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軍
摘要
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該從教授基礎知識、提升朗讀能力、訓練創(chuàng)作水平三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實現(xiàn)從語文識記到實際運用的轉(zhuǎn)變,真正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基礎知識 朗讀能力 創(chuàng)作水平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情,有針對性地探索新型的教學思路。我認為可以從教授基礎知識、提升朗讀能力、訓練創(chuàng)作水平三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喚醒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
一、教授基礎知識——點水蜻蜓款款飛
學生對識字、寫字、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盡如人意,容易出錯的字詞還是占有一定比例?!都偃缟钇垓_了你》一詩中的“憂郁、瞬息、須要、懷戀”等詞語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其中“須要”和“懷戀”,學生往往會寫成“需要”“懷念”。針對這一問題,我采取學生“自我矯正”和“同桌互助”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區(qū)別近義詞。
在“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這一句中,詩人使用“須要”而非“需要”,我引導學生查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通過對比把握這兩個詞的差異。“須要:助動詞,一定要。需要,作動詞,表示應該有或必須有;作名詞,表示對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薄绊氁庇迷谶@一句中,詩人普希金強調(diào):憂傷愁悶的日子里一定要保持鎮(zhèn)靜,要堅信快樂的日子就會來臨。如同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之后見彩虹的道理。這表達了詩人普希金內(nèi)心的美好愿景。通過對比,學生了解了“須要”是強調(diào)主觀感受。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一句中的“懷戀”一詞,不少學生在默寫時將之寫成“懷念”,二者意思相近,但表達的情感有細微差別。懷戀,不單有思念之意,還蘊含著戀戀不舍的情思。過往的歲月讓人不能忘記,尤其是美好的記憶更讓人念念不忘。如此解釋,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清晰深刻。
二、提升朗讀能力——千磨萬擊還堅勁
詩歌必須多讀,熟讀成誦,學生才能感知內(nèi)容,把握作者情感,積累豐厚的語言資料庫,形成語感。
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教學的朗讀環(huán)節(jié),我側(cè)重三個層面:其一,美美地讀。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學生讀準節(jié)奏,讀得流暢,讀出味道。學生可以嘗試運用兩種方法:①感情朗讀法。第一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使用深沉平穩(wěn)的語調(diào);第二句“不要悲傷,不要心急”,使用明朗快速的語調(diào)。以此類推,學生自由讀,而后全班齊讀。②內(nèi)心獨白法。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往往會握緊拳頭,鼓勵自己。這時會有一段內(nèi)心獨白:“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苯處熞龑W生握緊拳頭,邊讀邊思。這樣的朗讀一定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其二,細細地讀。本詩的主要特點是節(jié)奏舒緩、旋律亮麗。教師通過大屏幕展示內(nèi)容,讓男生和女生分工朗讀,以此提升學生對本詩的感受力和領悟力。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男合:舒緩地)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ㄅ希毫聋惖兀?/p>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男合:沉穩(wěn)地)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男女合:樂觀地)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男合:平穩(wěn)深沉地)
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女合:響亮親切地)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男女合:樂觀沉穩(wěn)地)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其三,靜靜地品?!都偃缟钇垓_了你》這首詩中,詩人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遇到挫折時,我們不僅要微笑面對,而且要找到重新起航的勇氣。教師讓學生靜靜地思考,而后與同桌交流對詩歌情感的感悟。
三、訓練創(chuàng)作水平——絕知此事要躬行
課堂教學中的“自由創(chuàng)品”環(huán)節(jié),我安排至少20分鐘,帶領學生完成填空式寫詩:“假如_____,不要____,不要____!____須要____。相信吧,____?!苯?jīng)過朗讀環(huán)節(jié)和深層次的思考,學生都能進行較為流暢的創(chuàng)作,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個學生寫道:假如學習欺騙了你,不要傷心,不要難過!補作業(yè)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相信吧,補完的日子總會來的。心兒永遠向著過去,因為作業(yè)依然沒有補完。一切都不會過去,老師不會放過你的:就算你逃得過初一,也逃不過初二的。這名學生的創(chuàng)作角度是從具體的生活出發(fā),寫自己在學習上遭受的困難與挫折,這個立意未嘗不可。但接下來的內(nèi)容就有待商榷。詩人的心兒永遠向著未來,意味著他的內(nèi)心始終洋溢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而該生的創(chuàng)作卻透露出抱怨、消極的態(tài)度,與主題背道而馳。我抓住這一契機,引導該生逐步升格完善。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的興致很高,暢所欲言,群策群力,創(chuàng)作出水平較高的作品:
假如學習欺騙了你,
不要抱怨,不要心急!
獨立思考的日子里須要冷寂:
相信吧:美好的日子將會不離不棄。
心兒永遠念著故里;
現(xiàn)在卻常是憂戚: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屏蔽;
而那屏蔽了的,就會成為一生的欣喜。
詩句水平合乎學生的年齡特征,表達了在遇到困難時,不要抱怨,不要心急,須靜下心來獨立思考,要堅信憑著自己的韌勁一定能戰(zhàn)勝學習上的困難。學習不單單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民族和國家。即便困難很多,但都將會煙消云散。詩的中心思想得到升華。
實現(xiàn)語文學習由基礎知識識記到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無疑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重點的嬗變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一中明發(fā)濱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