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厚明
[理念闡釋]
這節(jié)關于紅色經典《紅星照耀中國》的名著讀后指導課,其個性化之處在于全課基于學生讀書筆記實施教學,并努力尋求達成三個方面的目標:語言,在積累品析中建構;方法,在遷移學用中內化;情懷,在連通比較中厚植。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讀完了名著《紅星照耀中國》,并做了6篇讀書筆記。誰來解讀一下這個書名的含義?
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二、要點回顧
師:《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紀實作品,其基本特點是“用事實說話”。因此,閱讀這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握事實。(板書:把握事實)下面,老師來檢驗一下大家對名著事實的把握情況。
(一)人物競猜
師:《紅星照耀中國》里記錄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到領袖將領,小到普通老百姓。我們來玩一個“人物競猜”游戲。老師從同學們的讀書筆記里選了一些大家摘抄的佳句,我點出句子,你們來競猜!我們采取搶答的形式。開始?。襟w顯示)
他是個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fā)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凸出。(出自姜心語筆記)
生1:毛澤東。
那個新來的將官,聽了這話,立刻笑起來,面孔有點發(fā)紅,很天真的,一開口露出了唇齒間的一個窟窿,這窟窿應是兩個門牙占據的地方。(出自吳雨蕎筆記)
生2:徐海東。
師:徐海東唇齒問的窟窿從何而來?
生3:(他)騎馬時馬受驚撞到樹上導致的。
他是中等身材,卻是十分雄赳赳,所以當他走到我身邊,像鐵鉗一般鉗住我的臂膀的時候,就嚇得我眼睛一眨。(出自吳明菲筆記)
生4:鄧發(fā)。
師:你怎么知道是鄧發(fā)的?
生4:我從“像鐵鉗一般鉗住我的臂膀的時候”這句話知道的。
師:這人特別有力量。他是地下工作者,國民黨曾懸賞五萬要他的首級!
然而他絲毫沒有龍鐘的老態(tài),跟他的同寅謝覺哉一樣,他有著軒昂有力的步態(tài),明亮而愉悅的眼睛,一雙曾在長征中使他爬過很多高山,渡過很多大河的健腿。(出自何冬梅筆記)
生5:徐特立。
師:我們在讀書時要關注一些特別的詞語。大家結合語境猜一猜這里的“同寅”是什么意思?
生6:同齡。
師:正確。徐特立在蘇維埃擔任什么職務?
生6:教育部長。
師:好的。這是“人物競猜”,下面讓我們打開名著的目錄。
(二)目錄點擊
師:像《紅星照耀中國》這樣的作品,我們應善于利用目錄來把握內容要點。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請根據班級同學摘錄的精段,判斷其屬于哪一章節(jié)。只允許看名著的目錄,不允許翻看正文。開始?。襟w顯示)
四川人,從來沒有看見過像這樣的中國戰(zhàn)士!這些人,當兵不是為了一碗飯,而是一些為爭取勝利而愿意自殺的青年!他們是人類?是瘋子?或是神仙呢?——迷信的四川人這樣驚嘆著。他們自己的斗志受了影響;或者他們已經不能再瞄準射中了;或者在他們之中有人暗暗祈禱,盼望他們能成功達到目的?。ǔ鲎詮堁配抗P記)
師:根據這個內容,你能猜出這是哪一章哪一節(jié)的內容?
生1:第五章《長征》第三節(jié)《大渡河上的英雄》。
師:語段中主要寫的是什么事件?
生2:飛奪瀘定橋。
師:閱讀紀實作品,我們不僅要把握事實,還要注意明確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從選文可以看出,斯諾對紅軍戰(zhàn)士持什么情感態(tài)度?
生2:贊揚。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比如——
生2:這些人,當兵不是為了一碗飯,而是一些為爭取勝利而愿意自殺的青年!
師:他們有一種信仰!這就是斯諾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感態(tài)度,我們應能明確作者的傾向。(板書:明確傾向)
“這些人唱歌,費的時間太多!”他說,“現在還不是唱歌的時候!”我覺得這句話總括了蘇維埃陜西這個獨一無二的“工業(yè)中心”里,許多熱情而近乎浮夸的現象,但他們卻都有社會主義工業(yè)的精神,就是在缺少原料的時候,也是這樣?。ǔ鲎灾荦堼埞P記)
生3:第七章《到前線去的路上》第三節(jié)《他們唱得太多》。
師:語段中說話的人是誰?
生3:朱兆祺。
師:他為什么這么說?
生4:因為吳起鎮(zhèn)的蘇維埃工業(yè)還很粗陋落后,還需要艱苦奮斗。
師:是的。他認為現在還不是狂歡的時候,我們還要努力!所以說“他們唱得太多”。
一些時候以來,王牧師就丟官棄教,同共產黨人合作。這樣有多久了,我不知道。他成了一種秘密的、非正式的使節(jié),到各種各樣的文武官員那里去進行游說,幫助共產黨把他們爭取過來,使他們了解和支持共產黨成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議。(出自吳儀筆記)
師:這里出現了一個人物,王牧師。王牧師真名是什么?
