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鴿
問:2020年1月,劉老先生因病去世,其生前無配偶、無子女,父母也去世多年,僅有一姐姐也先于劉老先生去世。劉老先生的身后事由其所在地村委會處理。2020年11月,劉老先生生前所住的村子整體拆遷,按照拆遷安置政策,劉老先生的老房子可以獲得160平方米的安置房。劉老先生姐姐的兒子趙某得知后,要求繼承劉老先生的遺產(chǎn),獲得安置房屋。而村委會則稱,劉老先生沒有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其遺產(chǎn)屬于無主財產(chǎn),應(yīng)歸其所在的集體經(jīng)濟組織即村委會所有。請問,劉老先生的外甥趙某是否有權(quán)繼承劉老先生的遺產(chǎn)?
答:根據(jù)我國之前的《繼承法》規(guī)定,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位的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按照此規(guī)定,趙某不在繼承人范圍之內(nèi),無權(quán)繼承劉老先生的遺產(chǎn)。
但是,《民法典》施行后,擴大了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侄、甥都可代位繼承?!睹穹ǖ洹返?128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為繼承人有權(quán)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本案中,劉老先生生前無配偶及子女,其姐姐也先于其去世,趙某作為劉老先生的外甥,符合代位繼承的條件,可以繼承劉老先生的遺產(chǎn),村委會應(yīng)將安置房屋交給趙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