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藍(lán)格格
他們都是從墻壁里出來的,石板路可以照見他們的身影。
他們好像來自前生,前生距離今生有多遠(yuǎn)?
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他們的衣袖里,裝著冰涼的星空。
請?zhí)嶂鵁?,記住我消失的臉龐?/p>
如果我消失,我在它之前,是淚水融化的燈光。
它在夜色里升起,拖著長長的尾巴,慢慢地墜向異鄉(xiāng)。
你在風(fēng)聲里敲擊,敲擊我在今世醒過來的心臟。
石巷是一面鏡子,它返回歲月的聲音和光。
石巷是拱起的鼓面,半夜里——
它嗵嗵作響——風(fēng)聲雨聲走在上面,虛浮的人影也走在上面。
從波浪里涌出的人和從花朵里涌出的人,都是干凈的。
她們有泉水的清潔,也有春天的芳香。
如果她們是從墻壁里走下來的,她們的微笑,是否會像濕滑的苔蘚一樣冰涼?
在生死的縫隙之間,石板巷,就是我們內(nèi)心里另一個遼闊的世界。
而我們,則是它背后翻涌而出的狂風(fēng)暴雨。
當(dāng)然,也一定是它的鳥語花香。
用木桶打水,總比用竹籃打水,獲得的安慰多一些。
因?yàn)?,木桶打水不會變成一場空?/p>
靠著這幾口井,古鎮(zhèn)上的人們就可以度過一生。
無論是飲水、炊煮、漿洗,整個小鎮(zhèn)都遵從它的分工。
它是黃姚人的生命之源。
井臺在鎮(zhèn)子中心,石板砌成一個臺地,五個井口,仿佛落在地上的北斗。
半夜的時候,井口里冒出的濕氣,是一縷白霧。
每當(dāng)它深夜響起,我知道——
艱辛而緩慢的生活就開始了。
月光下,一些人穿過石巷來擔(dān)水,木桶閃著銀光。
木屐敲擊著地面,整個小鎮(zhèn)的心坎上,回蕩著清脆的響聲。
擔(dān)水的人,來來往往。
有兒童翁叟,有青壯少婦,有的走回了竹林,有的走回了墻壁——
有的直接走回了星空。
他們,從夜幕里來,又回到了夜幕。
他們,從黎明里來,又變成了黎明。
泡在井底的芝麻,稻谷,木棉……
正在連夜發(fā)芽——
另一個季節(jié)的警報已經(jīng)響起了,我為此而感動。
當(dāng)我被美好的事物反復(fù)喚醒的時候,我總是看見一彎新月,在水井中輕輕地晃動。
它是黃姚人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