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記不記得自己媽媽年輕時的樣子,反正打我有記憶起,我媽就是一個中年婦女的樣子?!边@句臺詞扎心都扎到肝上了……因為它剛剛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證。
在外用餐時,暖男小兒子深情款款地對我說:長大了,我要和媽媽結(jié)婚。
霎時,我的耳畔蕩漾著溫馨的背景音樂,臉上浮現(xiàn)出幸福的姨母笑。然而,還沒等我的情緒完全醞釀上來,背景音樂戛然而止……直男大兒子不屑地說了句:“切,等你想結(jié)婚的時候,你就不會想跟媽媽結(jié)婚了。”
我壓抑住胸中熊熊燃燒的怒火,佯裝淡定地質(zhì)問大兒子:“為什么呢?”他漫不經(jīng)心地說:“結(jié)婚肯定要找個年輕漂亮的啊?!?/p>
媽媽的微笑頓時僵在臉上,爸爸旁觀者清,趕緊出來解圍,故意問他:“那你覺得同學里面誰的媽媽年輕漂亮?”老大不假思索地說:“哎呀媽媽嘛!哪有年輕漂亮的呢。”
我明白了,在孩子眼中,所有的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是那個天天圍著他轉(zhuǎn),絞盡腦汁哄著他學習,不依不饒逼著他彈琴,還時不時生氣發(fā)飆,動不動就威脅扣他零花錢的女人。
在孩子眼里,所有的這一切,讓我身上充滿了濃濃的“媽味”。他才剛剛9歲,對婚姻其實毫無認知,但是,他的潛意識里已經(jīng)很明確地知道,自己不會找一個有“媽味”、處處管著自己的女人成為伴侶。
年輕漂亮不是一個母親必須有的標簽,孩子需要媽媽給他的是無時不在的安全感、是有恃無恐的偏愛、是無限度的包容,是無論發(fā)生任何事情,自己需要她的時候,她永遠都在。
而對于伴侶,不得不感慨,無論是8歲小兒,18歲的少年,亦或是28歲的青年,甚至是88歲的老叟,年輕漂亮都是他們永恒一致的追求。
就像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其實叫做《Hi ,Mom》,而中文名卻是《你好,李煥英》。對此,導演賈玲的解釋是:“我覺得我的媽媽不僅僅是我的媽媽,她也是她自己?!?/p>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深知母親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節(jié)假日、每一天都要堅守崗位,24小時不下線,還沒有一分錢工資的職業(yè),并且,還不能辭職。雖然,我一直在盡力做一個好媽媽,也明白這是我的責任,可是,人生中總有那么一些時刻,我很懷念自己沒有做媽媽的時候。
作為一個清醒的新時代女性,我非常反對綁架女性一味付出的毒雞湯,比如:《一個單親媽媽,培養(yǎng)三個兒子上哈佛》《一個好女人好三代,一個壞女人害三代》《好女人的必修課》等等……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漸形成的,決定這種所謂具有女性氣質(zhì)的人的,是整個文明?!?/p>
作為“第二性”, 先天被困于以男性為主體所建構(gòu)的文化中,并以此為依據(jù)、為標準來塑造女性的性格特質(zhì)。
在男權(quán)社會,一個女人,伴侶希望她漂亮體貼,善解人意;孩子則希望她無微不至、對自己疼愛溫柔。可是每一個妻子、媽媽,她首先是個女人,首先得有自己。
這個自己,不是別人、社會文化定義的自己,不是在別人期待、設(shè)定的角色里掙扎,而是依從自己的內(nèi)心,尊重自我的感受,充分取悅自己,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