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冀
摘要:高層建筑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解決城市土地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從高層建筑出現(xiàn)以來,其防火安全問題就是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多,結構復雜,人員眾多,一旦發(fā)生火災,無論是疏散還是撲救都有很高的難度。所以要想更好地做好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對其致因因素有具體的了解,并針對性地制定對策做好措施。本文將就此展開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管理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防火對策
現(xiàn)代化城市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高樓大廈,這既是城市不斷發(fā)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建筑技術不斷升級改善的結果。城市的規(guī)模持續(xù)增加,人們持續(xù)向城市涌入,使得城市的土地資源越發(fā)緊缺,成為了限制城市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所以高層建筑的出現(xiàn),使得城市可以從垂直發(fā)展,這無疑對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方向。當前,在各大中城市中,高樓林立非常常見,而且各種高層建筑復雜程度越來越大,現(xiàn)代化程度也越來越高。高層建筑在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居住需求的同時,其防火問題始終都是社會高度關注的重點問題。高層建筑往往聚集的人員很多,且樓層很高逃生通道較長,再加上結構復雜,設備眾多,所以一方面火災的隱患因素相對較多,另一方面一旦發(fā)生火災難以疏散也難以撲救[1]。就過去高層建筑的火災史來看,高層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損失往往非常嚴重。為了更好地做好高層建筑防火工作,必須要針對高層建筑的火災致因因素展開全面分析,從而針對性地制定防范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高層建筑的火災風險。
一、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
就當前城市中的高層建筑來看,其與普通建筑之間的區(qū)別,不僅僅在于高度和樓層的區(qū)別。高層建筑往往具有更加復雜的結構,更加多樣化的功能,既有用于商業(yè)的高層建筑,也有用于辦公、住宅的高層建筑。高層建筑內部人員數(shù)量多,所以人的活動相對頻繁,各種可燃物、電器設施等等使用較多,所以一方面火災風險高,另一方面高層建筑的火災往往有以下特點,撲救和疏散都較為困難。
第一,高層火災致因因素多。相對于普通建筑來說,高層建筑本身的面積和空間要大得多,而且為了支持高層建筑的各種現(xiàn)代化功能,其電力設備設施更加復雜,裝修中使用的可燃材料也相對較多;再加上高層建筑中較多的人員活動,這些都使得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相對較高。
第二,火勢容易蔓延。高層建筑的空間更加廣闊,每一層面積較大;縱向則有各種豎井。所以如果火災發(fā)生,火災在橫向蔓延的同時,會通過豎井很快縱向蔓延,從而迅速使火災從一層蔓延到一棟。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以后,如果豎井未實施有效的阻隔措施,煙氣會以3~4米/秒的速度迅速蔓延,不需一分鐘,一棟百米高的建筑,煙氣就能夠從底層蔓延至頂層[2]。
第三,人員疏散困難。高層建筑層數(shù)多,人員多,疏散通道相對較長,這些都是高層建筑人員疏散的天然問題;再加上一旦火災出現(xiàn)后,必然會煙氣彌漫,高層建筑復雜的結構往往使人們在恐慌之下更難以找到有效的通道疏散。
第四,撲救難度較高。與普通建筑相比,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難度要高得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筑高度太高,消防登高車輛高度不足,極大地限制了外部施救的能力。當前國內最高的消防登高車輛只能達到101m,所以對于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很多時候必須依賴于消防人員進入內部[3]。
二、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
火災的發(fā)生,從最初的一點火源,最終釀成一場火災,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一段過程。總結火災的發(fā)生和演變,必須要具備以下的三個條件,也被稱之為火災的“三要素”,分別是可燃物、助燃物和點火源。其中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使火災發(fā)生。所以說,火災“三要素”是火災發(fā)生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包括建筑材料易燃性、火源強度、消防基礎設施、初期策略等等都會對火災發(fā)生有一定的一個影響
(一)起火階段
