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涵,張貴生
道歉行為作為人們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因為自己的粗心或疏忽而給別人帶來麻煩。發(fā)生這種情況時,有必要向?qū)Ψ降狼敢孕迯腿穗H關(guān)系。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接觸時,對彼此的語言和習俗缺乏了解,往往會導致誤解和摩擦,從而損害雙方之間的關(guān)系[1]。以往關(guān)于道歉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中文與英文、日文與英文等的對比研究上,中文與日文的對比研究仍顯不足。
在中國和日本社會中,經(jīng)??梢钥吹讲煌牡狼副磉_方式。本文通過對中日兩國職場電視劇里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道歉言語行為進行分析,揭示中日兩國在道歉表達方面的差異以及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中田智子介紹了定型表達和非定型表達的概念[2]193-195。
定型表達:這是道歉中最常用的慣用表現(xiàn),如“すみません”和 “ごめんなさい”,它向聽話人傳達了說話人的抱歉之情,不僅用于道歉,而且被廣泛用于各種場合。
非定型表達:這是根據(jù)定型道歉表達發(fā)生變化的道歉表達,取決于說話人和情況,試圖通過陳述事實或表達歉意來修復關(guān)系。
慣用表達是指被日常慣用化使用并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表達方式:第一,該表達方式已被確定為一個定型表達方式,與它的組成要素的詞匯意義無關(guān);第二,它可以獨立出現(xiàn)在日常交際會話中;第三,使用概率很高。
基于上述先行研究與研究目的,為了更全面、更客觀地掌握中日道歉表達,本文將電視劇中收集到的道歉場景進行分類,加以考察分析。
在本文中,筆者利用中日電視劇視頻資料來分析兩國道歉表達,即將兩部影視劇作品中所有的道歉表達進行分類后加以分析,并對中日道歉表達的相同點和差異點,及造成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加以研究。
選擇電視劇中臺詞加以分析的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電視劇中更容易收集各種日常情況下不同的道歉表達使用實例。雖然每個例子都是基于編劇的主觀性,但從臺詞中抽取的例子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從個人道歉到新聞發(fā)布會上的道歉,覆蓋面廣。第二,電視劇臺詞比小說文本更接近自然語言,人物之間的對話互動更加真實[3]。本論文選取了日本電視劇《我,到點下班》和中國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中的道歉表達進行分析研究。這兩部劇均以工作環(huán)境為背景,講述了對工作抱有自己獨特想法的主人公在職場與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其中很多對話的場景和道歉表達,為本文提供了多種視角和角度。
本文采取對比分析的方法。將兩部劇中所有道歉表達進行分類,具體如下:
《我,到點下班》第一集至第十集共8.1小時的演出時長中共出現(xiàn)了157處道歉表達?!抖爬氂洝返谝患恋谌?2.5小時的演出時長中共出現(xiàn)了94處道歉表達。
根據(jù)前文所述中田智子的定型表達與非定型表達的分類方法[2]193-195,將《我,到點下班》中定型道歉表達分為“ごめんなさい”型、“すみません”型、“申し訳ありません”型以及“悪い”型,將《杜拉拉升職記》中定型道歉表達分為“對不起”“不好意思”“抱歉”。
在《我,到點下班》中包含上述定型道歉表達的157次對話中,每種定型道歉表達的使用次數(shù)分類為四種后出現(xiàn)數(shù)量統(tǒng)計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我,到點下班》中定型道歉表達的各類數(shù)量
圖1顯示了《我,到點下班》對話中所使用的定型道歉表達的數(shù)量統(tǒng)計。其中,每次對話中不僅使用一種類型的道歉表達。在157次對話中,“ごめんなさい”型使用了79次,“すみません”型62次,“申し訳ありません”型25次,“悪い”型7次。具體來說,在79次“ごめんなさい”型的使用中,“ごめんなさい”型在戀人、夫妻和同事之間使用了35次,而在上級對下級的使用中則有29次。在使用“すみません”型的62個場合中,“すみません”型有47次是在面對與自己接觸不多的上級、在工作中出現(xiàn)失誤或在稍微正式的情況下使用。在交換名片、接聽電話、點餐,或者有人倒酒水時,“すみません”型也被使用了10次。當出現(xiàn)非常大的錯誤時,公司同事之間以及下級對上級共使用了25句“申し訳ありません”型。在使用7次的“悪い”型中,男性使用了5次。
結(jié)果顯示,“申し訳ありません”型和“悪い”型的使用頻率壓倒性地高于“ごめんなさい”型和“すみません”型,尤其是“ごめんなさい”型的使用頻率最高。在戀人、夫妻或同事關(guān)系當中,上司對下屬更經(jīng)常使用的道歉表達是“ごめんなさい”型。此外, 除了在下級向上級道歉時更正式地使用“すみません”型,人們在交換名片、接聽電話、點餐或倒酒水時也傾向于使用“すみません”型?!吧辘吩Uありません”型主要用于在工作中出現(xiàn)重大錯誤時,由下屬對他們的上級使用。而圖1顯示“悪い”型的道歉表達更傾向于男性使用。
