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年鳳
【模擬金題】
糾結(jié),是人們常用的網(wǎng)絡(luò)新詞。走出糾結(jié)的心態(tài),離不開果敢智慧的決斷;走出糾結(jié)的心態(tài),是超越和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走出糾結(jié)的心態(tài),眼前將豁然開朗、春色無限;走出糾結(jié)的心態(tài),世界會春暖花開、山高路遠……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或閱讀積累,以“終于,我不再糾結(jié)”為題,寫一篇文章。
【思路導(dǎo)引】
明確關(guān)鍵詞,審題到位。糾結(jié):①指樹木枝干互相纏繞難以理清或解開。這是純粹的自然界定義,與“我”難以匹配,故而應(yīng)果斷舍棄。②怎么也想不明白,心中一團糟的感覺。所選取的材料,事例應(yīng)該有出乎意料或有悖于平素的認知常識和水平,從而產(chǎn)生一團糟的感覺。③一下子想起很多不好的事情,心里浮躁煩悶不已,應(yīng)在“多”和“不好”二字上加以體現(xiàn),唯有如此“浮躁煩悶”才能水到渠成。④“鬧心”,即心情不好、煩悶,此處的理解最為簡易,但需要交代清楚“鬧心”的緣由。⑤無所適從,拿不定主意。 這一義項最好把握,也容易出彩。無所適從,拿不定主意,最終拿定了主意,就是自己思想認識的進步,就是代表了自己的成長!“終于”,前置并用逗號隔開,有強調(diào)的意味,表明從“糾結(jié)”到“不再糾結(jié)”經(jīng)歷了一個艱難復(fù)雜的過程,形象具體地再現(xiàn)這一過程,是文章獲取高分的必然路徑?!安辉偌m結(jié)”,說明“曾經(jīng)糾結(jié)”或“一直糾結(jié)”。所以“糾結(jié)”時的矛盾、猶疑、困惑、煩躁、拿不定主意等心理感受,需在行文中有所體現(xiàn),“不再糾結(jié)”之后的輕松、愉悅等也是判定文章扣題程度的重要考量。
精選好素材,構(gòu)思新穎。所選素材能體現(xiàn)題目中“糾結(jié)” ②③④⑤的義項之一,切忌膚淺低俗,盡可能展現(xiàn)自己個性和時代意義。如自己參加某項活動,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困難,自己想妥協(xié),卻不甘心,于是,總在心里糾結(jié)。而恰好某個契機出現(xiàn),既解了“我”的內(nèi)心的疙瘩,又讓“我”找到了突破的路徑。
【佳作示例一】
終于,我不再糾結(jié)
◎唐雯潔
她用簡單而單純的愛,尋到了那個迷失的我,再小心翼翼地雕琢著我的青春,讓我不再糾結(jié),走出青春的沼澤地。
——題記
薄霧似乎遮住了我的眼睛,讓我看不見前面的路。于是,我彷徨了。
依舊是這個路口,依舊是這個房子,去年離開的時候,卻是不再猶豫,頭也不回的。
如今,望著那個老舊而樸素的家,竟然有一絲辛酸劃過心頭。那個樸實的奶奶,那盞昏黃的燈光,以及許多個安靜的夜晚,在記憶中一點點清晰……
那段時間,因為腳受傷,忙于工作的父母將我送回老家。我的人生似乎一下子黯淡了幾分:我總是躺在床上,看著她端坐在簡陋的桌旁,默默地陪著我。她一邊忙碌著繞好線,兩根織針便開始飛舞起來:那雙帶著許多裂痕的、赭紅的手,此刻卻輕巧了起來,在純白的線中勾、拉、挑,織出一排排的紋路來。暗黃的燈光映著她忙碌的雙手,成為一幅永恒的畫面。她不時地用手推推掉下來的老花眼鏡,雜亂的灰發(fā)此刻也都整齊地夾在耳后。有時,她會轉(zhuǎn)過頭看看我,很平靜地看上兩眼,然后繼續(xù)忙碌。我知道,那是奶奶在用忙碌來掩飾她不知怎么走進我桀驁不馴的內(nèi)心的方式。
走過那個路口,我終于踏進了自家的門。安安靜靜的小屋,一如我離開時的模樣,還是那個破木窗,缺了一塊的水泥地,磨得凹凸不平的青磚房。我小心翼翼地走過那片我走過多次的地方,仿佛走過童年的一個夢,一個苦澀的夢。
她還在那個角落,只是臺燈沒有開。夕陽從那個破木窗大塊大塊地透進來,將屋子里的塵土清清晰晰地顯現(xiàn)出來。她那過于瘦小的身影,便嵌在那片陽光里。她的手依舊還是在不停地“雕琢著”,織線構(gòu)建出一條純白的圍巾。
她似乎愣了好長時間才反應(yīng)過來,轉(zhuǎn)過身來看我。我看見她爬滿皺紋的眼圈一點一點地泛紅,怔怔地盯著眼前這個已長高半頭的女孩。
