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皓
雖然文藝復興的年月已久遠,但它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卻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就是在這個時期,人們沖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的束縛,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更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大家,其中,伽利略便是我最敬重的一位。
出身名門的伽利略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7歲時,意氣風發(fā)的他踏進了比薩大學。有主見,善思考的他并沒有盲從聽信教授們的信條,而是自制儀器進行試驗以驗證所謂的權威。但他這一堅持真理、求真求實的做法并沒有得到校方的支持,反而被扣上“藐視權威”的警告處分,他也因此失去獲得學位證書的機會,肄業(yè)離開比薩大學。
想必,大部分人在經歷如此打擊后,都會熄滅對追尋真理如此真摯的熱情之火,尤其是在當時神權統(tǒng)治一切的黑暗背景下。但伽利略卻清楚地知道,他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堅持,他不要被別人的思想帶偏,所以,傾其一生,他都在堅持天文研究,堅持科學實驗,也因為這份對自己思想執(zhí)著的守護,他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上做出了彌足珍貴的貢獻。然而他的思想、他的理論、他的做法以及他寶貴的堅持動搖了基督教奉為真理的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導致了基督教徒對他的仇視,進而教廷也對伽利略發(fā)起迫害。
1616年3月26日,伽利略第一次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審訊,為了明哲保身,他假意妥協(xié),但實際上仍然堅持真理。后來,他在朋友的保護下,繼續(xù)堅持天文研究。此后,伽利略又遭受了多次審判和迫害,有次,他已經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昏迷不醒,精神恍惚中,被迫在悔過書上簽字,對自己的“罪行”表示“悔過”。可是,當他顫抖地提筆簽字時,心里還默默地念著:“可是,地球還在轉動!”毫無疑問,伽利略的血肉之軀已經脆弱不堪,可他對自己思想的堅持卻不可撼動。直到1642年,78歲的伽利略含冤而逝,哪怕彌留之際,他還在重復以前常說的話:“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
結局大家都知道,真理從來都是不可抗拒的,后人也證實了伽俐略的天文發(fā)現(xiàn)和觀點,而伽利略能等來今日的昭雪,也是因為他一生對自己思想的堅持!伽利略的一生就是對隨波逐流最有力的抨擊,他也以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成為自己思想的主人,守住自己的堅持。
上海市宜川中學 (上海市 2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