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年來學術界關于城市軍管會的研究述評

      2021-03-25 10:31:52楊書瑤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
      關鍵詞:軍管會研究工作

      馮 兵 楊書瑤

      (四川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一段時間內,為保護革命成果、穩(wěn)定社會秩序,中共在新解放的大城市一律實行軍事管制制度,建立起軍事管制委員會(以下簡稱“軍管會”),作為臨時的人民政權機構統(tǒng)一領導城市的接收與管理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后,軍管會隨之解散。軍管會作為一種臨時性、過渡性的權力機關,在中共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時間并不長,但它對中共政權實現(xiàn)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起到關鍵性作用。對其進行探究,不僅有利于了解中共早期城市政權制度建設,也有助于總結其城市工作經驗。改革開放以來,軍管會獨特的歷史價值引起了部分學者的關注,關于軍管會的研究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績,包括整理發(fā)行了一系列關于軍管會的檔案匯編與文史資料,出版了諸多著作與論文?,F(xiàn)對軍管會的研究狀況作簡要分析,以期推動此項有意義的研究走向深入。

      一、近年來學術界關于軍管會研究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各地對解放戰(zhàn)爭時期檔案文獻的挖掘整理,學界對軍管會的研究力度顯著提高,研究視域更為廣闊,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對軍管會的相關研究主要圍繞城市接管這一關鍵詞展開,形成的研究資料與學術成果主要有:

      編纂出版了一批有關各地軍管會接管實踐的文史資料。如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征集匯編的《回憶城市接管》《城市接管親歷記》,中央檔案館、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合作編輯的《城市解放》系列叢書,中共各省、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城市的接管與社會改造(地方卷)》。以地區(qū)軍管會主任為研究對象,各地黨史研究室、檔案館、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等單位聯(lián)合編寫了《陳云在東北》《陳毅在上?!贰缎卤逼绞兹问虚L葉劍英》《賀龍與四川》《劉伯承在南京》等人物活動傳記。上述資料以檔案、地方文獻為主,融合接管人員的回憶錄、接管活動大事記、歷史圖表等內容,幾乎涵蓋新中國成立前后實行軍管制度的所有大、中型城市,為研究軍管會接管工作提供了一手材料。

      出版了一些關于軍管會接管活動的紀實性著作與研究性著作。紀實性著作方面,周紅妮的《中國共產黨接管大中城市紀實》、宋彬的《紅色大接管》、思嘉的《大接管》等書,記錄了中共對全國各省會城市的解放過程與接管改造經歷,并對各地軍管會在重構社會秩序、發(fā)展經濟、政權建設等方面的路徑、舉措進行了總結。劉素新的《解放初期的天津》、張凱軍的《濟南的接收》等書立足單個城市,對軍管會在城市的接管改造工作進行了案例展示與評述。這些紀實性著作為全面、直觀了解軍管會接管活動提供了資料基礎,但多為通俗讀物,缺乏系統(tǒng)學理分析。研究性著作方面,頗具代表性的有圍繞軍管會工作開展領域的論著《中國共產黨對大城市的接管1945-1952》(劉宋斌),圍繞軍管會城市工作政策的論著《中共接管城市的理論與實踐》(李玉榮),圍繞地區(qū)軍管會政權建設的論著《重構與改造:中共對貴陽的接管與政權建設1949-1952》(黃亦君)等書。

      另有一些相關研究分散在其他論著中,如楊菁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政權的重構與現(xiàn)代化轉型過程》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行政體制的發(fā)展演變中審視了人民解放軍的軍事管制制度。張秀芬等編的《中國共產黨建政史》在梳理中共政權建設的歷史中探討了軍管會的性質與任務。何一民主編的《革新與再造——新中國建立初期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轉型(1949-1957)》、高中偉所著《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基層社會組織的重構研究——以成都為中心的考察 (1949-1957)》均有論及軍事管制下的城市管理。也有學者從行政學或法學的視域出發(fā),采用跨學科研究角度對軍事管制制度開展研究。如李金龍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創(chuàng)建的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將軍管制度作為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地方特殊行政組織制度,探究了這一制度的產生、演變,組織架構與運作方式。趙紅的《軍事管制法律制度研究》從法學角度出發(fā)梳理了軍事管制的歷史發(fā)展,對軍事管制的實施條件、效力與法律責任加以明晰闡述。

      與較有限的著作類成果相比,軍管會相關的期刊論文研究成果頗豐。除有逾百篇探討軍管會城市政策與接管實踐的文獻外,近年來還發(fā)表了一些緊密聚焦軍事管制制度和地區(qū)軍管會組織結構的文章。如李格的《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城市軍事管制》,李世源、孫力的《軍事管制與建國初期我國城市政權建構》,王作東的《建國前后的軍事管制委員會》、張瀅的《解放初期杭州市軍管會工作述略——以浙江省檔案館館藏檔案為視角》,孫濤、王曰國的《解放初期上海市軍管會組織系統(tǒng)研究》,辛航的《北平和平解放初期的軍管會》等。對軍管會的研究呈現(xiàn)出視角更多樣,議題更細化,內容更深刻的顯著特征。

      二、近年來學術界關于軍管會研究的主要論域

      近年來有關軍管會的研究碩果累累,涌現(xiàn)了大批觀點新穎、資料翔實、論證嚴密的文章,其主要論域可粗略分為對軍事管制制度、軍管會性質特點及系統(tǒng)結構、軍管會接管指導思想與基本政策、軍管會接管歷史經驗、軍管會區(qū)域性接管工作、軍管會專項領域接管工作及中共主要領導人的城市接管思想七個方面。

