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香
(聊城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網絡電視、門戶網站、虛擬社區(qū)等各類新媒體作為一種傳播形態(tài)和媒體形態(tài),日益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他們提供各種娛樂及各種好的或壞的信息。新媒體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輔導員工作開拓了空間,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的交互性、豐富性等特點,讓輔導員在網絡思政中存在很多弱點,在一定程度上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提升輔導員新媒體素養(yǎng)勢在必行,這需從輔導員自身、學校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
打鐵還需自身硬,輔導員自身應做好做到對新媒體的了解。一是在思想上要認識到作為輔導員所承擔的責任,積極主動的接觸新媒體,學懂弄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思政方面的重要講話精神及國家出臺的政策,積極學習學生容易接受的事物。二是要掌握和使用新媒體語言?!?5后”“00后”成長于網絡時代,“神馬”“特么”“洪荒之力”“檸檬精”“奧利給”“醬紫”“屌絲”等新媒體語言陸已經進入到他們的常用詞語料庫中;“又雙叒叕”“火炎焱燚”等有趣的四字詞語經常出現在他們的聊天記錄中;“表情包”也受到他們的青睞,如流汗的表情代表尷尬,伸出大拇指的手表示鼓勵,“(^_^)”表示微笑、“(╯^╰)”表示愁眉苦臉等等。這就要求輔導員能夠看懂這些新興詞匯,并且要學會適度的用在與學生的聊天中,拉近彼此距離,否則就會被學生“OUT”,如在微信、qq中經常使用“黃豆”表情,會被學生說是父母使用的符號,與他們產生了隔閡。三是要熟悉經常使用的新媒體平臺,多在平臺中與學生互動,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額距離感,在新媒體平臺中除進行日常事務之外,還應進行網絡思政教育。如可以把學生身邊的小事或者朋輩榜樣利用博文的形式向學生宣傳,也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發(fā)表一些工作感想等。
輔導員新媒體素養(yǎng)的提升不只關系到某一個人,輔導員的主管部門應從大局角度,充分認識到提升輔導員新媒體素養(yǎng)的重大意義,切實動員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共同關心支持的強大合力。如學工處可以定期舉辦新媒體相關的活動,人事處可以制定相關制度激勵輔導員使用新媒體。
任何的進步與提升都離不開學習,對輔導員進行系統(tǒng)培訓是其工作的實際需要與內在動力。學校應通過多種多樣的培訓活動,加強輔導員運用新媒體工作的能力,使其能夠抓住時機、精準到位,激活學生的精神品質。
學校應結合輔導員工作特點開展新媒體素養(yǎng)培訓,依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文件的內容和要求,著力提升新媒體類型特點、如何使用新媒體、相關法律法規(guī)、網絡輿情處置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高校可以依托輔導員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也可以利用校內現有資源舉辦各類講座、研討會、短期培訓等,還可以為輔導員訂制新媒體素養(yǎng)方面的資料和書籍,讓輔導員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條件。
在實際運用層面,輔導員要進行不斷地實踐,將培訓的理論知識落實到行動中。一要主動利用新媒體開展針對性的服務,把實踐認真落實到每一項輔導員職責中。近期,高校的思政教育由傳統(tǒng)的線下改為了線上,釘釘、抖音、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平臺逐漸成為思政教育的載體,輔導員需要充分運用這些新媒體,為學生提供準確的信息,進行答疑解惑、心理咨詢等。二要及時主動利用新媒體開展輿論引導,輔導員要及時研判網絡輿情,領會大學生的生活需要。如需要引導好愛國輿論時就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對感人事跡、抗疫英雄進行報道,大眾也通過抖音app、朋友圈等記錄下各種場景,輔導員要學會運用好這些不同的傳播渠道,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堅持貫徹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的理念,在紛繁蕪雜的新媒體環(huán)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利用新媒體提供的契機,才能保證輔導員有較高的新媒體素養(yǎng),最終實現提升輔導員核心能力的目的。第一,需要高校要建立健全與法律法規(guī)相協調、與輔導員專業(yè)化職業(yè)化成長需要相適應的新媒體素養(yǎng)制度,明確輔導員新媒體素養(yǎng)的評價標準,將輔導員的新媒體技術運用能力納入輔導員的年終考核之中,以此激勵輔導員提高新媒體意識,如能否定期使用新媒體開展工作,能否使用新媒體進行教育引領,能夠靈活多樣地使用多媒體等。第二,需要加大新媒體經費的投入,確保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如各種培訓費用、科研經費等。高校要為輔導員開展新媒體工作提供必要的設備,改善環(huán)境,優(yōu)化手段。第三,在新媒體的發(fā)展中出現了很多不良信息,存在快捷性與兼容性等特點,對素養(yǎng)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新媒體輿情預防、監(jiān)督和管理等方面完善相關制度。一是完善黨管新媒體制度,各級黨組織主動把握輿論導向的話語權。二是增強新媒體信息的管理,及時掌握師生在新媒體上的行為特點和信息動態(tài),將不良的苗頭扼殺在萌芽之中。
使輔導員充分發(fā)揮在新媒體中的主體作用進而提升自身的能力,還需要為其提供工作平臺。第一,學??梢詮V泛整合各部門的資源,創(chuàng)建相關交互平臺、專題網站等,把往常需要在傳統(tǒng)媒體中做的日常工作轉移到新媒體中,即可以讓輔導員掌握新媒體相關理論,在平臺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也能夠將理論用于實踐中。第二,可以定期舉辦輔導員沙龍。不同學院、不同崗位、不同專業(yè)的輔導員圍繞著工作中的問題展開討論,即是一種工作的展示,也是一種互相交流的機會。通過平臺的建造,能夠有利于解決輔導員平時各自為營的情況,通過集體來解決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從而提升實際的新媒體素養(yǎng)。第三,高校要摒棄自我本位思想,應和其他學校的新媒體平臺聯合,增強與其他院校之間的互動,暢通渠道,增加新媒體工作經驗,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第四,可以組建各種輔導員團隊,對不同的新媒體方向進行研究,學校要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新時代,新媒體在輔導員工作中的運用方興未艾,作為管理者、組織者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學會使用新媒技術,提高自身的新媒體素養(yǎng),進而提高輔導員核心能力。時代在發(fā)展,輔導員的新媒體素養(yǎng)也是一項不斷發(fā)展、不斷與時俱進的課題,還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讓輔導員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 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