在《杜拉拉升職記》中包含上述定型道歉表達的94次對話中,每種定型道歉表達的使用次數(shù)分類為三種后出現(xiàn)數(shù)量統(tǒng)計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杜拉拉升職記》中定型道歉表達的各類數(shù)量
圖2顯示了《杜拉拉升職記》對話中所使用的定型道歉表達的數(shù)量統(tǒng)計。在94個對話中,“對不起”出現(xiàn)69次,“不好意思”出現(xiàn)26次,“抱歉”出現(xiàn)4次。在69次 “對不起”中,戀人、夫妻、同事等關(guān)系中使用了55次,下級對上級使用了6次,交換電話號碼和打斷對話接聽電話時使用了5次,上級對下級使用了3次。在戀人、夫妻、同事關(guān)系中,“不好意思”使用了13次,下級對上級使用5次,相互交換電話號碼時使用1次,打斷對話接聽電話時使用1次?!氨浮痹谌珓≈泄渤霈F(xiàn)4次,包含場景有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向久等的記者道歉、拒絕他人、給別人帶來麻煩以及下屬向上級道歉。
結(jié)果顯示,“對不起”和“不好意思”的使用頻率遠遠多于“抱歉”,尤其是“對不起”的使用最為頻繁。此外,“對不起”在戀人、夫妻和同事之間使用情況更為常見。當下級向上級道歉時,可以發(fā)現(xiàn)根據(jù)不同場合都有使用了“對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的情況。所以漢語中的“對不起”和“不好意思”不以對方的身份或熟悉程度為依據(jù),是最普遍的道歉表達方式,適用于任何人。在收集的數(shù)據(jù)中,“抱歉”的使用率略低,在此不多加分析研究。
本論文將收集到的定型道歉表達相關(guān)例子進行分類分析。中田智子對道歉場面進行了分類[2]196-198,并研究了日英道歉差異。本文參照中田智子的道歉分類,現(xiàn)將本研究中收集到的道歉場景分為六類,并標明了每類的數(shù)量和構(gòu)成,如表1所示。
表1 各場景道歉表達使用情況
根據(jù)道歉情況將其分為以下六種:(一)對于對方的損害; (二)說話人的不恰當行為;(三)感謝;(四)社交禮節(jié);(五)喚起注意;(六)拒絕。其中,“(一)對于對方的損害”細分為三種類型:1.身體上(暴力行為,如造成傷害或踩到別人的腳);2.心理上(擔心、憤怒等);3.造成麻煩、困擾?!埃ǘ┱f話人的不恰當行為”細分為五種類型:1.不恰當?shù)难孕校?.誤解;3.遲到;4.不禮貌、荒唐行為;5.粗心大意、疏忽。由于所選劇目中的故事情節(jié)數(shù)量有限,有些道歉類型并未涉及。
首先,就電視劇中道歉表達總數(shù)而言,中日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在總時長為8.1小時的日本電視劇中,共有157個道歉表達的相關(guān)例子,而在總時長幾乎是日本電視劇三倍(22.5小時)的中國電視劇中,僅收集到94個。從這個數(shù)量上來看,可以說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比中國人更頻繁地使用道歉表達。
其次,分析中日經(jīng)常使用道歉表達的情況。在日語中,總體上使用頻率最高的情況是 “(一)對于對方的損害”,占總數(shù)的59.87%;使用次數(shù)第二多的是“(二)說話人的不恰當行為”,占總數(shù)的24.83%;第三位是“(三)感謝”(6.37%),緊接著是“(四)社交禮節(jié)”和“(五)喚起注意”。在中文中,“(一)對于對方的損害”也是中國人最常使用道歉表達的情況,使用率高達74.46%;其次是“(二)說話人的不恰當行為”,占總數(shù)的8.48%?!埃ㄋ模┥缃欢Y節(jié)” “(五)喚起注意”和 “(六)拒絕”這三種類型的使用頻率是相同的。綜上所述,在中國和日本,道歉表達除了用于簡單的道歉場景,還適用于很多情況,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是中日道歉表達使用上的差異之處。
如上所述,中日道歉表達在使用頻率上有相似之處,但在實際使用情況中卻又有區(qū)別。 下面將通過列舉具體的使用實例來詳細研究兩種語言道歉表達使用情況的差異之處。
從表1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在“對于對方的損害”的情況中,均會使用道歉表達,但在具體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兩國差異。
例1 《杜拉拉升職記》第1集12:59
杜拉拉: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例1描寫的場面是招聘會上杜拉拉在人群中不小心用簡歷劃傷了別人的臉。連續(xù)使用三次“對不起”這一定型道歉表達,給人一種強烈的道歉傾向,后面加上了非定型道歉表達“我不是故意的”,試圖進行解釋原因表明并非故意。
例2 《我,到點下班》第3集19:58
來棲:「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頂戴します?!梗ㄕ埗喽嚓P(guān)照,我收下了。)