      (一)軍管會的制度依據(jù)即軍事管制制度研究

      軍管制度是軍管會建立的制度依據(jù),軍管會是軍管制度實施的組織保證。目前對軍事管制制度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探討軍管制度產生原因、歷史地位及作用。關于軍管制度產生的原因,高曙東認為,這一制度產生于共產黨戰(zhàn)略決戰(zhàn)前夕,“軍管制度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初形式,擔負著在新解放地區(qū)摧毀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的既破又立的雙重任務”(1)高曙東:《建國初期軍管制度的由來與作用》,《黨史研究與教學》1989年第2期,第27頁。。李金龍分析“城市曾是敵人統(tǒng)治的據(jù)點,反動組織比較嚴密,反動勢力比較頑固,情況極為復雜”,為肅清反動派殘余勢力,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產生了城市軍管制度。(2)李金龍:《中國共產黨領導創(chuàng)建的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0頁。何立波認為軍管制度的產生與當時混亂的社會境況息息相關?!皠偨夥诺某鞘?,問題堆積如山,急需軍隊進行管理和控制。”(3)何立波:《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軍管制度》,《黨史縱覽》2009年第5期,第11頁。

      關于軍管制度的歷史地位與作用,王飛認為“軍管制度對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經濟生產的恢復,革命政權的鞏固與新文化體系的建設有著重大作用,對支援前線作戰(zhàn),順利實現(xiàn)全黨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到城市的轉變同樣意義非凡”。(4)王飛:《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城市軍事管制制度》,《檔案天地》2012年第2期。申利莎指出,“軍管會以最快速度肅清了土匪和國民黨的殘余勢力,維護了社會秩序,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即將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與建國后社會主義的改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申利莎:《論中共在接管城市中的軍事管制制度》,《西昌學院學報》(社科版)2015年第2期。何虎生認為軍管會對“中共順利接管城市,恢復正常生產、重建社會秩序,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和新民主主義文化體系意義重大,是黨順利實現(xiàn)由鄉(xiāng)村到城市戰(zhàn)略轉移的重要保證”(6)何虎生、劉養(yǎng)卉:《論新中國建立前后軍事管制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北京黨史》2003年第5期,第16頁。。

      (二)軍管會的性質特點及系統(tǒng)結構研究

      對軍管會性質的研究上,“是否能將軍管會定義為城市初期的最高權力機關”成為學者爭論的焦點。李格認為“軍管制度只是一項特殊性過渡舉措,軍管會雖擔負重要軍政任務,卻無法代替法定權力機關,不應不加分析地與城市最高權力機關混為一談”。(7)李格:《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城市軍事管制》,《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5期。李世源等人認為軍管會是“集軍事職能與國家職能于一體的軍政領導機關,是城市解放初期的最高權力機關”(8)李世源、孫力:《軍事管制與建國初期我國城市政權建構》,《天中學刊》2010年第1期。。關于軍管會的特點,何一民等人總結其具有高度權威性、集中統(tǒng)一性、靈活機動性與代行政府管理職能的主要特征。(9)何一民:《革新與再造 新中國建立初期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轉型》(1949-1957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8頁。蒲堅等人指出軍管會具有不由人民選舉產生,而由解放軍總部及軍區(qū)委任人員組成;在形式上是一個軍事性質高度集中的對敵專政機構,實質上則是人民民主政權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僅限于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新解放的大中城市設立,并非所有城鎮(zhèn)都設置的三方面特點。(10)蒲堅:《中國法制史》,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426頁。

      通過對軍管會系統(tǒng)結構的考察,表明其基本形式分“主任—副主任—委、部—處”四級領導體制,下設“軍事”“政務”“經濟”“文教”“交通”等不同接管部門,再輔之以“秘書處”或“綜合處”等機構。王作東認為軍管會組織結構經歷了由簡單到完善的過程,沈陽軍管會的組織結構對各地軍管會組織系統(tǒng)的建設影響最大。(11)王作東:《建國前后的軍事管制委員會》,《黨史縱橫》2016年第5期。孫濤等人將上海軍管會的組織結構分為“籌備、接收、改造”三個階段,并就相應階段的組織形式進行了介紹。(12)孫濤、王曰國:《解放初期上海市軍管會組織系統(tǒng)研究》,《黑龍江史志》2008年第23期。任冬梅強調,上海軍管會與其他城市相較具有機構設置更完備,干部配置更合理,財政、文教系統(tǒng)接收工作更龐大等顯著特征。(13)任冬梅:《解放初期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研究(1949-1953)》,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三)軍管會的城市接管思想與政策研究

      城市軍管時期是中共工作重心從鄉(xiāng)村向城市轉移的關鍵階段。多數(shù)學者認為通過軍管會,黨不斷探索完善出一套管理城市的基本思想體系和具體工作政策。莫岳云將黨城市接管的基本思想總結為“加快恢復和發(fā)展生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強調城鄉(xiāng)兼顧與城鄉(xiāng)互助;實行‘四面八方’城市經濟工作政策;組織代表會議推行民主建政;加強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14)莫岳云:《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城市管理思想》,《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8年第6期。六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王金艷指出,黨在領導接管城市工作的實踐中構建了由“接管城市工作的客觀依據(jù)、戰(zhàn)略目標、中心任務、經濟路線、依靠力量、組織保證”等組成的一整套城市接管工作理論體系,為接管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15)王金艷:《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論體系》,《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陳松川從城市管理戰(zhàn)略、管理體系、管理政策三個層次對解放戰(zhàn)爭時期與新中國初期城市接管思想與主要政策進行了分析解讀。(16)陳松川:《中國共產黨城市管理思想探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第6期。

