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芳,陳斌艷,趙慶陽﹡,唐旭,楊玲英,蔣秋林,熊家佳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全州縣植物保護站 全州縣 541500;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植物保護站 桂林市 541213;3.全州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全州縣 541500)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名秋黏蟲,原產(chǎn)于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是一種遠距離遷飛害蟲[1],具有適生區(qū)域廣、繁殖力強、暴食性為害、防治難度大等特點[2]。2019年4月以來在桂林市陸續(xù)發(fā)現(xiàn)草地貪夜蛾為害玉米,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chǎn)10%~25%,嚴重時可造成絕收。本文設(shè)計基于2019 年全國農(nóng)技推廣中心推薦草地貪夜蛾應(yīng)急防治藥劑試驗方案,開展不同甲氨基阿維菌素復(fù)配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田間試驗,以期篩選出防治效果好且藥效期長的藥劑,為生產(chǎn)上推廣應(yīng)用提供參考。
供試藥劑:3%甲維·氟鈴脲EC(安陽全豐農(nóng)藥廠生產(chǎn))、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輝豐生物科技公司生產(chǎn))、2%甲維·蟲酰肼EC(南寧市德豐富化工有限責(zé)任公司生產(chǎn))和4%甲維·虱螨脲ME(廣西康賽德農(nóng)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試驗地定在全州縣全州鎮(zhèn)農(nóng)科所基地,面積3 335 m2。試驗田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水方便,田間管理水平一致。試驗地玉米品種為桂甜糯525,施藥時玉米處于大苗到小喇叭口期,草地貪夜蛾處于1~3齡幼蟲期。
試驗共5 個處理,分別為3%甲維·氟鈴脲EC 60 mg/L、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 333 mg/L、2%甲維·蟲酰肼EC 53 mg/L、4%甲維·虱螨脲ME 107 mg/L和空白對照。每個處理重復(fù)4次,共20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30 m2,小區(qū)之間隨機排列。2019 年 8 月 5 日施藥 1 次,畝用水量為 32 L,試驗期間不使用任何其他殺蟲劑。
采用電動背負式噴霧器(益晨牌,型號:WBD-16 型,噴霧器隔膜泵結(jié)構(gòu),工作電壓12 V,額定壓力0.4 MPa,額定流量3.5 L/min,低容量噴頭)均勻噴施。施藥部位為玉米植株心葉,做到玉米植株心葉均勻噴霧。
藥后第三天、第七天和第十四天調(diào)查各處理活幼蟲數(shù)。每小區(qū)選擇20 株以上有蟲的植株作為防治效果調(diào)查對象,掛牌標識記錄幼蟲數(shù)。同時觀察藥劑使用對作物和生物的安全性。按以下公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數(shù)-施藥后蟲口數(shù))/施藥前蟲口數(shù)×100
防效(%)=(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試驗結(jié)果顯示(表1),藥后3 d,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 333 mg/L、2%甲維·蟲酰肼EC 53 mg/L 和4%甲維·虱螨脲ME 107 mg/L 的防效最好,顯著優(yōu)于3%甲維·氟鈴脲EC 60 mg/L 的防效。藥后7 d,4%甲維·虱螨脲ME 107 mg/L的防效最好,顯著優(yōu)于3%甲維·氟鈴脲EC 60 mg/L、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 333 mg/L 和2%甲維·蟲酰肼EC 53 mg/L 的防效,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 333 mg/L 的防效最差。藥后14 d,2%甲維·蟲酰肼EC 53 mg/L的防效最好,顯著優(yōu)于3%甲維·氟鈴脲EC 60 mg/L、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 333 mg/L 和4%甲維·虱螨脲ME 107 mg/L的防效,3%甲維·氟鈴脲EC 60 mg/L 和3%甲維·虱螨脲ME 107 mg/L的防效最差。
表1 4種藥劑對草地貪夜蛾的田間防效
試驗劑量下,甲氨基阿維菌素復(fù)配劑對玉米安全,藥后未見有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玉米生長正常。
3%甲維·氟鈴脲EC 60 mg/L、20%甲維·甲氧蟲酰肼SC 333 mg/L、4%甲維·虱螨脲ME 107 mg/L 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速效性較好,但持效性一般。2%甲維·蟲酰肼EC 53 mg/L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較好。推薦在玉米苗期,草地貪夜蛾處于1~3 齡幼蟲期使用2%甲維·蟲酰肼EC 53 mg/L進行防治,畝用水量為32 L。在田間應(yīng)用時,注意掌握在10:00前或16:00 以后進行噴霧施藥,與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進行輪換使用,減緩藥劑抗性,保障藥劑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