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哈爾濱市城郊的村民,有一事請教。
李學明家與我家是前后院鄰居,我們兩家因宅基地等問題素有積怨。今年春節(jié)期間,李學明在自家房頂、大門及兩個后窗處分別安裝了四個攝像頭,正對著我家,令人心煩。
經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李學明在后窗隱蔽處安置的兩個攝像頭,其監(jiān)控范圍正是我家院子、院內大門口及樓房二層居室。我認為,李學明存在住宅監(jiān)視、偷窺他人的不道德行為,嚴重侵犯了我的個人隱私和人格尊嚴。因此,我與李學明進行了交涉,要求他拆除相關監(jiān)控設備。但他稱,安裝攝像頭是為了自家安全,屬于他的人身自由,以此拒絕了我的要求。
我想咨詢一下,李學明的這種行為是否違反法律規(guī)定?我是否有權要求他拆除監(jiān)控設備?
讀者/張俊才
根據(jù)張俊才的來信,本欄編輯特邀黑龍江冰都律師事務所馮春龍進行答疑。
本案中,李學明安裝監(jiān)控設備的行為涉及“隱私權”這一法律概念。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并對隱私權做出明確規(guī)定,不僅加大了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力度,還彌補了我國隱私權含義和保護的空白,被看作《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和立法進步?!睹穹ǖ洹返谝磺Я闳l第一款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p>
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進行了歸納和列舉: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該條規(guī)定幾乎涵蓋了所有常見的侵犯隱私權的情形,并在最后做出“兜底”規(guī)定,使隱私權的保護更加脈絡清晰。同時,該條規(guī)定在“權利人同意”之外增加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條款,在目的正當?shù)那闆r下,其他法律可以由此進行必要的權利限制。
本案中,李學明在自家房頂、室內后窗安裝的攝像頭,能夠拍攝到張俊才的私密空間及日常生活等私密信息,侵犯了張俊才的隱私權,應當承擔停止侵害的法律后果。盡管李學明辯稱安置攝像頭是為自家安全,但所有的公民權利都應在合理的界限內行使,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其行為顯然已超出合理限度。
張俊才可以依據(jù)上述法律法規(guī),嘗試與李學明進行溝通。若雙方意見仍不能達成一致,張俊才可以收集通話錄音、照片、監(jiān)控錄像等證據(jù),要求人民法院支持自己的主張。
本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