      在軍管會的城市接管政策上,研究者主要圍繞接管政策的內容體系、演變過程及具體成效進行了分析。于晶娜將接管政策總結為實行軍管制度、接收官僚資本、處置城市機構、發(fā)展城市生產、接管舊職員、組織各界代表會議等六個方面的內容。(17)于晶娜:《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的城市接管政策》,《長白學刊》1999年第3期。王金艷認為接管城市的政策體系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外交五項系統(tǒng),每項系統(tǒng)下都有若干具體基本政策。(18)王金艷:《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博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2011年。趙增延具體考察了新中國成立前黨城市經濟政策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將黨早期的城市經濟政策歸納為物資接管、穩(wěn)定物價、發(fā)展生產三大部分。(19)趙增延:《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城市經濟政策》,《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陳金龍總結了新中國成立前后黨處理舊政權公務人員生活、思想、工作的基本政策。(20)陳金龍、李依睿:《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對舊政權公務人員的爭取與安置》,《求索》2020年第5期。陳晉文對各地軍管會在城市政權、經濟、文教建設中的政策實施進行了概括性陳述。(21)陳晉文:《建國前后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的政策》,《長白學刊》2011年第6期。

      在政策的演變分析上,蔡雙全指出軍管會執(zhí)行的城市政策是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進展,對中小城市、大城市的逐步接管而制定發(fā)展并完善的,經歷了從初步制定到完備成熟三個不同階段。(22)蔡雙全:《解放戰(zhàn)爭后期中國共產黨的城市政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李良玉闡述了黨的城市接管政策的醞釀、定型過程,認為接管中形成的一套周密的政策,是黨工作重心實現(xiàn)戰(zhàn)略轉移的關鍵一步。(23)李良玉:《建國前后接管城市的政策》,《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曹佐燕揭示了黨對舊職員實行“包下來”政策的形成演變邏輯及不同階段的內涵變化。(24)曹佐燕:《“勝利負擔”:中共對舊政權公務人員處置政策的演變(1945-1952)》,《史林》2017年第2期。孫靜闡述了不同時期中共對城市警察、警務的政策變化及政策實施成效。(25)孫靜:《中國共產黨關于城市舊警察系統(tǒng)的接管與治理探析》,《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年第20期。

      在具體政策成效上,張春英指出,黨通過軍管會對城市工作的探索,逐漸掌握城市經濟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經濟政策,使經濟工作逐步走向正軌。(26)張春英:《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的城市經濟工作》,《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孫巧玲認為黨實行軍管制度、有區(qū)別地摧毀舊政權機構、“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等政策避免了新舊政權交替時期可能出現(xiàn)的生產力大破壞,促進了生產力恢復和發(fā)展。(27)孫巧玲、閆家龍:《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后恢復發(fā)展生產的政策》,《東岳論叢》2003年第4期。楊青認為,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城市私營工商業(yè)政策“為新中國初期的私營工商業(yè)政策奠定了基礎;為私營工商業(yè)存在和發(fā)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為人民解放戰(zhàn)爭作出積極貢獻;為新中國初期國民經濟恢復奠定了物質基礎”(28)楊青:《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的城市私營工商業(y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黨的文獻》2005年第1期。。

      (四)軍管會的城市接管歷史經驗研究

      學者一致認為軍管會的接管工作為中國共產黨管理城市提供了大量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王金艷將黨接管城市的經驗概括為“建立請示報告制度、及時制定系統(tǒng)明確的接管政策、注重總結接管經驗教訓、組建懂政策有能力的接管領導班子、嚴肅接管的紀律要求、采取適合城市特點的工作方式”(29)王金艷:《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工作的歷史經驗》,《理論學刊》2013年第10期。。姚志軍認為西柏坡時期黨城市接管政策的經驗是敏銳發(fā)現(xiàn)并切實把握調整城市政策的歷史時機;實踐中探索、豐富和完善方針政策;對舊人員區(qū)別對待,獎罰分明;明確“中心任務”,破解實際問題。(30)姚志軍:《西柏坡時期黨制定城市接管方針政策的歷史經驗與啟示》,《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6年第2期。王寶麗指出,西柏坡時期黨的城市工作經驗為“群眾的利益是最根本的利益,群眾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滿足城市人民的需要是城市工作的根本目的;促進城市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務;正確處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之間的關系是城市社會進步的關鍵之舉;協(xié)調城市各階層利益是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的動力之源”(31)王寶麗:《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對西柏坡時期城市接管工作的思考》,《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李珊珊從政黨公信力角度對黨在接管城市過程中贏得巨大公信力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出“紀律建設提升了中共的形象;民主建政贏得了人民政治上的支持;發(fā)展經濟贏得了人民經濟上的認可;關注民生贏得了人民心理上的認同”四項要點。(32)李珊珊:《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接管城市與公信力的提升》,《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五)軍管會的區(qū)域性接管工作研究

