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老家屋后有塊菜地,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一年四季長出的應(yīng)季蔬菜吃也吃不完。
我一直以為,種好菜只要澆水施肥和打藥就行。直到一天看到母親在地里間苗,我大為不解地問:“媽,這些菜長得好好的,你怎么把它們拔了?”“我是在間苗,把多余的拔掉,這樣才能讓剩下的養(yǎng)分充足、長得更好。”母親回答。“給它們多澆水、施足肥,讓它們?nèi)块L起來不好嗎?”“間苗就是為了擴大幼苗的間距,避免擁擠,保持空氣流通和光照充足,否則是長不好的?!?/p>
那時候我正在念初中,正是對未來有著瘋狂奇思妙想的年齡,整日五心不定,想當作家,又想成為畫家,還想去學武術(shù)。母親幾句無心的話讓我若有所思。
后來,我上了高中。一次,我看見母親在地里給土豆掐花,便問道:“媽,是不是土豆長在地下,不需要授粉,掐去花朵,能讓養(yǎng)分集中在根部,這樣長出的果實就大了?”母親直夸我聰明。“可是,南瓜花你也掐掉干嗎?”“我掐的是尾梢的。”“你每天辛辛苦苦澆水施肥,花都開這么大了,掐掉不可惜嗎?你可真舍得下手?!薄吧岛⒆樱采议_花結(jié)的果終究長不大,這叫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母親的話是樸實的,卻讓我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培育種植農(nóng)作物,與人成長的道理是一樣的。
(選自《濮陽日報》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