福永:「すいません、まだ新人なもので?!梗▽Σ黄穑驗樗€是個新人。)
來棲:「すいません?!梗▽Σ黄稹#?/p>
例2是來棲作為職場新人,在與甲方初次見面時并沒有提前準備好名片而向?qū)Ψ奖硎厩敢獾膱鼍?。使用“すいません”這一定型道歉表達,使用的道歉策略是直接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不加任何解釋言語。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同樣的“對于對方的損害”的情況下,日本人傾向于單純地采用定型道歉表達對對方造成的不便給予道歉。而中國人則傾向于首先明確向?qū)Ψ奖硎厩敢?,同時積極地解釋原因,以尋求對方的原諒。
例3 《我,到點下班》第2集30:14
客様:「あのね、今から,やり直して納期に間に合うのか。間に合わなかったら、これどう責任取るつもりなんだよ!ちょっとでも遅れたら、運用は任せられないんだよ。」(現(xiàn)在開始重新做,就能趕上交貨期嗎?來不及的話,你們要怎么負責??!只要遲了一點,網(wǎng)站運營就不會再交給你們了?。?/p>
賤ヶ岳:「すみません。」(對不起。)
客様:「上にそう言っとけ!帰る??激à椁欷胜?.. 」(我要跟你們領(lǐng)導說去!走了!簡直難以置信。)
賤ヶ岳:「すいません?!梗▽Σ黄?。)
例3是賤之岳作為策劃項目的負責人,在顧客面前展示策劃案時,被顧客發(fā)現(xiàn)提案與競爭對手相似、風格涉嫌抄襲時的道歉場景。
例4 《杜拉拉升職記》第3集15:32
杜拉拉:對不起,我之前沒有做調(diào)查,對不起。
例4是上司指派給杜拉拉的任務(wù),她并沒有完成好,最后向上司道歉的場景。
中國人首先使用“對不起”這一定型道歉表達,在其后加上非定型表達,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試圖解釋道歉的事情是如何產(chǎn)生的,而且不是故意造成的,即先積極向?qū)Ψ降狼?,后續(xù)通過解釋錯誤的原因?qū)で髮Ψ降脑?,如“我之前沒有做調(diào)查”。
日本人有一個習慣,當獲得他人幫助時,用“すみません” “ごめん”或 “悪い”來代替“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例如,獲得他人幫助或得到他人恩惠時,中國人通常使用“謝謝”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而日本人有時會選擇使用“すみません”這種定型道歉表達來表示感謝。這是考慮到減少對方所承受的心理負擔,所以道歉表達有時也可以用于表達謝意。在本文收集到的中文語料中,只有一例使用“不好意思”來表達感謝。換句話說,它證實了在有些情況下,中文的道歉表達也能夠傳遞出感謝含義,但并不像日語那么普遍。
所以,在表達感謝的場景中使用定型道歉表達是日本人的特有特點。
例5 《杜拉拉升職記》第10集10:15
杜拉拉母親:還買這么貴的東西,真是不好意思。
例5是杜拉拉父親生病住院,杜拉拉母親對帶著禮物前來探望的杜拉拉前男友說的話。
例6 《我,到點下班》第1集22:30
東山:「大丈夫ですか。病院行ったほうがいいんじゃ?」(真的沒事嗎?還是去一下醫(yī)院吧。)
三谷:(せきをする)(咳嗽)
東山:(水をあげる)(端水)
三谷:「すいません?!梗ㄖx謝您。)
例6描寫的是東山給生病的三谷倒水,三谷表示感謝的場景。
縱觀道歉表達的實際使用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像“すみません”這樣的道歉表達經(jīng)常被用來表達對小事的感激之情,大多用于同事和朋友之間。另外,在日語中,像“すみ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和“ごめんごめん。ありがとう”這樣將道歉表達和感謝表達結(jié)合起來是很常見的。例如:
例7 《我,到點下班》第4集09:54
桜宮:「お待たせしました?!梗玫攘?。)
東山:「ごめんごめん。ありがとう?!梗ú缓靡馑?,謝謝。)
社會禮儀作為日常寒暄問候語,起到了成員之間關(guān)系的潤滑油作用。定型道歉表達作為日常社交禮儀的用法在中國和日本都十分常見。
例8 《我,到點下班》第5集11:01
(対話の途中で電話に出る)(對話過程中接到電話)
桜宮:「ちょっとすいません。」(不好意思,我接一下電話。)
例9 《杜拉拉升職記》第5集16:43
(與顧客對話途中,打斷會話)
杜拉拉:不好意思接個電話。
事實上,“すみ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等經(jīng)常被用作基本禮儀用語,在日本,進入或離開房間時經(jīng)常使用,但在中國基本上不使用。上述例子表明,中國和日本中途打斷會話而接聽電話時均會使用“對不起”或“すみません”這樣的定型道歉表達。
定型道歉表達也同樣可以在喚起他人注意時使用,其功能是讓聽話人提前做好準備。根據(jù)收集的數(shù)據(jù),日本人在點餐或呼喊某人時經(jīng)常說“すみません”,中國人則在問路或呼喚陌生人時經(jīng)常說“不好意思”,以提前引起他人注意。
例10 《我,到點下班》第6集43:38
東山:「あっ、すいません。はい。(注文する)これお願いします?!梗ú缓靡馑?,我要這個。)
例11 《杜拉拉升職記》第1集36:07
杜拉拉: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行政部在幾樓啊?