      對不同地區(qū)軍管會接管活動的考察成為學者研究的重點,研究成果也尤為突出。主要涉及對軍管會具體城市接管過程、接管特點與歷史經驗的分析總結。

      對各地軍管會城市接管過程的考察,學者主要選取了北京、上海、沈陽等省會城市為分析對象,對其他城市軍管會的接管活動研究則較為薄弱。關于軍管會接管沈陽的研究,林木考察了中共接管和改造沈陽的歷史背景、條件準備與具體過程,指出沈陽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功范例。(33)林木:《中國共產黨對沈陽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博士學位論文,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于華庭回顧了沈陽的解放與接管全過程,認為成功接管沈陽對加快解放戰(zhàn)爭的進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4)于化庭:《沈陽的解放與成功接管》,《黨史縱橫》2008年第8期。韓福國將接管沈陽的過程看作是城市危機治理過程,認為這一過程最為成功的地方在于對城市接管危機的科學處置程序。(35)韓福國:《接管城市:公共治理的歷史視角——基于解放后中共對沈陽市接管程序的分析》,《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第4期。關于軍管會接管上海的研究。張曉俊梳理了上海接管的籌備過程與工作實踐,認為對上海的接管是黨接管城市理論和政策成熟的標志。(36)張曉?。骸督夥艖?zhàn)爭時期黨對城市接管工作的探索——以接管上海為例》,《西部學刊》2019年第19期。楊麗萍強調,盡管中共為實現(xiàn)順利接管作了周密準備與細心計劃,但上海的復雜程度超乎想象,軍管會面臨各方勢力斗爭與城市管理經驗不足的問題。(37)楊麗萍:《論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的城市接管》,《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5年第5期。關于軍管會接管北京的研究。劉穎(38)劉穎:《中共接管北平的籌備》,《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與王峰等人(39)王峰、宋湛:《北平和平接管前的準備工作》,《北京黨史》2009年第1期。對中共北平接管前的組織安排、摸底工作、宣傳動員、干部培訓等進行了探討。(40)曹海霞、李京樺:《解放時期我黨對北平的城市接管述略:改造和重塑》,《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年第15期。

      另有唐潤明考察了重慶的接管歷程,指出重慶軍管會的成功接管為新生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社會秩序的整頓和恢復、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思想、組織和物質基礎。(41)唐潤明:《西南重鎮(zhèn)重慶的解放與接管》,《世紀》2019年第5期。丁婭平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昆明軍管會工作開展了研究,總結了昆明接管工作的特點、意義、經驗教訓。(42)丁婭平:《昆明接管工作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云南大學,2017年。薛心怡介紹了中共解放和接管西南地區(qū)的基本政策,并對貴陽市政建設的基礎條件和主要內容進行了具體闡述和分析。(43)薛心怡:《中共對貴陽的接管及市政建設(1949-1956)》,碩士學位論文,貴州財經大學,2019年。艾艷以西安市軍管會為研究對象,從該機構的設立過程,組織結構及運行機制,主要工作內容三個方面總結了西安軍管會的成功經驗。(44)艾艷.:《建國前后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研究(1949.5-1950.4)》,碩士學位論文,西北大學,2018年。王宇新強調太原接管采取了“系統(tǒng)接管與機動接管相結合,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先接管物質再統(tǒng)一處理;設立健全的專管機構等接管方法”(45)王宇新:《解放戰(zhàn)爭時期接管太原的前前后后》,《黨史文匯》2018年第10期。。齊廉允將濟南接管成功的原因概括為“充分的接管準備、嚴明的接收紀律、快速成立的軍管會、深入的宣傳動員、嚴格監(jiān)管金融物價、快速恢復城市運轉”。(46)齊廉允:《中共大城市接管的“濟南經驗”》,《當代中國史研究》2016年第5期。

      對非省會城市的接管工作也有部分學者進行了探討,從接管工作歷程、政策實施、成績及經驗等方面予以了深入分析。主要成果為白路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新鄉(xiāng)城市接管研究》,管延春、麻福水的《黨的城市接管政策的成功運用——以濰坊市接管為個案的歷史考察》,胡其柱的《中共對青島的接管與重塑》,牛建立、陳景娜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接管洛陽述論》、付瑩的《論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對大連的接管(1945-1949)》、鐘雪生的《解放初期桂林市接管工作研究》、管笑盈的《中國共產黨對青島市的接管研究(1948-1950)》等。

      由于各個城市解放時間不一,社會狀況迥異,各地軍管會在接管時又表現(xiàn)出顯著的地區(qū)接管特點,部分學者對此進行了分析總結。吳光祥等人認為南京的接管工作呈現(xiàn)五個特點:中央對形勢的準確判斷與行之有效的指導;軍管會與黨組織的密切配合;頒布行政命令與深入進行思想發(fā)動;突出重點與區(qū)分輕重緩急相結合;思想教育與整改提高同步進行。(47)吳光祥,付明華:《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功接管南京的歷史過程及啟示》,《軍事歷史》2009年第3期。李珊珊將武漢接管工作概括為與潛伏特務和封建勢力的斗爭中實現(xiàn)和平接管;準備工作未就緒時倉促入城進行接管;恢復生產的過程中進行接管;行政區(qū)劃的改變中進行接管四個特點。(48)李珊珊:《中國共產黨對武漢市的接管(1949.5—1952.12)》,博士學位論文,武漢大學,2010年。路曉龍總結了長沙軍管會城市接管的特點:漸進協(xié)商、權力的高度集中及抑制有產者傾向。(49)路曉龍:《建國前后中共接管長沙研究——以長沙市軍管會為視角》,碩士學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2017年。李魯平認為蘭州城市接管工作具有全心全意團結群眾、依靠工人階級、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等特點。(50)李魯平:《解放初期中共對蘭州市接管工作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北民族大學,2019年。

