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才鑫
(本溪市林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本溪 117000)
為害落葉松的昆蟲,除種子和苗圃害蟲外,還有許多,它們在不同的環(huán)境,樹木發(fā)育的不同階段威脅著落葉松的生長,在大面積的落葉松人工林內害蟲的影響更加顯著,已成為當前落葉松人工更新中的主要關口之一。在我國以人工更新為主的林業(yè)方針下,林區(qū)的面貌正在迅速改變。昆蟲的種類和組成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隨著落葉松人工林的成長,西伯利亞松毛蟲(DendrolimussibicusTschetw.)等這些對成、幼林都嚴重為害的害蟲,和隨著苗木、種子等由內向外地輸入的害蟲之外,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和經營不當,就是使得一些當地原有但非主要的害蟲,有可能變成主要害蟲,而另一些潛伏當地的主要害蟲也就有可能得到猖獗的機會。
西伯利亞松毛蟲屬磷翅目,枯葉蛾科。前翅有一明顯中室白斑和三條暗色橫線,亞中、亞外線的斑列的最后兩斑相互垂直排列。翅展:雄蛾57~72 mm,雌蛾69~85 mm。卵橢圓形,淡綠色。幼蟲煙黑色、粗壯多毛,背毛黑色較稀,側毛銀白色較密。胸背有兩條密絨狀暗藍色毛帶,第8腹節(jié)背面有暗藍色長毛束。蛹褐色,繭灰色。
西伯利亞松毛蟲在我國東北遼寧省內為一年一代。每年7、8月間羽化成蟲,交尾產卵,幼蟲于8月孵化,至9、10月以四齡幼蟲下樹越冬,至第2年4、5月間,當日平均溫度超過10 ℃時,開始活動,上樹取食。至6月中旬以7齡幼蟲于樹冠上結繭和化蛹,在長白山及小興安嶺林區(qū),為1年1代跨2個年度,和2年1代跨3個年度混雜地區(qū)。其中一年一代齡期短,兩年一代者齡期多。一般亦于4月下旬~5月上旬日平均溫度達到10 ℃左右時,越冬幼蟲開始活動,上樹取食。9月下旬以后,日平均溫度下降到3~8 ℃時,下樹越冬。越冬幼蟲的齡期很不一致,其中3、4齡的幼蟲,在第二年始終保持幼蟲狀態(tài),至9月間,再以7齡幼蟲進入第2次越冬;另一部分,4、5齡的幼蟲,至7月間以6~7齡的幼蟲結繭、化蛹并羽化成蟲。產卵在枝葉上,成塊,一雌蛾可產300~400粒,經10天左右孵化,到10~11月間氣溫寒冷時下樹過冬。
西伯利亞松毛蟲發(fā)生在山坡較溫暖而排水良好的落葉松人工純林內,其猖獗有著明顯的周期現(xiàn)象,對于消退猖獗的因子基本掌握,但對促成這一害蟲猖獗的因子,了解還不夠深入。一般認為,在連續(xù)2年以上溫暖而干旱的氣候之后,必然一度猖獗。
為了防治西伯利亞松毛蟲嚴重為害,應從測報工作入手,在重點地區(qū)設立蟲情測報站,建立蟲情檔案,只有做好預測預報工作材爭取主動防患于未然,特別是干旱年分,定期調查蟲情密度,做好防蟲準備。
營造混交林,嚴禁濫伐、放牧,防治林相破壞。
松毛蟲的天敵很多,特別是在人工林內,保護和利用天敵,特別是應加強保護益鳥、利用赤眼蜂、黑卵蜂等寄生蜂等。
發(fā)動群眾摘繭、采卵,把采來的繭和卵放在鐵網籠內保護天敵。
安裝黑光燈誘殺剛羽化出來的成蟲。
采用殺蟲劑和菌劑消滅剛剛羽化出來的幼蟲,常用的藥劑有:苦參堿、高氯菊酯、6%可濕性六六六200~500倍液、90%敵百蟲6000倍液、馬拉硫酸250倍液以及六六六煙劑、青蟲菌等菌劑等。次年春季防治過冬幼蟲,進行掃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