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萍
客廳電視機上方的溫度計上顯示13度,這是入冬以來使用壁掛爐采暖后一直保持的溫度。
我家住頂樓,樓下時有人住,時無人住,即便住,也似沒有安裝壁掛爐的樣子。從前年開始,13度就從來沒有改變過(即便調(diào)高水溫,溫度還是不增不減)。
前幾天,和同事們聊天,才知道他們的家里,有的26度,有的20度,有的18度。溫度高的,在家開窗穿短袖,過著夏天的生活,20度左右的感覺舒適度高,我的13度,我只說,進門來能感覺到暖和,在客廳里坐著看電視能坐得住。記得去年時,有個同事家住一樓,他家的溫度和我差不多,我還有一種同命相連的感覺,可是今年,他說溫度升高了2度,因為樓上住人了,沒有了伴,我就又覺得有些形單影只了。
說起冬天家里的溫度,就前幾年沒有壁掛爐的時候相比,我是知足的。因為那時,一下班回家,就得先鉆到被窩里暖和暖和,才能起來做飯,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時候,得在腿上蓋一床厚厚的棉被,暖水袋和電褥子是必備的。家里每年都會凍壞一個水表,一到冬天廚房的水管就會結(jié)冰流不出水來,做飯洗衣都要去衛(wèi)生間里取水,家用煤氣罐需要放進熱水盆里才能開火,家里的花也養(yǎng)不住,凍傷凍壞最后爛掉?,F(xiàn)在呢,雖然只有13度,可水表不壞,水管不凍,做飯能一切正常,天然氣取代了煤氣罐,打開龍頭還有熱水出來,刷鍋洗碗不愁水涼,那幾盆綠植也能活下來,為什么不滿足呢?
自工作以來,許多同事朋友的生活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從農(nóng)村搬到小鎮(zhèn),從小鎮(zhèn)又搬到城里,日子過得是一天比一天好,家是越住越寬敞明亮,越來越時尚現(xiàn)代,孩子也跟著去更好的學(xué)校讀書,他們越來越像城里人了。而我,卻越來越像一個原地踏步的人,固步自封,十幾年都沒有太大變化,住的依舊是家在頂樓又沒有電梯的老房子,我還常常自嘲,“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誰又能像我一樣,能看到、感受到那么遠那么美的景色呢?我的孩子也沒得選擇,只能在小鎮(zhèn)上讀書。所以每次和那些越來越像城里人的同事講話,我都不敢抬頭直視,不敢提及敏感話題。
說實話,雖然只有13度,卻還是比老家里的溫度要舒服很多。老家也生著土暖氣,卻感覺只有10度往下的樣子,暖氣片很燙,可是由于窗子密封不嚴,到處漏氣,根本感覺不到暖和。想起這些,我覺得我比在老家的父母要幸福得多。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你的生活是簡樸的,那么就快樂的接受簡樸吧!楊絳先生曾說,“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埽蔷駥τ谖镔|(zhì)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xué)?!?/p>
想到這里,我忽然又覺得家有13度,便足已應(yīng)對人間的一半寒冷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