      對各地軍管會接管經驗的探討在軍管會區(qū)域性接管工作論域中頗為豐富,但其中同質性研究取向較多,沈陽,上海,北京仍為接管經驗總結的熱門城市。宋曉東指出,沈陽軍管會在接管過程中制定正確接收方法、迅速安定城市秩序、冷靜應對突出危機、嚴格管理部隊紀律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重要經驗對黨接管上海等大城市提供了寶貴借鑒。(51)宋曉東、徐國梁:《“沈陽經驗”對接管上海的啟示》,《上海陳云研究》2010年第1期。張鳳翱詳細分析了沈陽接管成功的諸多原因,指出“沈陽經驗”為接管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對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依然多有啟迪。(52)張鳳翱:《新中國成立前夕黨接管城市政策的啟示——以接管沈陽為例》,《上海黨史與黨建》2016年第1期。張頤全面總結了上海軍管會在接管工作中留下的寶貴經驗,指出該市軍管會是在借鑒其他城市接管經驗的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鮮的城市工作方法。(53)張頤:《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對上海接管的歷史經驗》,《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張文清認為“軍事服從政治,解放服從接管”、里應外合、未雨綢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堅定貫徹中央的接管方針是上海成功接管的主要特點及歷史經驗。(54)張文清:《接管上海的特點與歷史經驗》,《上海黨史研究》1997年第1期。馬句認為黨強大的軍事攻勢和政治攻勢、解放區(qū)干部與原地區(qū)黨員的協(xié)同合作、黨中央正確方針政策的制定與貫徹、民生的迅速安定與經濟的快速恢復、依靠工人階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思想作風建設是北京接管的經驗。(55)馬句:《北平和平接管的歷史經驗》,《北京黨史》1993年第1期。李玉榮認為中共接管北平的經驗為:充分的入城工作準備;接收與管理的有機結合;接收工作基本完成、社會秩序初步安定后,立即將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盡快恢復和發(fā)展生產、建立請示報告制度、實行嚴格紀律管理。(56)李玉榮:《略論北平和平接管的特點及其基本經驗》,《北京黨史》1999年第2期。

      (六)軍管會對專項領域的接管研究

      對某一地區(qū)軍管會的專項接管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文教與政權接管領域。關于軍管會經濟領域接管的研究,丁啟清以蘇州市為例,考察了軍管會和人民政府開展的沒收官僚資本、穩(wěn)定金融秩序、調整私營工商業(yè)、廢除一系列不合理的管理制度等工作,指出高效合理的軍事接管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城市生產力的恢復和發(fā)展。(57)丁啟清:《軍管時期蘇州地區(qū)的經濟恢復與社會改造(1949-1952)》,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11年。杜艷華強調,上海接管期間,中共出臺“三統(tǒng)三平”經濟政策,強化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lián)盟關系是經濟接管順利的重要原因。(58)杜艷華:《1949:中共接管上海的經濟治理》,《百年潮》2014年第12期。陳佳秀探討了中共對遼寧工業(yè)體系的接管歷程,工業(yè)體系的成功接管為東北形成工業(yè)基地及新中國工業(yè)發(fā)展奠定了物資基礎。(59)陳佳秀:《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接管遼寧工業(yè)工作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沈陽師范大學,2019年。李向前以中共對漢口金融業(yè)的接管為例,闡述了其建立一套國家金融體系的具體方法。(60)李向前:《建國初期中共對漢口金融業(yè)的接收與管理(1949-1953)》,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關于軍管會文教領域接管的研究。宮正探討了北平軍管會接管各類大學的原則、程序、過程與基本經驗。(61)宮正:《1949年北平文化接管的歷史考察》,《社會科學動態(tài)》2018年第12期。劉穎考察了北平軍管會對清華大學的接管,(62)劉穎:《北平軍管會對清華大學的接管》,《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4期。劉岸冰論述了上海軍管會對上海交通大學的接管,(63)劉岸冰:《解放初期上海軍管會接管交通大學述論》,《都會遺蹤》2018年第4期。一致認為軍管會成功接管高校的根本原因是遵循了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接管過程維護了高校的穩(wěn)定與獨立。另有學者關注了軍管會對新聞等機構的接管問題。周云瑞研討了太原市軍管會新聞接管組接收新聞機構的準備工作、接管過程與經驗啟示。(64)周云瑞:《太原解放前后黨的新聞宣傳接管工作》,《黨史文匯》2018年第4期。饒?zhí)┯抡撌隽塑姽軙贾菔行侣剤蠹埿袠I(yè)的接收改造過程。(65)饒?zhí)┯拢骸吨袊伯a黨對杭州報紙的接收與管理考察(1949-1952)》,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工商大學,2018年。

