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祥
今年外婆家養(yǎng)了一群雞,我最喜歡那只小公雞。它瘦瘦小小的,尾羽都沒長出來,打鳴也還不會。它只會簡簡單單地“喔喔喔”幾聲。你千萬別看它小,覺得容易被欺負(fù)。其實(shí),它可厲害著呢!
小公雞平時看哪只雞不順眼就跟哪只雞斗,斗多久都不會累,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
小公雞眼里并沒有老幼尊卑概念。你瞧,“泰山壓頂”,伴隨著一聲慘叫,它把一只老母雞踩在了自己腳下,直到老母雞跪地求饒為止。
這不,為了搶食物,小公雞正準(zhǔn)備跟一只大公雞大打出手。雙方都擺出架勢,注視著對手,毛像刺猬的刺一樣都豎了起來,左右走動著。好斗的小公雞率先發(fā)起了攻擊,它硬生生啄掉了大公雞脖子上一根雞毛,給對手來了個下馬威,翅膀拍打著,發(fā)出“撲騰、撲騰”的聲音。一會兒,飄落滿地的雞毛,也分不出是誰的。最后小公雞來了個出其不意,跳到大公雞身上啄它的腦袋,大公雞毫無還手之力,狼狽不堪地跑了。小公雞擺出勝利者的姿態(tài),神氣地吃著食物。
見到比自己還小的雞,小公雞更是想都不想,直接沖上去輕易把它們打敗。有一次,一只小白狗也被它打得落荒而逃。
這只小公雞真是太愛斗了,常常搞得我心驚膽戰(zhàn)的,可我還是忍不住地喜歡它,喜歡它的一身霸氣和那神氣的樣子。
【金老師的話】
本文側(cè)重于選擇動物一個方面的特點(diǎn)進(jìn)行介紹。小作者緊緊抓住了小公雞“好斗”這個特點(diǎn),跟不順眼的老母雞斗、跟大公雞斗,跟小雞、小白狗斗。其中,尤其精彩的是與大公雞搶食的決斗場面,通過細(xì)致的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生動地寫出了一只霸氣十足的小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