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介紹

      2021-03-10 05:02:28魏玉玲謝慧芳彭超楊靜曾立云
      護理學雜志 2021年3期
      關鍵詞:災害框架救援

      魏玉玲,謝慧芳,彭超,楊靜,曾立云,3

      近年來,世界各國災害頻發(fā),且呈現(xiàn)出大規(guī)模、長期化、密集化等特點,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傷亡[1]。護士作為救災團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災害醫(yī)療救援的重要力量,在災害現(xiàn)場緊急救護、傷員的檢傷分類與轉運、傳染病預防與控制以及受災人員的災后生理、心理恢復等方面都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2-5]。災害護理能力是衡量護士救災能力的關鍵指標,由具備足夠的災害護理能力的護士展開災害救援行動,可以有效減少損失和災民傷殘率,提高搶救成功率和救援效果。為了規(guī)范全球護理人員的災害護理能力并明確護士在災害中的作用,國際護士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與WHO等國際組織合作開發(fā)了災害護理能力框架,用于指導災害護理教育及培訓課程的設置、建立護理標準、災害護理能力的評估,該框架對于提高護士備災和救災能力、實施以循證為基礎的災害護理實踐、推動災害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6-8]。近些年,我國災害護理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但是仍未形成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災害護理能力指標體系,災害護理培訓內容不夠系統(tǒng)全面。本文介紹災害護理能力框架的發(fā)展及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以期對我國災害護理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及災害護理培訓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

      1 ICN災害護理能力框架的發(fā)展

      2001年美國“9·11事件”后,國外學者開始關注災害救援護理研究,關于災害護理能力的研究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研究熱點。2001年美國疾控中心與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合作提出所有衛(wèi)生保健人員在應對生物恐怖襲擊及突發(fā)事件應急準備時應具備9條核心勝任力[9]。2002年,Gebbie等[10]以此勝任力要求為基礎,另外增加3個條目,形成護士群體應對突發(fā)災害事件和災害應急準備中應具備的12條核心勝任力。2003年國際大規(guī)模傷亡事件護理教育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Nursing Coalition for Mass Casualty Education,INCMCE)[11]提出注冊護士應對大規(guī)模傷亡事件教育勝任力框架。2006年日本兵庫大學護理學院針對護士群體提出災害護理核心勝任力框架[12]。2008年WHO發(fā)布護士在災害救援中的核心能力[13]。2009年,ICN和WHO根據災害管理連續(xù)性的組織結構特點,在上述能力框架基礎上,聯(lián)合推出了災害護理能力框架,形成ICN災害護理能力框架1.0版(ICN Framework of Disaster Nursing Competencies)[14],適用于一般臨床護士,認為護士應具備減災/預防能力、備災能力、應對能力、恢復/康復能力4個領域10個維度的災害護理能力,共130個指標條目。

      鑒于災害護理專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災害環(huán)境的變化及研究的增加,為了保證核心能力指標能夠與時俱進,2014年,ICN聯(lián)合世界災難與急診醫(yī)學協(xié)會對ICN災難護理能力框架1.0版進行首次更新,提出在現(xiàn)有的能力框架基礎上增加心理社會支持領域的能力(1.1版)[15]。ICN災難護理能力框架1.0版建立在ICN全科護士能力框架基礎之上,并未涉及高級實踐或專科護士所需的能力。為了提高護士的備災能力、應對能力和恢復能力,以在持續(xù)的健康威脅和災害中減少人員傷亡,維持衛(wèi)生系統(tǒng)的運作和社區(qū)福祉,2018年,ICN、WHO及世界災害護理學會等10個組織組成的指導委員會起草“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通過網絡調查,全球有150名護士及3個主要的國際護理組織對草案語言作出回應,并提出相關建議[16]。在此研究基礎上,對原版本作了較大的修訂與更新,提出了新的災害護理核心勝任力框架,并在2019年11月發(fā)布新版的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ICN Core Competencies in Disaster Nursing Version 2.0)。

      2 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主要內容

      ①準備和規(guī)劃:除任何特定的緊急情況以外,為了提高對災害事件期間所采取行動的準備和信心而采取的行動;②溝通:在工作地點或緊急任務中傳達基本信息并記錄決策的方法;③事件管理系統(tǒng):國家/組織/機構所需的災害/應急響應的結構以及使其有效的行動;④安全與保障:確保護士、其同事和患者不因不安全做法而增加應對負擔;⑤評估:收集有關指定患者/家庭/社區(qū)的數(shù)據,為后續(xù)護理干預奠定基礎;⑥干預:在災難事件的事件管理中為評估患者/家庭/社區(qū)而采取的臨床或其他措施;⑦恢復:為促進災前個人/家庭/社區(qū)/組織恢復職能或將其恢復到更高水平而采取的任何措施;⑧法律與道德:災害/緊急護理的法律與道德框架[17]。在每個領域下列出詳細的核心能力描述,即一級和二級護士具備該能力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見樣表1。

