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陽縣崗北村,因村南有一土崗,而得名。
單看名字,崗北村似乎平淡無奇,但是,獨特的定瓷文化卻讓這座僅有600余戶村民的村莊與眾不同。
由曲陽縣城出發(fā),驅車25公里便可到達崗北村,一進村,陶瓷文化元素撲面而來:用缸、甕當柱角蓋的民房隨處可見,充滿滄桑感的古窯保存完整,北窯咀街、貨溝街、定瓷東路、瓷廠北路、甕窯溝、瓷廠路、瓷貨溝,很多道路用瓷和窯命名,覆蓋大街小巷。
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曲陽定瓷非遺傳承人龐永克在制作定瓷。圖/郭鵬
漫步村中,“定窯文化腹地”“繼華夏傳統(tǒng)文化,承千載定窯精神”“定瓷,中華文化史上的代表作”等標語,隨處可見。
崗北村有著數(shù)百年制瓷史,與周邊村莊一起,曾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的主要興盛地。傳承千載,如今再度復興的定瓷帶給崗北村民莫大的文化自信,他們驕傲地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提起定瓷,繞不開崗北;談到崗北,全是定瓷?!?/p>
“雖然在歷史進程中,定瓷遭遇了一系列變故,斷代數(shù)百年,但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愈加重視,崗北這個擁有深厚定瓷文化的村莊一定會大放異彩,鄉(xiāng)村振興指日可待。”崗北村村支書龐曉峰說。
定瓷產自曲陽,因曲陽古屬定州,故名定窯。定窯燒制始于唐,興于北宋,失于元,同當時的汝窯、鈞窯、官窯、哥窯一起,號稱宋代五大名窯。
定瓷以白瓷為主,“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在與周恩來總理談話中提到定瓷。而當時,定瓷技藝幾乎已經失傳,周總理專門作出恢復定窯的指示。此后,恢復定窯成為一項重要的文化工程。
講起定窯的歷史,56歲的崗北村村民龐永克如數(shù)家珍。
龐永克23歲開始學習制作定瓷,研究制作定瓷已30余年,對定瓷文化幾近癡迷,曾睡覺都捧著古瓷片。2018年,龐永克被評為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同時是曲陽定瓷非遺傳承人,崗北村村民親切地稱他為“龐大師”。
定瓷職業(yè)培訓學校,這里的學員全部來自當?shù)剞r村。圖/郭鵬
在龐永克的帶動下,1600人左右的崗北村有定瓷作坊近70家,從業(yè)人員四五百人。同時,周邊的澗磁村、韓家村、靈山村等村莊也在大力發(fā)展陶瓷產業(yè)。
《民生周刊》記者見到龐永克時,他正在家中制作一件新品,褲子上沾滿泥漿。
龐永克還是曲陽縣定窯協(xié)會副會長,他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籌劃成立崗北村定瓷協(xié)會,為的是,把村里現(xiàn)有的定瓷作坊聯(lián)合起來,大家更好地分享制瓷技藝,促進定瓷文化繁榮發(fā)展。
“崗北村村民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很有凝聚力,一說要發(fā)展定瓷,都積極響應。大家齊心協(xié)力,就一定能把定瓷文化發(fā)揚光大?!饼嬘揽藢彵贝宥ù晌幕瘋鞒谐錆M信心。
在村里幾個規(guī)模不大的家庭作坊,不少作坊主告訴記者,他們都希望擁有像龐大師那樣高超的制瓷技藝,十分期待國家和地方能把定瓷文化和市場做強做大。
崗北村是元代后唯一將定瓷文化傳承下來的古村落,目前村里有古窯60余座、古宅6座、古作坊3處。
崗北村所屬的靈山鎮(zhèn)黨委書記王學輝告訴記者,崗北村定窯文化深厚,接下來鎮(zhèn)里將致力于打造定窯文化古村落,弘揚定瓷文化,并努力融入京津冀區(qū)域文化圈,把崗北村建成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百姓富裕、鄉(xiāng)風文明的現(xiàn)代化新農村。