      關于軍管會政權接管與改造的研究。付啟元等以南京政務系統(tǒng)的接管為例,探析了政權接管的一般規(guī)律和主要特點,他指出軍管會是在摧毀國民黨舊政權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的新生人民政權。新政權重建了社會基礎,取締或改造了社會組織,使國家權力得到擴張,深入到基層社會領域。(66)付啟元、盧立菊:《解放戰(zhàn)爭后期對南京等城市政權的接管工作》,《檔案與建設》2011年第8期。張浩指出,對北平政權的和平接管,避免了對古都的大規(guī)模破壞,有利于快速穩(wěn)定社會秩序,迅速恢復和發(fā)展城市生產。(67)張浩:《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共接管城市舊政權的政策與實踐——以北京市為個案》,《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第2期。熊阿俊等以成都接管為例,強調“黨對舊人員的改造、政權建設中的黨權嵌入和社會整合中的組織紐帶建立”(68)熊阿俊、郭為桂:《組織嵌入:1949-1953年成都的政權建構與社會整合》,《黨史研究與教學》2017年第5期。是新中國初期黨實現(xiàn)政權建構與社會整合的內在動力機制。金興偉認為哈爾濱政權的接管不僅為接管其他大城市積累了經驗,也為城市管理培養(yǎng)出一批干部。(69)金興偉:《哈爾濱解放初期的政權接收與改造》,《蘭臺世界》2012年第31期。

      (七)中共領導人的城市接管思想研究

      關于中共領導人城市接管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中央領導人城市接管總體指導思想的分析及對地方軍管會核心領導人在接管實踐中形成的接管思想的考察。對中央領導人城市接管指導思想的研究中,有關毛澤東的學術成果較為豐富。杜君指出,抗戰(zhàn)勝利后毛澤東提出在解放初期的城市實行軍事管制、執(zhí)行嚴格城市政策的思想,成功指導了中共對新解放城市的順利接管。(70)王金艷、杜君:《毛澤東與抗戰(zhàn)勝利前后黨的城市工作》,《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王金艷認為毛澤東解放戰(zhàn)爭后期的城市接管思想為黨接管城市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據(jù)、中心任務、階級路線及措施途徑。(71)王金艷:《論毛澤東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對黨接管城市工作的貢獻》,《理論學刊》2006年第7期。杜玉芳總結了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提出的城市工作指導思想、方針政策。(72)杜玉芳:《毛澤東與建國前后的城市工作》,《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地方軍管會主任在領導城市接管工作的具體實踐中,總結經驗、反思教訓,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接管思想。陳巧鳳將陳云接管沈陽的經驗概括為“各按系統(tǒng)、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后分”(73)陳巧鳳:《陳云與沈陽接收經驗的形成》,《上海陳云研究》2012年第1期。。姚卿善等人闡述了陳云接收與管理城市的基本工作思想,認為陳云的城市接管經驗為我黨接管城市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74)姚卿善、洪英俊:《試論解放前夕陳云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程珂分析了陳云在沈陽的外事接管工作思想,認為這一思想對新中國外事工作具有奠基作用。(75)程珂:《陳云對城市接管中外事工作之貢獻》,《山西檔案》2017年第4期。盛雷肯定了陳云作為工業(yè)接收工作方針政策的制定者與領導工業(yè)接收工作的實踐者,在東北工業(yè)的順利接收與國家工業(yè)化力量保存方面的卓越功績。(76)盛雷:《陳云對東北解放初期工業(yè)接收的歷史性貢獻》,《黨政干部學刊》2015年第11期。任婧認為陳云強大的實踐能力是實現(xiàn)沈陽成功接管的根本保證。(77)任婧:《我黨成功接管沈陽原因初探》,《蘭臺世界》2018年第2期。于之偉等人認為陳云周密的準備與正確的接管方法解決了新解放城市恢復秩序、穩(wěn)定人心的關鍵問題。(78)于之偉、朱石平:《為全國做樣板:陳云與沈陽城市接管的成功》,《蘭臺世界》2014年第31期。孫成德強調,陳云接收沈陽的經驗為我黨后來的接管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和標準示范。(79)孫成德:《1948,解放沈陽中的陳云》,《檔案春秋》2018年第10期。

      申登科研究了葉劍英對北平教育機構的接管,強調葉劍英將關心和愛護知識分子、妥善處理學校師生員工的問題作為接管教育機構的關鍵工作。(80)申登科:《葉劍英與接管北平教育機構》,《黨史文匯》2019年第2期。袁小倫研討了葉劍英在北平接管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對北平軍管會審慎、嚴密、盡善盡美的接管工作作風表示贊賞。(81)袁小倫:《葉劍英與北平接管中的文物保護》,《黨史博覽》2017年第5期。莫岳云認為葉劍英的城市接管思想有力地指導了廣州人民接收和管理城市、鞏固新生政權和恢復國民經濟的斗爭。(82)莫岳云:《葉劍英在廣州城市管理中的理論建樹(1949—1952)》,《中共黨史研究》2008年第4期。李明俐比較了葉劍英接管北平和廣州的不同政策,北平采取了穩(wěn)步前進式接管,廣州采用了速戰(zhàn)速決式接管;北平更為注重文教接管,廣州更為注重民生救濟;北平接管著重強調了知識分子的作用,廣州則把目光投向了民主人士和愛國華僑。(83)李明俐:《葉劍英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廣州的接管工作》,《福建黨史月刊》2013年第20期。

