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村
摘 要:在新課改下,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小學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學科,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求教師將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而古詩詞中富含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但是部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只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以及生字的講解,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同時古詩詞教學是判斷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高低的試金石。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必須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語文教師 試金石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出了要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古詩詞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促使小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古詩詞中的韻律、意境、語言都是非常優(yōu)美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表達能力、文化傳承能力等。另外,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自身的專業(yè)
素養(yǎng)。
1 提高教師古詩詞授課能力的有效策略
1.1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情
傳統(tǒng)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以及對生子的理解情況,而對于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心態(tài)給予忽視的態(tài)度;同時教學方法也多以講解為主,教師只是在一味的完成教學任務。然而古詩詞中蘊含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如果教師只是進行簡單的講解,就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不易理解的現(xiàn)象,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讓學生從作者的描繪中感受故事詞的韻律美、意境美,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調(diào)動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例如,教師在教授《敕勒歌》這首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搜集一些北方草原的視頻和圖片進行播放,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深情的朗讀這首古詩詞,活躍了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有足夠的參與感。同時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也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態(tài),加深學生對這首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
1.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新鮮的感受
為了提升古詩詞教學的全面性、有效性,這就需要教師對不同題材、風格的古詩詞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同時采用靈活性教學方式,能夠確保古詩詞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讓學生有一個新鮮的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教授《已亥雜詩》這首古詩詞時,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采用翻轉(zhuǎn)課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首先,教師讓學生提前預習這首古詩,并要求學生把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和一點問題記錄下來;其次,在正式授課時,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大膽的提出來;最后,教師將這些問題進行一個匯總,有針對性的講解這些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減少了教師工作量,同時也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對這首古詩詞的理解。
1.3 開展古詩詞閱讀活動,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
小學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提升記憶力重要階段,而增加古詩詞的閱讀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多開展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量,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例如,教師在教授《游山西村》這首古詩詞時,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描寫農(nóng)村美麗田園生活景象的古詩詞,其作者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另外教師也可以搜集陸游的紀游抒情詩,開展古詩詞群詩閱讀活動,通過豐富的古詩詞,逐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
1.4 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
小學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時古詩詞又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語言,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實踐中總結(jié)豐富的經(jīng)驗,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另外,實踐的過程也是教師提升自身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具備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向?qū)W生傳遞知識。同時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教學效率。
2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語文又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情況,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情況。另外,學生對古詩詞教學活動的參與度、積極性等因素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開展古詩詞閱讀活動等有效的措施。增強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思維能力等,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桑吉華.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解析[J].學周刊,2018(12):28.
[2] 盧文俊.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如何發(fā)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作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3):10.
[3] 秦晶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傳承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4):22.
徐州市銅山區(qū)劉集實驗小學 (江蘇省徐州市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