在崗北村,除了龐永克和少數(shù)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師傅,年輕一代也陸陸續(xù)續(xù)走上了定瓷文化傳承、制作一線。
龐永克的長子龐曉江告訴記者,他和弟弟兩家人幾乎天天泡在工廠里,制作瓷器,從早忙到晚,遇到技術上的難題,就及時向父親請教。
“從小就喜歡跟著父親玩泥巴,估計這輩子離不開定瓷了。”剛滿30歲的龐曉江說,“我們家實行承包制,父母和我們兄弟兩家誰干活誰受益。”
龐永克的小孫子拉坯制作的瓷罐,在龐永克看來,這個瓷罐代表著定瓷的傳承。圖/郭鵬
說起大批年輕人加入了制瓷隊伍,龐永克說,自己十分愿意在技術上給予年輕人指導,“最大的心愿就是全村人都學習制瓷”。
在曲陽縣,有一所經勞動人事部門批準的定瓷職業(yè)培訓學校。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8年起,學校與曲陽縣人社局聯(lián)合組織了定瓷技能公益培訓,培訓課程包括選料、成型、裝飾等。
截至目前,共有300余人參加培訓,全部是當?shù)卮迕瘛?/p>
“經過培訓,學員們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顯著提高,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或進入當?shù)氐亩ù善髽I(yè)工作。如今,定瓷遺址靈山鎮(zhèn)周邊,分布著100多家以家庭為單位的定瓷作坊,多家作坊還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產品銷量大大提升。”這名學校負責人說。
崗北村村民龐爍,4年前還和丈夫一起經營網吧。她從小就看著村里的老輩人制瓷,長大后心里一直裝著定瓷夢,“最終我還是回村學習制瓷,希望能做出名堂”。
兩年前,龐爍參加了定瓷職業(yè)培訓學校組織的培訓。通過培訓,她突破了自己在雕花方面的技術瓶頸?,F(xiàn)在,她和丈夫一個拉坯造型,一個雕花裝飾,自家工廠的訂單也多了起來。
如今,崗北村一大批年輕人繼承了祖輩的制瓷技藝,通過傳幫帶和不斷學習,年輕一代制瓷匠人煥發(fā)出更為蓬勃的創(chuàng)作力,不少有著相當藝術價值的作品在他們手中誕生。
崗北村及周邊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陶瓷原料、釉原料等礦產資源?!昂诤诘耐僚鳎瑹鰜砭谷蝗绱酥?,神奇吧!”說起定瓷,60多歲的崗北村村委會主任龐來好一臉驕傲。
“生長在崗北村的孩子從學會走路開始,見到最多的,就是瓷器。1947年,崗北村的手工藝人們就成立了曲陽縣恒山瓷廠,后來幾度更名為保專紅星工業(yè)社、保專瓷廠、保專崗北瓷廠、曲陽縣崗北瓷廠、曲陽縣第一陶瓷廠?!饼媮砗媒榻B。
提到崗北村和定瓷的故事,一位當?shù)卮迕窕貞?,崗北人從小就會玩泥,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幼時就懂得陶瓷生產工藝。“那時,我們的玩具都和瓷器有關,小姑娘們用瓷片玩跳房子,我們玩走窯(一種兒童游戲)。我們的玩具還有瓷花郎球、瓷貓、瓷狗等?!?/p>
為了把定瓷文化有序傳承下去,龐來好表示,村里會加大現(xiàn)有古窯和老窯的保護力度,以適應逐漸擴大的鄉(xiāng)村文化旅游需求,讓游客來到崗北,住在老窯,吃在老窯,逛在定窯作坊,“希望游客們只要來到崗北村,就能在這里全面了解定瓷文化”。
曲陽縣的文化名人、青年演員、導演李濤亮,正在籌備一部與定瓷有關的影視作品。作品將集中展現(xiàn)定瓷歷史文化,讓更多人知道定瓷,愛上定瓷,感受定瓷文化之美。
“誰不說咱家鄉(xiāng)好,但我的家鄉(xiāng)是真好。希望將來的崗北,能像文獻里描繪的那樣繁榮:備料的、出窯的、搬運的、制作的、裝卸的、洽談的、看熱鬧的……車水馬龍,如同趕集?!崩顫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