      陳揮認為陳毅主持上海軍管會工作時始終秉持“建設人民的新上?!崩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充分發(fā)揮知識分子的作用,團結愛國工商業(yè)者,為上海經濟的恢復,政權的穩(wěn)固,立下不朽功勛。(84)陳揮:《建設人民的新上?!撽愐銓ι虾5慕庸芎徒洕鐣ㄔO的杰出貢獻》,《上海黨史與黨建》2021年第4期。胡居成從陳毅頒布的《入城準則》、鼓勵發(fā)展民族工業(yè)、開展反投機反封鎖斗爭、化解勞資糾紛和改造舊上海社會五方面入手,闡述了陳毅接管上海的實際工作效果。(85)胡居成:《陳毅在上海解放初期》,《黨史博覽》2011年第5期。吳躍農以陳毅建議黨中央推遲進入上海、面見國民黨最后一位上海代理市長和處理文化接管工作為例,生動展現(xiàn)了陳毅高深靈活、細致沉穩(wěn)的政治智慧。(86)吳躍農:《陳毅接管上海》,《黨史縱橫》2018年第11期。李燕以陳毅指導接管上海交響樂團和設立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為例,突出了陳毅為把上海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城市所作的努力。(87)李燕:《陳毅和上海解放初期的文化事業(yè)》,《上海人大月刊》2006年第9期。姚會元介紹了陳毅接管上海時面臨的政府人力財力不足、市場失控、經濟萎縮等經濟難題和解決這些難題的舉措。(88)姚會元:《陳毅領導上海解放之初的經濟恢復工作》,《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羅其韜等人通過講述上海解放之初陳毅領導軍管會運用多種方式廣泛動員民族資本家恢復經濟生產,參與經濟建設的史實,指出陳毅靈活的工作方式和巧妙的政策結合卓有成效地調動了上海民族資產階級的積極性,為上海經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89)羅其韜、孔葉磊、梁怡:《中國共產黨與解放初期的上海資本家》,《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三、幾點思考

      作為中共城市政權構建的起點,軍管會集軍事控制和行政管理職能于一身。中共通過設立軍管會開展城市接管,逐漸探索出一套管理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的工作方法,以較快的速度恢復了城市經濟、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實現(xiàn)了政權鞏固。學界關于軍管會的研究,隨著資料的日益豐富和檔案的整理出版,呈現(xiàn)日益繁盛之勢,研究力度不斷強化,研究視域更為廣闊,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但有待提升的空間仍屬廣闊。推動此項研究走向深入,仍需進一步強化對檔案資料的開發(fā)和利用,突破固有研究思路,拓展研究主題,針對現(xiàn)有研究不足加強學術爭鳴與探討。

      現(xiàn)有研究以單個城市軍管會為主,缺乏對軍管會的全局性關照。軍管會出現(xiàn)在新中國城市轉型交替之際,其建立發(fā)展是一個歷史過程,在時間上、空間上、乃至性質內涵上都有其相應跨度。以時間維度而論,軍管會發(fā)展時段的劃分大體與軍管制度的產生、定型與法律化一致。以空間維度而論,從濟南,長春,沈陽到北平、天津、上海,再到武漢、廣州、貴州等地,軍管會在中國廣袤的地域空間相繼出現(xiàn),以濟南軍管會、沈陽軍管會和上海軍管會為成長進程的層次體現(xiàn)。以性質內涵而論,作為因特殊需要產生的臨時機構,軍管會的建立、完善與取締過程緊跟政治形勢變化,經歷了在實踐中從“軍事管理”到“軍事管制”的演進路程。但目前學術界對軍管會的整體性研究明顯薄弱,尚未見任何一部以“軍事管制委員會”為題的學術專著,僅有一篇立足整體性視角,考察解放戰(zhàn)爭時期軍事管制委員會的碩士論文。未來對軍管會的研究需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在深化區(qū)域性研究的同時,遵循宏觀視野,對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軍管會開展整體性研究,以提升此項研究的系統(tǒng)性與深入性。

      現(xiàn)有研究多集中于對大城市的接管工作考察,對中小城市研究明顯薄弱。對軍管會區(qū)域性接管工作的既有考察,結構看似完整,研究對象亦涉及新中國成立前后實行軍管制度的絕大多數(shù)城市,但仍存在失衡態(tài)勢,對華北、華東地區(qū)軍管會的研究頗多,對西南、西北軍管會的研究卻鮮有涉獵。研究對象多為省會大城市的軍管會,其中對沈陽、北京、上海三地軍管會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而對中小城市的軍管會卻少有探討。究其原因,既有中小城市所受研究關注度有限的因素,又與當前對中小城市檔案資料挖掘整理力度不夠相關。由此,對軍管會的研究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相關史料的收集整理,在繼續(xù)強化對熱門大城市軍管會研究的同時,給予西部城市、非省會城市軍管會更多關注,以形成軍管會全方位、系統(tǒng)性的研究體系。

      現(xiàn)有研究多聚焦軍管會的接管工作,忽視對軍管會組織運行的探討。對組織系統(tǒng)的考察是開展一個特定組織機構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從目前研究成果來看,對軍管會組織工作實踐的研究遠強于對組織系統(tǒng)本身的研究。已發(fā)表的學術成果多側重于對軍管會城市接管政策及接管過程的分析,重點開展了歷史進程研究。對軍管會組織結構及運行機制進行專門探討的文章寥寥。由于缺乏深入分析與嚴謹細致的史料考證,學術界對某些地區(qū)軍管會的組織結構甚至有多種不同表述,還存在著很大爭議。事實上,軍管會作為新舊政權過渡時期的階段性軍政領導機關,其角色功能、組織架構、人事制度、決策機制、執(zhí)行機制等與一般行政組織迥異,其組織系統(tǒng)在城市接管的不同階段有著明顯差異,只有通過對資料的分析與全面考證,厘清軍管會的組織運行內在機理,才能更為全面地把握對軍管會的研究,深刻認識到這一組織的歷史特殊性。

