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攀攀
(鄂州職業(yè)大學思政課部,湖北鄂州436099)
2019 年底新冠肺炎爆發(fā), 極大改變了全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教師的授課模式、學生的學習活動隨之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特別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學教學活動,對2020 年春季開學造成較大影響。 在疫情防控壓力重大的現實背景下,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意味著巨大人口流動與高度人口聚集,學校內宿舍、食堂、教室均為高風險區(qū),大學校園如期開學無疑只會造成更大防控負擔。 基于這一情況,教育部于2020 年1 月27 日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2020 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1]各地教育部門在要求延期開學的同時, 建議各大高校有序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這個春季高校秉著“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原則,網絡教學、線上遠程教學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在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的要求下,大、中、小學校均開展網絡教學,可謂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湖北為疫情重災區(qū),高校林立但學生不能返校上課,鄂州職業(yè)大學作為鄂州唯一一所高職院校, 也采取了在線遠程教學。 其中思政課主要依托學習通及騰訊課堂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 這和傳統(tǒng)面授課教學方式相比發(fā)生極大改變, 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是一場深刻的挑戰(zhàn),不可避免,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怎樣應對一系列新問題,提高在線教學質量,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是高職教師亟待思考的問題。
開展在線教學期間,鄂州職業(yè)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課)的授課是將教材內容序化后轉變?yōu)榻虒W內容,采用專題教學法授課, 將教材內容整合后轉變?yōu)橐粋€個專題形式,以專題內容為學習主題,開展在線教學,圍繞主題開展討論、測試、輔導答疑等線上教學活動,同時一個專題一次直播課學習。
目前進行在線教學的平臺較多,如云班課、雨課堂、學堂在線、勵志君、釘釘、超星學習通等,鄂州職業(yè)大學思政課在線教學主要使用學習通平臺開展,該校信息化教學開展較早,在疫情爆發(fā)前已經采用學習通輔助課堂教學,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已較成熟, 師生繼續(xù)使用學習通在線學習較為順手。
由于學習通平臺直播課不穩(wěn)定且課堂互動功能較少, 而騰訊課堂直播課在容納較多學生同時授課的情況下平臺運行仍能保持其穩(wěn)定性, 且能穿插較多課堂互動, 因而在教師們多次教研會討論后決定選用騰訊課堂開展直播課授課。
學習通平臺已有部分現存教學資源, 但尚且不足,內容較為單一、陳舊,不能滿足在線教學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自建資源庫將資源豐富化。 教師將學習資料上傳,如視頻、歌曲、案例、經典名著、時政要聞、課件、圖片等一一上傳,保證學習資源多樣化, 打造生動有趣在線課從而避免網絡學習的枯燥乏味。 基于學生無法返校上課,在線教學場地發(fā)生改變,大部分學生并未隨身攜帶教材,教師將電子教材上傳至學習通資源庫, 或通過學習群發(fā)送給學生,學生預習、復習知識內容更加方便。
鄂州職業(yè)大學概論課每周兩次教學活動,一次為學習通輔導答疑及專題討論, 一次為騰訊課堂直播課授課。 輔導答疑活動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本周專題學習內容, 且針對學習中的疑問向教師提問,專題討論中教師發(fā)布討論主題,學習通詞云功能統(tǒng)計高頻詞,教師將高頻詞截圖發(fā)給學生,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復習已學知識點鞏固認知, 預習將學知識點提前思考。 另外,每個專題一次騰訊課堂直播課授課,課中穿插簽到、測試、投票、討論等師生互動活動。
目前很多在線教學平臺都有自己的資源庫,使用的學習通平臺內有部分與教學內容配套的輔助教學資料,但并不充足。 思政課要求應時性學習,現有資源的更新速度較慢, 與專題學習內容相關的時政要聞更是匱乏, 已有課件中的內容也僅僅是教材內容的簡單羅列,特別是相關的視頻資源也缺乏,有些專題更沒有名著、案例等輔助材料,這意味著學習資源需要教師開發(fā)并建立資源庫。
教師自建資源庫這個過程中, 需要收集好相關學習資料,然后上傳至平臺。 教師上傳資源對網絡信號和設備要求較高, 有些資源手機客戶端無法上傳,需要登錄電腦客戶端。 疫情爆發(fā)期間,由于交通中斷,部分教師被滯留在外地,無法返回其常住地, 手邊并沒有能供使用的電腦等建立資源庫必不可少的電子設備, 導致上傳資源缺乏必要的硬件。 另外有些較好的視頻資源無法下載后再上傳,平臺使用高峰期,偶爾出現過服務器鏈接失敗現象, 資料上傳中斷甚至暫停服務的情況也有發(fā)生,給備課造成較大障礙。
資源庫建好后,往往要求學生自學觀看,然而學生自學超星平臺中教學資源的效果不佳。 通常教師對學習資源設置任務點,以此來督促其按要求完成,但仍然存在學生點擊而事實并未觀看等情況。 有學生發(fā)現拖拉進度條便可將任務點完成, 因而可能僅僅動動手,幾秒鐘內點擊完成,沒有認真去閱讀和領會, 僅僅為完成任務點敷衍了事, 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就導致提供自學的資源庫形同虛設。