心里,忽然復(fù)雜了起來。幼時曾經(jīng)依戀過的、長大后又恨過的,甚至想逃走的這個窮苦而懦弱的家,此刻卻只有一種糾結(jié)的情緒在心底,漸次被雕琢:恍若一樹的玉花,原本很粗糙,卻在她認真的“刻刀”下不斷旋轉(zhuǎn),琢去那些不適的印痕,留下的是漸漸顯露的芳華。情緒的花苞在無形中一點點加深,一點點濃重,一點點綻放……居然是感動的香氣氤氳在周遭,讓我沉醉,讓我迷失。
“丫頭,回來啦?!彼p輕地說出這句話,便轉(zhuǎn)過了身去。我看見她的手,在臉頰上快速地掠過。她的身后,那一根長長的織針,繞著線,平靜地躺在那兒……
原本還在糾結(jié)的心,因了這句話的暖意,一下子沖淡了因父母的“號令”而獨自回老家的我,仿佛一下子開解了幾許。
青春無非就是這樣吧。傻傻地認為我恨著那個貧窮的家,卻在繞了一大圈后,被她細細雕琢出對愛的理解。那種傾盡所有的單純的愛,定能將青春雕琢得更加完美。
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我看見記憶里她很豪邁地將織品換來的錢塞給我,然后笑著催我去買吃的。而我,竟會一邊毫不在乎地花掉,一邊嫌棄于錢的零碎;我似乎又想到她為我連夜趕制毛線棉鞋的情景,這些,都是奶奶的愛凝結(jié)而成的。那無聲的編織,將原有的我對物質(zhì)的虛榮,沉淀成對親情的理解——任何財富都不能與這份純粹的愛相比擬,我想,我成了這世上最富有的女孩……
于是,我不再糾結(jié),心胸豁然明媚起來——
“奶奶!”我抑制住感動,大聲地喊著,就像記憶里很多次一樣。
【佳作示例二】
終于,我不再糾結(jié)
◎龔子欣
山光悅鳥性,樹木蔥蘢,碧海藍天,潭影空人心,心底澄明,飛鳥留痕。此刻的我,懷著一顆勝似朝拜者一般虔誠的心。
站在泰山腳下。
沿著青石板邁向山巔,一步一步,似能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萬千游客留下的溫熱足跡。望著連綿的青山,一種壯志豪情沒由來地溢滿胸腔。其實本是不信佛的,卻不由地走入了一間香客來往絡(luò)繹不絕的寺廟。心似明鏡地參拜了每一尊佛像。他們或坐或臥,神情迥然,或手持念珠,或輕撣拂塵。唯一不變的是,他們都凜然地注視著腳下虔誠的香客,千年的香火氣息從這里開始延續(xù)——
停下腳步,稍事休息,我想再啟程,卻失去了最初的豪情逸興。心中,似乎被青山腳下的碎石所堵住,不愿做任何選擇。我糾結(jié)著,要不要繼續(xù)跟青山較量下去?
“鐺——鐺——鐺”,什么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循聲走近,是后院里的匠人在雕刻一尊佛像,說是佛像,實則不然,只是一尊略微成形的半成品。
那塊玉石大約有半人高,深綠色中嵌著幾絲紅。匠人拿一刻鑿,另一只手拿一鐵板。也許是常年工作的原因,他的動作異常熟練,仿佛是刻進心里去的,隨著手起鑿落,玉石的一角已被鑿落,深深地凹了進去。他用鐵板傾斜比劃著,不假思索地用鋒利的一邊磨去尖銳的凸角,又用手邊的銼刀飛快地刮動。于是,那被鑿去的一角變得異常圓潤。他退后幾步,托著下巴斜眼打量,忽又自顧自地搖搖頭,快步上前——隨著他穩(wěn)當而又熟稔的動作,薄得像羊脂般的玉石被成片刮下。
不同形狀的角料從他手腕邊落下,有成塊的被鑿下的,有薄片一般的,自然也有被磨成粉砂狀的。伴著“嗞嗞”的聲音,粉末一般的玉石灰在空中散落,在陽光的照耀下,異常閃耀,但我卻不禁一陣寒涼——頗有些“挫骨揚灰”的意味!
我糾結(jié)的內(nèi)心陷入沉思:也許那玉并不懂得疼痛,自然不能領(lǐng)會那銘心的苦楚;也許那玉是能感受得到疼痛的,但它只是在忍受罷了。不經(jīng)過精心雕琢的疼痛,怎會有被人朝拜瞻仰的甘甜呢?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們只是在沿襲千百年來的道理而已,而人呢?我想,亦是如此。
心里的碎石,仿佛被一下子清理出去,唯留通向山巔的青石板路。
不再糾結(jié),不再遲疑。我開始向著最初的夢想之巔進發(fā):不經(jīng)過雕琢的苦,怎會有成功的甜?青春仿若是一曲搖滾樂,青春又好比是一首后現(xiàn)代的詩。青春在每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中都有不同的定義,但請別忘了:青春是在拼搏中度過的!最美不過少年時,若是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磨難的雕琢,你又有什么理由去品嘗成功的甜呢?青山腳下,我經(jīng)歷糾結(jié),而后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