安女文學家邱心如。她出生在淮安的河下鎮(zhèn),后來嫁到了淮陰縣的東大街,現(xiàn)在的河下古鎮(zhèn)還有她的故居。
清代偉大的劇作家孔尚任和淮陰也有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他在康熙二十四年(1658年),奉命來到淮陰參加對運河的治理,在淮安的里運河、古淮河等地一干就是四年。他親歷了“河政險峻,官吏腐敗,百姓悲苦”,故而大發(fā)“呻吟疾痛之聲”,在淮一連寫下了630余首詩??梢哉f在淮陰治水的四年,不僅使孔尚任對現(xiàn)實的認識有了不斷的深化,也為他創(chuàng)作《桃花扇》提供了思想的準備和創(chuàng)作的素材,劇中第十四出戲,他便直接寫了男主人公侯方域,來到淮安避難之事。為此,我還創(chuàng)作過一篇散文,就是寫《桃花扇》和淮陰的這段不解之緣。
孔尚任只得用《桃花扇》來稀釋這治水受挫、官場失意的纏綿情懷,也給淮安里運河的燦爛文化星河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吳光輝: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江蘇省作協(xié)理事、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淮陰師院文學院兼職教授、中國作家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