在線教學并不能像平常的面對面教室授課那樣, 有一套完整的學生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的課堂言行進行約束。在缺少教師監(jiān)督,缺乏學習環(huán)境氛圍熏陶的情況下,在線教學的自覺性無疑顯得更為重要。部分學生在自我約束能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 對待在線教學的態(tài)度完全是敷衍隨意,應付了事。
具體表現在,教師發(fā)布專題討論題目后,有學生雖然參與了討論, 但不是自己思考后發(fā)表自己的個人觀點, 而是復制粘貼網絡資源甚至抄襲其他同學的回答。 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討論顯得毫無意義,僅僅為完成任務,應付差事。 還有學生在學習平臺討論與課堂學習主題無關的話題, 甚至課堂討論區(qū)成為隨意聊天的空間。 在教室里面對面的學習模式下,在老師的眼皮底下,不好意思閑聊擾亂討論秩序,而在線教學的遠程教學性質,讓這部分學生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這種隨意的秩序影響課堂學習效率。 在線教學對于很多師生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對于新出現的問題,有些顯得措手不及, 相關行為規(guī)范尚且沒有在短時間內建立完善。
疫情期間,各大高校都在使用在線教學,平臺使用人數十分龐大, 一窩蜂而上的狀況導致同一時間服務器承受壓力巨大。 在使用學習通平臺過程中出現過網絡不流暢、運行不穩(wěn)定情況,不能承受大量學生同時上課的問題相當突出。 本教研團隊在學習通平臺輔導答疑、投票測試、討論考試等運行較平穩(wěn),但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習通平臺開展直播課問題較大, 無法承受大規(guī)模學生同時在線觀看直播課,因而我們使用騰訊課堂平臺授課。 兩個教學平臺的同時使用提高了對學生的手機端或電腦端的要求, 學生不得不在手機上或在電腦上安裝兩個APP 客戶端, 對于經濟條件較困難的學生來講造成一定困擾。 部分學生使用的本是低端智能機,在線教學開展后必須被迫更換手機,否則可能出現無法正常參與教學活動和觀看直播課的情況,這無疑增加其學習負擔。
在使用騰訊課堂直播課授課期間, 由于網絡問題導致畫質不清,聲音不清晰,互動功能不佳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 互動討論區(qū)文字顯示有一定滯后性,有時教師已經進入下一討論話題,而討論區(qū)仍然停留在上一個討論話題的互動中。 教學中發(fā)現這一情況并不是學生沒有及時參與討論, 而是平臺在容納大量學生直播課學習互動過程中網絡承載力不足導致傳輸的速度降低。 這一現象的出現導致教師無法對正在學習的內容進行及時點評,大大影響互動效果,學生出現沒有跟上課堂進度的疏離感,上課積極性和熱情度受到影響。 直播課授課不僅對學生接收設備有要求, 更對教師端的發(fā)出設備及網絡要求較高, 本教研團隊直播課授課中由于硬件問題甚至出現過一次中斷, 學生在被迫延遲數分鐘后重新進入直播課堂。 而這個一退一進的過程中有學生直接選擇了早退, 索性關閉了直播課,放棄了觀看學習。
此外,還有學生居住在山區(qū),大草原、偏遠農村等網絡信號微弱的區(qū)域, 這些地區(qū)并沒有實現信號全覆蓋,時常發(fā)生斷網現象,無法便捷地進行在線學習。 因而有學生為了上一次直播課還要千里迢迢奔赴縣城蹭網,久而久之產生懈怠感。 另外,受疫情影響,學生不能返校參加期末考試,通過學習通平臺開展期末考試,考試過程中發(fā)現,由于網絡問題有學生被迫中途退出,只能重新進入考試,這讓部分學生情緒緊張而發(fā)揮不佳,影響其考試效果。
在線教學為遠程教學模式, 通過騰訊課堂等直播平臺授課,學生對著電腦或手機收看課程,教師無法觀察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表情變化及動作行為,學生是否真正用心學習難以知曉。 學生可能在聽課同時做一些與課程毫無關系的事情, 盡管為避免學生分神,教師通常在課中穿插學生活動,采用簽到、課中測試、課堂討論等手段提高學生課堂聽課率,但仍有學生將手機置放于一邊,同時做其他事情。學生的“一心兩用”學習狀態(tài)無法知曉,難以糾正,不好的學習習慣持續(xù)不變,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在線教學和在教室里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學習不同, 電子設備成了橫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鴻溝。 學生面對冷冰冰的設備缺乏熱情,師生之間僅有“形”的互動而無“神”的交流,時間一長會產生視聽疲勞,逐步在不知不覺中走神, 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 甚至有一定排斥心理,容易對課程產生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容易厭倦,會導致課程參與性降低。
學習通及騰訊課堂后臺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到學情狀況,經過一學期的在線教學后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 但仍然存在少數學生不按要求參與教學活動。 在缺乏強有力監(jiān)督機制情況下, 少數學生僅僅完成簽到、 測試等任務,不按時觀看直播課,或者經常遲到早退不能完整觀看。 這學期剛剛開展在線教學時學生還抱有很強烈的新鮮感,時間一長熱情退去以后,部分學生發(fā)現有很多空子可鉆, 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干脆不參與,或不動腦筋敷衍互動,抄襲網絡資源或其他同學答案, 為完成任務而拖拉進度條。 平臺數據顯示,學生較重視簽到、測試等,但參與討論、投票、答疑、問卷等并不積極主動。
