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順
亞馬孫森林蝴蝶翅膀扇動的影響,顯然沒有蘇伊士運河巨輪“橫行”來得直接。
3月23日下午,20萬噸的“長賜”號集裝箱輪在蘇伊士運河失控橫行,堵住了這條亞歐間最重要河道通行,致使全球海運遭受不利影響,海運價格上漲,產(chǎn)業(yè)鏈出現(xiàn)缺口。據(jù)勞埃德船級社估計,蘇伊士運河每堵一小時,造成的產(chǎn)業(yè)鏈損失高達4億美元。
一次偶然的堵塞,再次暴露出蘇伊士運河的脆弱。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交往,長時間里都是在亞歐大陸上進行的。七百多年前隨著奧斯曼帝國崛起以及對亞歐大陸中部的封鎖,以馬可·波羅和威尼斯商人為代表的歐洲人,走陸路到不了東方,不得不另辟蹊徑試圖從海上尋找通往東方的通道,揭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受西班牙國王資助的意大利人哥倫布,誤打誤撞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開啟了“美麗的亞美利加”的黎明。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為首的船隊,則歷經(jīng)磨難繞過美洲大陸邊緣找到了真正的東方。
隨著蒸汽機的到來,海上貿(mào)易及來往進入黃金時代。但沿著地球陸地邊緣航行,無論是繞過南美大陸邊緣還是繞過非洲好望角,都十分費時費力。由于法國在美洲新大陸爭奪中敗于英國,不得不把野心收回到身邊的歐亞大陸。18世紀末拿破侖占領(lǐng)埃及后發(fā)現(xiàn),歐亞海路其實有一條捷徑,那就是在埃及蘇伊士地峽挖出一條水道,可以大大縮短歐亞海路航程。只是法國人在勘察后計算錯誤,以為南部紅海比北部地中海水位要高,不建水閘無法開通運河,拿破侖只得作罷。直到五十多年后法國駐埃及領(lǐng)事舊事重提,并在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的特許下成立專門公司,1858年開挖蘇伊士運河,11年后的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幾年之后,法國又將股份轉(zhuǎn)讓給英國。
蘇伊士運河的效益是巨大的,大體上可以將亞歐海運航路縮短8000公里左右,但它也是脆弱的,每一次停航都會帶來重大影響。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導致運河關(guān)閉,美蘇兩國罕見聯(lián)手以不惜打核戰(zhàn)爭威脅,才逼迫英法以三方住手,由埃及收回了運河控制權(quán)。1967年6月以色列發(fā)動“六日戰(zhàn)爭”,正在運河里航行的15條商船被迫拋錨,上面載有包括小麥、雞蛋、水果和澳大利亞生豬在內(nèi)的貨物,但直到8年后的1975年蘇伊士運河才重新開放,此時15艘貨輪大多已失去動力,只能靠拖船拖離運河。
此次“長賜號”堵塞運河,有可能造成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索賠案,包括日本船東會面臨運河管理局的索賠,通行受阻的船舶會提出索賠,集裝箱船船體損壞賠付等。此外,還可能會進一步拖累全球原本就緊張的貿(mào)易供應鏈,好望角型船舶運價已在攀升,亞太地區(qū)長距離油輪運價已升至2021年高點,從東亞向歐洲運輸一個40英尺集裝箱價格已漲到近8000美元,較一年前增加了近三倍。
蘇伊士運河通行量大約是全球海運量十分之一,但亞歐海運大部分都通過運河,所以對亞歐海運產(chǎn)生的影響巨大。截至被堵塞前3月22日,今年運河通行量已達4388艘,日均53.5艘。多停航一天,復航后都要有另外的時間來緩解壓力。
不得不說,此刻亞歐大陸上,中歐班列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出來了。
在海運時代來臨后,隨著航空運輸也日益發(fā)達,亞歐陸路交通逐漸被淡忘。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古老、最遼闊、人口與經(jīng)濟體量最大的大陸,陸路交通是亞歐大陸上最踏實的交通方式。從中國通往歐洲各地的中歐班列,橫跨整個大陸,雖然運輸費用比海運略高,但時間快、準點率高、可靠性強,特別是對并不沿海的國家和城市,具有十分積極意義。
3月23日那天,滿載100個標準集裝箱的X8074次中歐班列從義烏西站開往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今年義烏已開行300列中歐班列,運輸了25058個標箱,同比增長373.9%。
特殊情況下,中歐班列的亞歐通道作用,特別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