生5:董健吾。
師:書的哪一部分寫了董健吾的情況? 生5:第一章《探尋紅色的中國》第三節(jié)《大漢的子孫》。
師:第三節(jié)為什么命名為“大漢的子孫”?
生6:因為斯諾是在西安跟董健吾和鄧發(fā)接頭,然后秘密轉赴紅區(qū),而西安在占代是西漢王朝的都城。
師:同學們,目錄是我們學習名著很有效的抓手!
三、語言學用
師:閱讀學習名著,我們還要善于借鑒作者的精妙寫法。(板書:借鑒寫法)就《紅星照耀中國》而言,在敘事過程中穿插的一些描寫非常精妙,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一)人物描寫
師:書中吸引我們的首先是人物描寫,比如前面我們進行“人物競猜”時的4個語句就屬于人物描寫。我們再來看兩個例子:
這是楊宇同學摘錄的一例。(媒體顯示)
我牽著馬到那個寬敞的馬廄里去時,一個高大的白胡子老人,身穿一套褪色的灰布制服,腰上系著一條長可及地的皮圍裙,走上前來,舉手敬禮,他戴著一頂紅星軍帽,太陽曬得黧黑的臉,露出了沒有牙的笑容。
(生朗讀。)
師: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這位老人的?聯(lián)系我們學過的課文《列夫·托爾斯泰》思考一下。
生1:外貌描寫。
師:找出相關的語句。
生1:高大、白胡子、太陽曬得黧黑的臉。
師:還有什么描寫?
生2:神態(tài)描寫,“露出了沒有牙的笑容”。
生3:動作描寫,“走上前來,舉手敬禮”。
師:這位老人是誰?
生4:老李。
師:他原本是什么職業(yè)?
生4:賣豬肉的。
師:他多大歲數參加紅軍?
生4:64歲。
師:他64歲參加紅軍,而且還堅持識字寫字,是不是值得點贊?再來看,這是吳映秋同學摘錄的一例。(媒體顯示)
這話是個衣服破爛的老頭說的,他仍留著辮子,不高興地低垂雙眼,看著自己的皺鼻和兩英尺長的竹子旱煙筒。
(生朗讀。)
師:同樣是老人,作者在描寫時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抓住什么來彰顯個性的?大家討論一下。
生5:第一個老人老而彌堅,陽光積極。
生6:第二個老人保守落伍,陰郁消沉。
師:從哪兒看出他是陰郁的?
生7:他不高興地低垂雙眼。
師:這位老人還留著辮子,什么樣的人才會留辮子?清朝遺老!這已經是一九三幾年,落后吧!不像那個老李,積極陽光!兩者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斯諾并沒有回避采訪中發(fā)現的問題,而是指出老百姓的覺悟有待提高。這就是紀實作品的特點。
師:讀了這兩段外貌描寫,我們在寫作中可以“學以致用”。我們先來看一幅油畫。(媒體展示)這是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如果讓你來描寫畫中的這位老人,你打算抓住什么角度來寫?突出其什么特征?
生8:他有黝黑的皮膚,可見他常年被風吹日曬。
師:“黝黑”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特征?
生8:生活的辛勞。
生9:一道道溝壑似的皺紋。
師:這可見什么特征?
生9:蒼老。
師:其實用“滄?!备谩D鞘菤q月留下的痕跡,那是辛勤勞碌的見證??勺サ慕嵌群芏唷4蠹矣^察一下細節(jié),如剩下不多的牙齒、干裂的嘴唇、關節(jié)突出的手指、捧著的粗瓷大碗等。這樣一個農民形象為什么能震撼人心?因為他是任勞任怨、飽經滄桑卻又堅韌的中國農民形象。我們寫他的外貌,就要突出這些。
(二)環(huán)境描寫
師:除了人物描寫之外,書中精彩的環(huán)境描寫也值得我們品味學習。同學們讀書筆記中摘錄了不少環(huán)境描寫的語句,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媒體顯示)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綠裝,無數的楊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變成了一個迷人的奇境;在許多清幽的花園里,人們很難相信在金碧輝煌的宮殿的大屋頂外邊,還有一個勞苦的、饑餓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國侵略的中國。
師:這是吳儀同學筆記中的內容,請她為我們讀一下有關這段文字的批注。
(生讀。)
師:她批注的內容很豐富。這段文字有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春天的綠裝、無數的楊柳和巍峨的松柏;還有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紫禁城和外面世界的對比。
師:再來看一段環(huán)境描寫。(媒體顯示)
這在景色中造成了變化無窮的奇特、森嚴的景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隊的猛犸,有的像滾圓的大饅頭,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崗巒,上面還留著粗暴的指痕。
(生齊讀。)
師:我們平時在記敘文寫作中,恰當的景物描寫會給文章增色。我們如何向斯諾先生學習景物描寫呢?
