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東升
致力于把德育融入智育,讓學生從“謀飯碗”轉向“追夢想”。
從多年的工作實踐來看,要抓實抓好高校黨建工作,必須堅持需求導向,緊扣高校的核心職能定位做文章,實現(xiàn)黨建工作與科研教學深度融合、互促互進。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黨的建設工作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薄皞鞯馈钡暮诵娜蝿站褪橇⒌聵淙?。我們黨繼承和發(fā)揚我國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只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主線,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只有將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都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來學,才能聚焦聚力、取得實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創(chuàng)新推動“融合式”思想教育,致力于把德育融入智育,讓學生從“謀飯碗”轉向“追夢想”,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這一載體無疑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條思路。此外,學院還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講述紅色故事,利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工作,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
高校是思想交鋒的戰(zhàn)場,黨的建設工作必須強化思想引領。高校處于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前沿,高校師生是思維活躍且開放的群體。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都可能反映到大學校園中來,形成各種聲音。對此,我們需要以包容心態(tài)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同時更需要以鮮明而正確的立場進行辨別,絕不允許有否定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制度的聲音出現(xiàn)。全面辯證地看,鼓勵學術自由與創(chuàng)新同做好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二者之間并不矛盾。因此,學院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學院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真理的光芒照亮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
高校是擁抱未來的窗口,黨的建設工作必須注重作用發(fā)揮?!翱萍际侨祟愡M步的階梯?!备咝:涂蒲性核?、高新技術企業(yè)是當前科學研究的三大主力軍,共同肩負著引領科技進步的重任。因此,高校黨的建設必須著眼于增強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有效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引領形成優(yōu)良的校風學風教風、大力推動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必須健全組織設置,選優(yōu)配強黨組織書記,創(chuàng)新黨組織活動內容和方式,做好發(fā)展黨員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強化對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和激勵,全面提升高?;鶎狱h組織建設水平。學院黨委聚焦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fā)展,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指導各個基層黨組織高質量做好黨建工作,高質量完成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正常教學工作,始終圍繞中心工作謀劃推進黨建工作,真正讓黨建工作成為高質量教學科研的“助推器”。
作為一名高校黨務工作者,既要做溫和儒雅的“教書先生”,更要做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開路先鋒”,切實把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與高校中心工作同向發(fā)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