起火階段的探討,主要就是火災的發(fā)生的探討?;馂摹叭亍笔腔馂陌l(fā)生對比必要條件。對于高層建筑來說,這三要素相對較多。比如,高層建筑內部人員吸煙的煙頭作為點火源,進而導致可燃物燃燒;高層建筑中復雜的電力系統(tǒng),如果出現(xiàn)負荷較大的情況,可能會出現(xiàn)線路燃燒,進而成為點火源。同時,高層建筑中的裝修材料紛繁蕪雜,類型眾多,很多材料都是可燃材料,再加上高層建筑中的各種家具、商業(yè)設施等,本身都是可燃材料,這樣就提供了豐富的可燃物。至于助燃物,空氣就是最好的助燃物,高層建筑作為人類活動的場所,必然是空氣充足的??梢?,高層建筑中的火災三要素是非常齊備的,存在著較多的火災致因因素。
(二)蔓延階段
火災的蔓延階段,是火災從小到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很多因素同樣會對其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直接決定了火災最后的程度。首先是火災初期的應對策略。任何火災都是從小變大的,在火災初期火勢往往相對較小,撲救難度較低,如果能夠實施正確的撲救策略,則能夠有效阻止蔓延甚至可以將其扼殺于萌芽狀態(tài)。這需要建筑內部配置充分的消防滅火設施,同時內部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消防滅火能力,這樣當剛剛著火時,就能夠通過消防器材的使用控制火勢,很多高層建筑火災在初期階段都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初期應對,而造成火災蔓延的。其次是建筑本身的防火設計性能。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建筑內部必須要做好防火分區(qū),通過有效分割,將火勢阻止在一定范圍內,以限制火災的蔓延。防火分區(qū)的設計對于火災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
三、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對策
(一)構建科學完善的防火安全體系
安全是一種狀態(tài),要讓人們的生活或工作處于一種安全狀態(tài)下,就必須要是人、機和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從而實現(xiàn)一種平衡。這種平衡狀態(tài)一方面指的是相關設備穩(wěn)定的運行狀態(tài),一起穩(wěn)定性為人們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則是人、機、環(huán)境的相互協(xié)調和默契。對于高層建筑防火安全來說同樣如此,要構建防火安全體系,就是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建立一種穩(wěn)定、可靠的防火安全體系。從硬件上來說,就是要保證高層建筑內部的各種消防安全相關的設備、系統(tǒng)能夠始終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諸如對火災“三要素”實施有效隔離,對出現(xiàn)的火災隱患能夠及時報警,對于發(fā)生的火災能夠及時扼殺等等。良好的硬件系統(tǒng)是防火安全體系的基礎。同時還需要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這包括要有明確的防火安全組織機制。同時要建立科學的防火制度,并落實在日常工作和行為中,對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要做好維護保養(yǎng),保證其工作狀態(tài)。
(二)規(guī)范高層建筑的安全設施
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必須要建立在有效的消防安全設施基礎上,所以務必要確保建筑的消防安全設施的數(shù)量和質量滿足相關要求。具體來說有如下方面:確保建筑防火分區(q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包括分區(qū)面積的合理性,分區(qū)之間隔離的有效性等等,防火分區(qū)不僅僅包括同一樓層,還包括不同樓層,所以務必要保證防火隔離墻、樓板的耐火性,良好的防火分區(qū)設計,滿足人員疏散和消防人員進入。同時要按照相關標準設置高層建筑的避難層和避難間,從而對火災中的人員實施有效救助,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員傷亡。還有要不斷優(yōu)化和提升疏散通道的能力,增加疏散方式和渠道,為火災中的人提供更多的疏散機會。
四、結語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的難題,所以務必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強化建筑的消防軟硬件體系建設,以有效的硬件設施結合科學的管理制度,再加上不斷加強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來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災致因因素,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成偉.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9(33):155.
[2]張海峰.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16(12):58-85.
[3]劉松.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與消防安全對策[J].山西建筑,2017,43(30):238-240.
[4]劉偉.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17(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