      現(xiàn)有研究多流于對軍管會接管工作的綜合分析,對專項領域的具體論述有所不足。接管工作絕不是單純的行政事務和一般的移交、清點、接收等技術工作,而是一個涉及社會諸多領域的復雜政治任務。從宏觀上綜合論述軍管會的接管實踐固然有利于把握軍管會的工作概況,卻易流于形式的粗線條概述,無法凸顯不同接管領域軍管會的具體工作方式和工作推進歷程。既有關于軍管會專項領域的接管研究多聚焦于軍管會有關的經濟、文教和政權領域,對市政、涉外事務處理、社會綜合治理等領域進行專題探討的研究不足。因此,對軍管會的研究要拓寬研究視野,發(fā)掘新的領域,加強軍管會對城市社會問題治理的研究,以總結提煉其工作經驗,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提供啟發(fā)和借鑒。

      現(xiàn)有研究多直接切入對軍管會接管實踐的分析,對軍管會產生運作的理論基礎研究較少。就目前研究成果來看,只有少量期刊論文在研究軍管會具體議題時進行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分析和介紹,導致既有研究多為就事論事的平面化闡述,理論深度有所不足。實際上,中國共產黨建立城市軍管會有著深刻的理論與實踐基礎,這其中既受馬克思主義關于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理論的指導,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鑒總結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專政的歷史經驗及中共接管早期解放城市的工作經驗。軍管會的城市工作理論基礎更是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多個時段的城市工作思想理論。軍管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臨“城市管理”新命題的智慧結晶,未來對軍管會理論基礎的引入與分析仍有廣闊空間。

      現(xiàn)有研究多采用個案分析方法,多案例比較研究較少。個案分析是當前研究軍管會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故在軍管會區(qū)域性研究論域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鮮有學者對各地軍管會共性與個性進行深入研究探討。比較研究是歷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過對不同時空條件下復雜的社會歷史現(xiàn)象進行比較研究,分析異同,可以深入探討不同事物、不同事件在運動中的本質聯(lián)系和根本區(qū)別,揭示歷史矛盾運動的一般和特殊規(guī)律。由于各地軍管會成立時間不同,接管環(huán)境存在個性差異,注重不同地區(qū)軍管會的比較顯得很有必要,早先成立的軍管會往往給予解放后期成立的軍管會以大量工作經驗借鑒。今后的研究,可就不同地區(qū)軍管會的機構設置、職能劃分、接管政策等方面作深度對比,以揭示因各地不同社會狀況而呈現(xiàn)的不同組織工作特點及軍管會發(fā)展完善的成長路徑。

      現(xiàn)有研究多遵循既定思路展開,研究結論同質性強而缺乏創(chuàng)新。目前對軍管會接管成效與歷史作用的分析普遍依照軍管會“成立背景—性質、任務—歷史意義、經驗啟示”的研究路徑展開。這樣的行文思路固然清晰,但一致采用則會導致類似的研究內容及結論反復出現(xiàn),給人以千文一面之感。這種研究的缺憾還在于較為孤立的看待新中國前后軍管會有關的歷史事件,缺少將其放置于大歷史觀的視野之下而進行的研究。未來需將軍管會的城市接管活動與其同時期的重大事件作聯(lián)系,系統(tǒng)考察并客觀評析,方能更為深入地理解軍管會對中國政權建設及城市變遷歷程的重要意義。此外,軍管會作為臨時性、應急性的組織機構,并非完美無缺,現(xiàn)有研究多單純強調其價值作用,對其存在的缺憾避而不談。實際上,軍政一體化的領導體制常伴隨權力高度集中帶來的官僚主義隱患,且在軍隊文化素質尚不甚高的情況下,軍管會充當城市管理者也會存在某些弊端,例如城市工作經驗不足、命令式作風濃厚、思想認識存在“左”的情緒、法律意識淡泊而出現(xiàn)執(zhí)法隨意現(xiàn)象等,對此類問題的反思亦是未來軍管會研究需要思考的論題。

      猜你喜歡
      軍管會研究工作
      新中國成立前后城市軍管會的由來、性質與作用
      南都學壇(2023年1期)2023-04-06 01:19:12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父親當年進入上海軍管會
      大江南北(2019年9期)2019-09-18 07:15:28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一張“廢紙”
      不工作,爽飛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我要出艙工作
      再說還有工作忙
      兒童繪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凌海市| 乌什县| 襄樊市| 东阳市| 高陵县| 铁岭县| 庆阳市| 英德市| 凤翔县| 五指山市| 新蔡县| 洞头县| 六枝特区| 周至县| 搜索| 沛县| 岚皋县| 石阡县| 府谷县| 开封县| 游戏| 辉县市| 乐山市| 墨竹工卡县| 个旧市| 康保县| 富裕县| 梁山县| 宁城县| 贵州省| 临朐县| 义马市| 宁津县| 屏山县| 盐山县| 左贡县| 金堂县| 鸡泽县| 上林县| 芜湖市|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