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敦袆
1 辦學治校,理念先行
沒有行動的理念是虛無縹緲的,沒有理念的行動是一種盲目的重復,理念+行動=改變世界。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李瑾瑜教授曾經(jīng)提出了學校發(fā)展的三大支柱,即價值、愿景和目標。一個學校如果有了這三樣東西,學校發(fā)展就有了目標,教育教學活動就有了方向,校園就有了文化內(nèi)涵,學校課程、辦學理念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其實每個學校的簡介里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及學校發(fā)展愿景,但作為學校里面的主人——老師和學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恐怕有些校長也解讀不清楚,有些學校的辦學理念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有些學校就比較簡單。比如會寧一中辦學理念是“辦一所受人尊敬的學?!?。有人說,校長是學校之魂,這話不假,但我認為,“文化理念”才是真魂。為什么有的學校在某位校長時期非常輝煌,當這位校長離任之后就很快會衰退,就是因為沒有理念的支撐,或者說該學校沒有形成文化及課程。因此,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校長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清楚學校該做什么?學校里面有什么?學校為誰而存在?明白了這幾個問題,校長治學就有了方向,學校發(fā)展就有了希望,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內(nèi)理念。
文化理念是學校的生存之魂,也是教師的追求之魂,更是學生的成長之魂。當一個學校的文化理念形成之后,就一定要很好地傳承下去,這就要讓每位老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每一位老師時刻明白自己的追求所在,這樣老師就有了教育方向和精神歸宿,特別是新進來的老師一定要組織扎實的學習,讓新進老師及時的掌握本校的文化理念,學生也是一樣,只有這樣,學校的文化才能夠長久的傳承下去,學校才會有發(fā)展的希望。
2 要有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情懷和格局
愛教育、愛學生、愛讀書,這是一名老師必備的情懷。作為一名校長,要有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格局。
2.1 讓教師先成為讀書人
只有閱讀,老師才能從根本上回歸學習思考本位,才能找到教育的真諦,才能靜下心來教書育人,才能破解職業(yè)倦怠。不要認為讀書只是語文老師的事情,其他科目的老師更應該好讀書,讀好書。尤其應該多讀大教育家的名著,比如說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葉圣陶等名家的經(jīng)典著作,更應該讀讀本專業(yè)方面的書籍,提升自身專業(yè)方面的理論知識。對于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成功是逼出來的。因此學校要有讀書計劃和方案,要有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和獎勵制度,領導要帶頭讀書,要和老師們一起讀書,教育要慢下來,需要靜下來,唯有讀書才能讓人心平如鏡。
2.2 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關于青年教師的成長問題,幾乎每一位專家都提到了,因為最近幾年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校的骨干教師出現(xiàn)了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學校要形成長效機制,每次新進的老師都要參加完整的系統(tǒng)培訓,他們的教研活動扎實有效,對新入校的老師培訓有針對性的進行;校長親自召開新入校教師培訓會,制定培訓方案和計劃,為老師搭建專業(yè)成長階梯,形成優(yōu)秀教師標準:養(yǎng)成一項好情趣:好讀書,讀好書;具備兩項好習慣:自我反思,交流;練就三項真功夫:養(yǎng)好一科專業(yè)課,開好一門校本課,開好一個班集體;掌握一項新技能: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狠抓集體備課,領導深入一線,引導教師一起磨課,研課。學校設有專門的備課室,用行政手段推動集體備課,領導推門聽課,達到資源共享,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教師成長。特別在高三備考期間,要求教師做到“五統(tǒng)一”(統(tǒng)一計劃、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練習、統(tǒng)一資料、統(tǒng)一批閱)。每一節(jié)課都是集體備課的成果。
2.3 全人發(fā)展的課程觀
要具有全人發(fā)展的課程觀。理清國家課程與教材的關系,清楚教材的來龍去脈,即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課程標準→教材。明白了教材只是一種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因此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只學一種教材,應該多了解其他版本的教材,取其精華,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大膽取舍。
3 要成為優(yōu)秀學校須做好課程
名校都在做課程,而且都做的很好,考試成績更好。南陽教育干國祥校長的課程做的最徹底,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學生能做的、讓學生充滿好奇的,在他的學校里面基本上都能夠成為課程,他能夠?qū)⒁幻腥钦系膶W生培養(yǎng)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就是因為課程的作用,他能夠讓教育慢下來,用課程深深地扎根,逐漸去追尋永恒不變的東西,這就是課程,所以他每辦一所學校不過幾年就會成為當?shù)氐拿?,這就是教育,所以他成功了。
4 回歸原點,從心出發(fā)
我們只顧匆匆趕路,已經(jīng)走的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經(jīng)濟社會下的教育需要慢下來,靜下來,回歸原點,想想教育是為了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教師需要回歸本分,潛心教育,提升自己,用良心辦教育。正如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安富海教授所講的,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知識成為孩子的仇人,教育必須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人生追求。
今天我們跟著經(jīng)濟的步伐走的太遠,需要停下來回歸原點,從心出發(fā),認真理解課程,理解教學,理解學生,理解課堂,也許我們就能找到解決教育難題的方法和教育的本源。
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第五中學 (甘肅省慶陽市 7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