生1: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
師:除了妙用修辭外,還要抓住什么呢?我們來看這一句,“奇特、森嚴的景象”,這是景物的——
生2:特征!
師:對。再看一些詞語,如粗暴、滾圓、撕裂,我們還需要注意錘煉詞語。
師:從斯諾的這段文字中,我們會發(fā)現描寫景物需要做到這些方面:妙用修辭、抓住特征、錘煉詞語等。當然還有其他的要點?!都t星照耀中國》版本較多,剛剛吳映秋同學摘錄的是董樂山先生翻譯的版本。我們再來看一下胡愈之先生的譯文。(媒體顯示)
在景象上就成了變化無窮的怪異陣勢——就是說,成了各種形狀的小山,有像大堡壘的,有像一排巨象的,有像滾圓的大薄餅的,有像被一只巨手抓過一把而留下了怒爪的印子的。
師:兩段譯文,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生自由朗讀,思考。)
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你更喜歡哪一個?
生3:我更喜歡董樂山的翻譯。
師:理由呢?
生3:……
師:(引導)大家不妨對比看四個比喻句,董的翻譯顯得較為典雅,而胡的翻譯則顯得較為趣俗。我們可以在比較中發(fā)現翻譯者的貢獻。
四、素材積累
師:閱讀紅色經典,我們要能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汲取精神養(yǎng)分充實我們的心靈。(板書:汲取養(yǎng)分)這是我們前面寫過的作文題。(媒體顯示)
請以“難忘那些細節(jié)”或“難忘那個細節(jié)”為題,寫一篇作文。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這道作文題寫作的關鍵在于細節(jié)的選擇。如果我們從《紅星照耀中國》里選擇內容作為這道作文題的素材,你會選擇哪些細小、細微、細膩的人、事、物呢?
(生從讀書筆記里尋找細節(jié),交流。)
生1:彭德懷看戲時把棉襖脫給小號兵穿。
師:你讀出了什么?
生1:彭德懷對戰(zhàn)士的關愛。
生2:南京用二十萬元懸賞毛澤東的首級,但毛澤東毫不畏懼,和老百姓一起散步。
師:你讀出了什么?
生2:毛澤東置生死于度外。
師:他和百姓散步,你還讀到了什么?
生2:他和百姓的關系親密、融洽。
生3:有一個紅小鬼叮囑斯諾不要把他的名字寫錯了。
師:你讀出了什么?
生3:紅小鬼愛惜名譽,有自尊心。
師:同學們,你們找到一個一個細節(jié),再把這些細節(jié)敘述出來,從中提煉出這些細節(jié)告訴你的東西,然后加以整合,就可以寫“難忘那些細節(jié)”的作文了。這就是素材的積累與運用!
五、專題探究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則短視頻。(媒體播放《小紅軍》)
(生觀看視頻。)
師:談談你的觀后感。
生1:小紅軍很偉大。
師:偉大在哪里?
生1:他說十八年后再當紅軍!
師:那是對信仰的堅定。還有呢?
生2:他在生命垂危的時刻還堅守工作崗位,吹號。
生3:最后他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拖累紅軍的騎兵團。
師:這些經典的作品,包括最近上線的《金剛川》,都是能打動人心的紅色作品。像視頻里的小紅軍,人們常給他們一個昵稱,叫“紅小鬼”?!都t星照耀中國》里有專門提及,不少同學在閱讀感悟中也寫過。讀完這本書后,我們可以參照下表,圍繞“可敬可愛的‘紅小鬼”做一下專題探究。(媒體顯示表格)
師:我們還可以進行聯(lián)讀。上學期我們讀過了紅色經典《紅巖》,里面也有一個“紅小鬼”,叫什么?
生4:宋振中。
師:對。我們來看楊宇同學當時所作的讀書筆記中的“閱讀感悟”。(媒體顯示,閱讀感悟略)大家齊讀“閱讀感悟”的最后一段話——“我們應向小蘿卜頭學習,珍惜當下,好好讀書,將來為國家奉獻一切!”(生齊讀)
六、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再次重溫了《紅星照耀中國》。(媒體顯示)
從字面上講起來,這一本書是我寫的,這是真的??墒菑淖顚嶋H主義的意義來講,這些故事卻是中國革命青年們所創(chuàng)造、所寫下的。這些革命青年們使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活著。
——斯諾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當代中國,在座的各位是新時代的“紅小鬼”。希望你們好好學習、珍惜當下,爭當未來的“紅星”,去譜寫新的故事,讓中國璀璨于世界!有沒有決心?
生:有!
七、布置作業(yè)
師:課后,請大家完成“可敬可愛的‘紅小鬼”專題探究,寫一篇讀書報告。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中學)
本文系江蘇省鹽城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依托語文讀書筆記推進課外閱讀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8-L-07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