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雨 李 姝
國家能源集團構建起了“黨組統(tǒng)一領導、總部統(tǒng)籌協調、子分公司主責、掛職干部落實”的組織體系,走出了一條新時代的黨建扶貧路
近日,四川省政府發(fā)布公告,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國家能源集團定點扶貧的山西右玉、內蒙古寧城、陜西米脂和吳堡、青海曲麻萊、四川普格和布拖等7個縣和對口支援的青海剛察、西藏聶榮等2個縣全部脫貧摘帽。
在這場歷史性的決戰(zhàn)中,國家能源集團開展了一系列精準扶貧工作,其中引人矚目、統(tǒng)領全局的是黨建扶貧。國家能源集團構建起了“黨組統(tǒng)一領導、總部統(tǒng)籌協調、子分公司主責、掛職干部落實”的組織體系,旗幟引領,全面動員,走出了一條新時代的黨建扶貧路。
“青枝綠葉天晴朗,老莊人民喜洋洋,神東煤炭來我村,小康生活有保障……”這段秧歌詞,唱出了吳堡縣老莊村村民奔小康的喜悅之情。國家能源集團以“組織共建、陣地共筑、人才共育、困難共幫、產業(yè)共扶、文明共促”為重點,開展企地支部結對共建,讓昔日的老莊村展露了新顏。
2019年5月23日,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礦業(yè)服務公司黨建扶貧項目正式啟動。大家圍坐一起,圍繞如何解開貧困癥結召開了聯合支委會,編制了老莊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耙粠鸵弧敝Р拷Y對共建、“七對七”貧困戶精準幫扶、招商引資壯大村集體經濟……一系列扎扎實實的舉措讓老莊村“兩委”班子解放了思想,打開了思路。村委委員白興龍感慨:“老莊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沉睡的老莊到今天的老莊,正在走向欣欣向榮的生活”。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恐@把“金鑰匙”,吳堡縣紅灣村黨支部在一年時間里,一舉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國家能源集團駐村第一書記高瑞來到村里后,“對癥下藥”,決定從抓好黨建入手拔窮根。他帶領村“四支隊伍”,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村“兩委”聯席會、村務監(jiān)督各項制度,黨支部工作迅速有了起色。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從原來的觀望變成自覺自愿跟著支部定的路子走。2018年5月,紅灣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全體村民和63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2020年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
國家能源集團堅持不懈推進黨的陣地建設。在海拔3300米的青海湖北岸,“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紅色雕塑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炬,屹立在剛察縣果洛藏貢麻村的黨建廣場上;在涼山州普格縣,“一站式”服務的云盤山村黨群服務中心成為當地建設的標桿……國家能源集團累計支援建設了64個黨建陣地。一個個支部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織密建強了黨在農村的組織體系,黨的旗幟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最前沿!
這是一場硬仗,打這樣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廣大黨員干部如同一粒?;鸱N,點燃著脫貧攻堅的激情與希望。
青海省曲麻萊縣被稱為“極地江源、生命禁區(qū)”,援青干部王銳說:“做夢都沒想到會來生命禁區(qū)護草、種草。”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他行程10萬公里,遷出了5000多頭牛羊,建設了5000多平方米學校用房,組織培訓了1000多人次,使生態(tài)扶貧各項舉措落地生根?!拔也皇且粋€人在戰(zhàn)斗,集團公司先后派駐了6名青年干部在曲麻萊參與生態(tài)保護,這背后是央企扶貧的力量,我們就是要把這種力量傳遞到藏鄉(xiāng)?!蓖蹁J說。
2020年國慶長假還沒結束,胡小明已經開始籌劃著如何做好扶貧攻堅后半篇文章。2016年2月,胡小明到布拖縣博作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時間,胡小明找準精準扶貧切入點,解放思想力抓教育,因地制宜發(fā)展產業(yè),被彝族同胞親切地稱為盡心、用心、熱心、愛心、操心的“五心書記”。兩年期滿后,胡小明主動留下來又干了一年。今年,國家能源集團響應“四個不摘”扶貧政策,對接鄉(xiāng)村振興,決定在博作村成立村級養(yǎng)殖合作社。聽到這個消息,胡小明坐不住了。闊別1年后,胡小明再次重返博作村,擔任高山生態(tài)土雞養(yǎng)殖場項目負責人。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國家能源集團累計派出掛職干部55名,實現了縣、鄉(xiāng)、村全層級、共幫扶。帶領鄉(xiāng)親致富的“草莓書記”李四方、一年行程四萬公里的第一書記高飛……他們發(fā)揮了“一子落而全盤活”的示范效應,帶動了一批鄉(xiāng)村干部、發(fā)展了一批鄉(xiāng)村產業(yè)、培育了一批致富帶頭人、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2020年8月,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祥喜赴四川省普格、布拖兩縣實地調研,勉勵集團扶貧干部主動擔當作為,一以貫之做好幫扶工作。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國家能源集團始終堅持以群眾為主體,志智雙扶、文明互促,激發(fā)貧困地區(qū)群眾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
2020年全國“扶貧日”到來之際,國家能源集團開展第三次“扶貧濟困”主題公益活動,三分之二以上的單位參與到活動中來,近20余萬職工慷慨解囊。如今,國家能源集團“神東圓夢”大手拉小手愛心幫扶已實現常態(tài)化;神東物資供應中心“啟航志愿者協會”累計資助學生122人;大渡河“小水滴”志愿服務隊,為新開學的蕎窩幼兒園送去了愛心書包……這份大愛傳遞、守望相助,使貧困地區(qū)的干部群眾逐漸明白了貧困不是命運,努力脫貧才是出路。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2019年4月,國家能源集團舉辦了“兩山論”學習班,把“綠色發(fā)展理念”融入脫貧攻堅?;鶎痈刹颗嘤柊唷㈦娚倘瞬排嘤柊?、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這一系列的培訓,轉變了思想,傳授了技能,更鼓足了干勁。國家能源集團還先后捐資建設了曲麻萊縣農牧民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中心和車輛維修實訓基地、布拖縣新型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訓基地,真正實現培訓一技、就業(yè)一人、脫貧一戶。
伴隨著脫貧攻堅的進程,文明的種子也在持續(xù)播撒。位于大涼山的普格縣云盤山村,“四好農村”創(chuàng)建開展得如火如荼,新建了民俗文化壩子,修建了公共浴室,建立了炊事灶臺,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的舊習慣一去不復返。同樣位于大涼山的布拖縣博作村2018年底通過脫貧驗收。但在掛職干部、鄉(xiāng)黨委副書記楊永林看來,“日子雖然好起來了,陳規(guī)陋習仍是致富路上的攔路虎”。他帶領村干部從改變傳統(tǒng)的薄養(yǎng)厚葬觀念開始,挨家登門宣傳喪事新辦,磨破了嘴皮子,終于得到了一戶村民同意。此后,一戶,兩戶……村民逐漸看到了紅白事新辦簡辦的好處。如今,博作幸福美麗新村已被評為四川省“文化扶貧示范村”。
黨建扶貧實施以來,國家能源集團本部6個支部、8個子分公司各級黨組織與對口扶貧的9個縣55個重點貧困村結了對子;850余名貧困村黨員干部參加了培訓;252名黨員干部率先垂范與252戶貧困群眾“結了親”……以黨建扶貧為引領,國家能源集團產業(yè)扶貧、教育扶貧、生態(tài)扶貧、醫(yī)療扶貧等多措并舉,“輸血”“造血”協同發(fā)力,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脫貧攻堅答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國家能源集團將繼續(xù)以黨的建設為引領,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激發(fā)奮進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