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號拔墘,侯官縣董墘村(今福州市長樂區(qū)古槐鎮(zhèn)龍?zhí)锎澹┤?。他醫(yī)術(shù)高明,但給人治病時并不收取錢財。晉代葛洪《神仙傳》載:“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shù)年,計得十萬余株,郁然成林……”說的就是董奉給人治病不求錢財,只要疾病痊愈者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種植杏樹:重病愈者栽杏5株,輕病愈者栽杏1株。因著他高明的醫(yī)術(shù)、高尚的醫(yī)德,遠近的患者紛紛前來求治,數(shù)年之間就種植了萬余株杏樹,成為一片杏林。
董奉的杏林還有猛虎看守,傳說這猛虎也是董奉的“患者”。某天,董奉在回家途中看見路旁的茅草堆里躺著一只老虎,雖心中害怕,但職業(yè)敏感讓他注意到這只老虎表情痛苦。董奉問老虎:“你在此等候,是不是想讓我給你治病?”老虎點點頭。于是,董奉放下心中的恐懼,仔細給老虎檢查起來。他令老虎張開口,發(fā)現(xiàn)它喉嚨里面卡著一塊大骨頭,便伸手進老虎口中將骨頭取出,老虎的病也就好了。后來,為了報恩,老虎就在董奉的杏林里當起了“守林虎”。
當杏林的杏子成熟時,董奉在杏林旁邊建了個谷倉,并告訴人們,但凡有想要杏子的,不用交錢,也不用和他打招呼,只要帶一些谷子放入谷倉,就可以拿走同等重量的杏子。董奉便用杏子換取來的谷子接濟周圍的貧苦老百姓,以及沒了盤纏的過路人。由于對董奉的敬重,來換杏子的人很多,也都很自覺,既不多拿杏子,也不少交谷米。一次,有個人多拿了杏子,杏林中的老虎就沖出來對著他大吼,他拼命逃跑,杏子撒了一地,回到家一看,剩下的杏子竟然剛剛好和送去的谷子一樣多。還有一次,有個人空手來偷杏子,老虎追著他回了家,還把他咬死了。家人知道其是因為偷杏,連忙道歉并把杏子悉數(shù)還回,那人竟又活了過來。這就是“虎守杏林”的故事了。
關(guān)于董奉,還有一個使人“起死回生”的故事。據(jù)《大越史記全書》載:“丙午四十年,王(指士燮)薨。初,王嘗病。死三日,仙人董奉與藥一丸,以水含服,捧其頭搖捎之。少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平。復明日,旋能起坐。四日復能誤。遂復常?!笔钦f董奉到交州時恰遇交州太守士燮(讀音:xiè)得了暴病“死”去,已經(jīng)停尸3天。董奉聽聞后前去查看,將幾粒藥丸放入士燮口中,又給灌了些水,命人把士燮的頭捧起來搖晃使藥丸溶化。不一會兒,士燮的手腳就能動了,臉上也有了活人的顏色,半日就能坐起來,4天后就能說話了。聽聞是董奉救了自己,士燮命人在院里給董奉蓋了一座樓侍奉他。董奉不吃別的東西,只吃干肉和棗,還能喝一點酒,士燮就一天3次供奉肉、棗和酒。就這樣過了一年多,董奉辭別離去。
后來董奉回到豫章廬山下住,當?shù)乜h令有個女兒被鬼纏住,醫(yī)治無效,就投奔董奉求治,還說如果治好了就把女兒許給董奉為妻。董奉應允并把縣令女兒治好了,與其成婚后許久沒有兒女,再加上自己經(jīng)常外出,擔心妻子一人在家孤單,董奉還收養(yǎng)了一個女孩。傳說女孩長到十幾歲時,董奉騰空升入云中成仙而去了,容貌仍像三十歲一般。他的妻子和養(yǎng)女仍然住在杏林中靠賣杏維持生活,有敢欺負她們母女的,老虎仍然會追咬。
董奉的故事雖帶有玄幻色彩,但他對后世的影響卻是肯定的:“杏林”成了中醫(yī)藥行業(yè)的代名詞,人們常用“杏林圣手”“杏林春暖”來形容醫(yī)者醫(yī)術(shù)高明、醫(yī)德高尚,醫(yī)家也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