課后與學生溝通交流后發(fā)現, 少數沒有參與在線教學活動的學生不完全是其主觀懈怠的原因,還有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 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他事情的耽誤,一種是設備硬件或網絡原因。具體來說如有這樣的幾種情況, 疫情爆發(fā)后正值春耕季節(jié),正是農忙時期,有些學生回到家中,由于家里勞動力匱乏,需要其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還有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必須外出務工的同學。 也有家庭成員中有嬰幼兒或病重患者需要照料的。 這些同學不能像在學校那樣可以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學習, 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擾影響其參與在線教學活動在所難免。另外,還有學生沒有較好的手機或電腦等電子學習設備,或者設備老舊,沒有大內存智能手機等條件限制,無法滿足在線學習需要。也有學生由于家中沒有網絡, 手機流量也不足的客觀情況不能觀看直播課。
在線教學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 對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有一定要求, 不少老師有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但對電腦等設備的操作能力有限,特別是年齡較大的老師,計算機技術水平更是短板。部分學生由于中學階段接觸電子設備較少, 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后才能熟練運用信息化學習工具,學校開展對師生的信息化培訓很有必要。 學校人事處、 教務處等相關部門應定期開展常態(tài)化培訓,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示范指導進行操作培訓,從而促使教師們更能得心應手地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開展在線教學。
此外, 教研團隊的合作也是開展好在線教學的重要保障。 一個老師的力量是微小的,一個教研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線課程的建設和教學資源庫的完善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需要教學團隊合作完成一門在線教學課程的建設。 受疫情影響,教研活動只能通過網絡會議開展, 每個教師依據自己的特長為團隊做貢獻, 團隊技術優(yōu)勢和專業(yè)優(yōu)勢得到最大化發(fā)揮。 通過集體備課、 共建習題庫、試卷庫等分工協作完成課程建設。 可采用教研團隊教師輪流講直播課形式, 一個教師講好幾次課,不需要整學期的課程全部包攬,每個成員將這幾次課反復斟酌、精心打磨,將課程講精彩、講生動,打造學生心目中理想的在線課程。
規(guī)范的在線教學秩序是保證在線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 網絡教學不同于在校的課堂教學,教師對學生面對面的督促行為受到制約, 遠程居家學習的客觀環(huán)境下, 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更加有限,為確保學生自覺聽課,采用適當的軟硬手段監(jiān)督其學習紀律十分必要,
可采用一定的“軟手段”提升教學質量。 教研團隊教師精心組織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豐富多樣化,避免單一化,保證圖文并茂,案例、時政等穿插其中。 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 學習通及騰訊課堂內很多功能可供進一步挖掘,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的各種功能,精心設計直播課課中的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如投票、搶答、主題討論等,使枯燥的網絡課堂變得生動鮮活。
可采用一定的“硬手段”規(guī)范紀律、強化監(jiān)督。學習通平臺人數眾多,教師的精力有限,可指定若干名學生助教, 幫助教師進行監(jiān)督。 明確獎懲機制、量化考核,不允許學生有輕慢心理,如在直播課中發(fā)布的簽到、測試、習題、討論等課堂互動活動, 要求學生必須參與, 并且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完成。 直播平臺后臺數據記錄的完成情況,作為平時成績重要依據。 定期將學生的成績在學習平臺公布,表彰和懲戒均及時反饋給學生,不斷鞭策和督促其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
很多高職院校的課程考核都包括理論部分及實踐或操作部分。 一直以來,鄂州職業(yè)大學概論課課程考核總評成績由三部分構成,態(tài)度考核、理論考核及實踐考核, 具體包括平時成績態(tài)度考核占比30%,期末考試理論考核占比40%,以及社會實踐考核占比30%。 其中實踐考核要求學生參加實踐教學活動后以書面形式完成實踐報告作業(yè)書,
疫情爆發(fā)后,打破了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課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發(fā)生相應的改變以適應新的情況。具體而言,態(tài)度考評可以依據學習通平臺后臺的學情統(tǒng)計,不僅學習通平臺有此功能,很多在線教學平臺都有非常詳細的統(tǒng)計數據甚至分析報告。理論考核可依據作業(yè)測試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實踐考核部分書面形式的報告書無法提交,可改為更為靈活的實踐考評方式,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社區(qū)等,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 拍攝相關照片上傳到學習通,還可以上傳感人故事到學習群,分享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