      樣表1 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

      3 討論

      3.1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的內容分析 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根據護士的個人職業(yè)經歷和專業(yè)知識確定了不同層級護士所應具備的災害護理能力,其中一級能力適用于所有注冊護士,包括醫(yī)院、診所和保健中心的在職護士以及所有護士教育者;二級能力適用于已達到一級能力并且是或愿意成為機構、組織或系統(tǒng)中指定的災難響應者的護士,如護士長及在機構的應急預案中擔任領導的護士;三級能力是針對特定災害護理的高級護士,指具備一級和二級能力,并準備應對各種災難和緊急情況并在可部署團隊中服務的護士,如頻繁應對國家或國際災害的護士、軍事護士及開展災害護理綜合研究的護士,目前2.0版災害護理能力框架中不包括該級能力的具體指標,但該級別的許多能力在與災害相關的學科中都很常見,需要在以后災害護理工作中與其他組織共同協(xié)作發(fā)展。

      2.0版在“安全與保障”領域中提出,普通護士在災害事件中應定期評估自身及同事的身心需求,同時能夠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而高級/??谱o士可以通過與他人合作來促進護士獲得醫(yī)療/心理健康治療,以及根據需要提供其他支持服務,并能正確認識個人防護設備的級別和適用場景。救援人員在災害救援過程中以及災害救援結束后,甚至結束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問題。因此,在災害事件中明確救援人員自身的心理需求并得到心理急救支持是非常必要的。研究顯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可以有效提高護士應對災害的潛在意愿[6],護士必須能夠識別并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并用現(xiàn)有的設備來保護自身和患者安全。

      3.2建議

      3.2.1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災害護理能力分級指標體系 我國的災害護理能力研究起步較晚,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開始得到廣泛關注,國內學者依據各自研究側重點對災害護理能力指標體系進行了相關研究[1,18-20],為災害護理教育培訓提供了理論基礎。但以上災害護理能力研究主要涉及災害發(fā)生時護士應當具備的能力,關于野外生存和法律倫理知識等方面提及較少,內容尚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且開發(fā)的指標體系缺乏實證研究。目前國內尚無權威學術機構或團體對災害護理能力概念及構成要素進行明確界定,且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災害護理能力指標體系。因此,亟待權威學術機構開展跨學科領域、大樣本的研究,與護理專家共同合作,明確界定災害護理能力相關概念和涵義,構建符合我國特色的災害護理能力指標體系。

      ICN災害護理核心能力2.0版確定了不同層級護士具備不同的災害護理能力[16]??梢越梃b該能力框架并結合實際情況,將工作年限、知識水平、學歷及職稱等作為我國劃分護士級別的主要依據。同時參考國內外文獻,結合我國災害救援實踐經驗,對不同層級護士所需的勝任力進行界定,提煉災害護理能力構成要素。構建適用于我國的災害護理能力分級指標體系,幫助各級護士更加清楚地認識其在災害救援中的工作范疇以及角色定位,明確其在救災工作中所需的知識和能力要素,增強其對災害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儲備和積累意識。

      3.2.2需進行分層次有針對性的災害護理能力培養(yǎng) ICN災害護理能力2.0版界定了普通護士和高級/??谱o士在日益復雜的災害環(huán)境中應當具備的災害護理能力,可用于指導災害護理教育及培訓課程的設置、建立護理標準、災害護理能力的評估。當前我國臨床護士災害護理知識和技能儲備不足,災害準備度整體處于低至中等水平[21-22]。由于災害護理學的知識體系龐大,且不同層級護士對于災害護理能力的培訓需求不同。因此,進行災害護理培訓前可評估分析護士的培訓需求,并結合當?shù)貫暮ΤR婎愋?,針對我國臨床護士災害護理能力薄弱點,以ICN災害護理能力中提出的不同層級護士在災害環(huán)境中應當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為理論指導,確定分層次培養(yǎng)目標,制定有針對性、分步驟的災害護理培訓內容,對護士進行分層次、分階段培訓,避免培訓目標的盲目性,確保培訓質量,提高護士災害救援能力水平,促進災害護理隊伍的建設。

      猜你喜歡
      災害框架救援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警示及應對
      緊急救援
      哈哈畫報(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框架
      我省汛期常見氣象災害及防御
      3D打印大救援
      學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廣義框架的不相交性
      推動災害防治工作實現(xiàn)新跨越
      WTO框架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06
      一種基于OpenStack的云應用開發(fā)框架
      救援行動
      衡东县| 玛纳斯县| 吉首市| 巴塘县| 临夏县| 石城县| 佛学| 额尔古纳市| 博白县| 竹北市| 清徐县| 澎湖县| 垦利县| 潞西市| 太谷县| 石楼县| 和龙市| 平乐县| 衡阳市| 兴文县| 内江市| 洛南县| 青龙| 肇州县| 修武县| 南溪县| 斗六市| 兴海县| 保山市| 手游| 含山县| 岑巩县| 太仓市| 伊宁县| 乐至县| 齐齐哈尔市| 昌乐县| 崇义县| 嘉黎县| 互助|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