如例子所示,道歉表達在中日文中均有表示“喚起注意”的例子。在數(shù)量上看,日本電視劇中出現(xiàn)7個,中文電視劇則有5個。換句話說,在中文中可以確認的某些情況下,道歉表達也可以起到喚起他人注意的作用,但并不如日本那樣普遍慣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還是習慣于用“大爺”“師傅”“服務(wù)員”等稱謂來喚起他人注意或呼喚別人。是否使用稱謂以及使用何種稱謂,這取決于他們與說話人之間的年齡差距和社會關(guān)系。這種用稱謂喚起他人注意的方式也傳達出對他人的尊重。
用“對不起”和“すみません”等道歉表達來表示拒絕,是為了通過道歉來減少因為拒絕他人時對人際關(guān)系產(chǎn)生的損害。在拒絕對方的邀請或請求時,使用道歉表達不會給聽話人留下過于突然或難以接受的印象。道歉是一種修復行為,使用道歉表達向聽話人傳達出一種柔和的印象,以免被認為是無禮的。然而,由于所選劇目中的故事數(shù)量有限,這里收集的數(shù)據(jù)中沒有日語實例。
例12 《杜拉拉升職記》第6集22:29
路人甲:對不起,杜小姐你好。我剛剛就留意你了,可不可以留一個電話給我?
杜拉拉:對不起啊,我這個人不太習慣跟比我小的人約會。
就中文而言,在拒絕他人之前,說話者往往在發(fā)話之前加上“對不起”這種定型道歉表達,表達歉意的同時使得自己減少拒絕他人時的心理負擔。本文數(shù)據(jù)顯示,中文對話中道歉表達用于拒絕場景的實例更多, 而且在拒絕的情況下中文使用者往往傾向于利用定型道歉表達。在本文的語料庫中,這樣的例子只見于中文。
通過上述對定型道歉表達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首先,日語和漢語中道歉用語的出現(xiàn)頻率都很高。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不僅在簡單的道歉場景下使用定型道歉表達用語,而且在表示“感謝”“社交禮節(jié)”“喚起注意”等場景下也經(jīng)常使用定型道歉表達。相比之下,中國人不像日本人那樣頻繁地使用定型道歉表達方式。中國人在“拒絕”的場景下,使用道歉用語傾向是非常明顯的。
其次,在道歉策略方面,中國人使用各種復雜的策略,而日本人則傾向于使用相對單一和簡單的策略。根據(jù)定型道歉表達類型來看,日本人根據(jù)關(guān)系的不同明確區(qū)分了“すみません”型和“ごめん”型,在戀人、夫妻和同事之間,上級經(jīng)常對下屬使用“ごめんなさい”型?!挨工撙蓼护蟆钡氖褂迷谡綀龊媳容^常見,也可以在下屬向上級道歉交換名片、接聽電話或點餐時使用?!吧辘吩Uありません”型更適用于當下屬出現(xiàn)重大錯誤時對上級使用。中文中“對不起”和“不好意思”的區(qū)分并不是十分明晰,并不以對方身份地位或熟悉程度為依據(jù),可以說是適用于任何人的最普遍的道歉表達。而“抱歉”在收集的數(shù)據(jù)中使用率略低,在這里不多做分析說明。
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在日語中,對于自己的錯誤更傾向于使用定型道歉表達,直接承認自己的錯誤,后續(xù)沒有過多解釋說明。中國人在道歉時經(jīng)常使用“定型表達+非定型表達”的方式,而日本人經(jīng)常只使用“定型表達”。中國人使用各種策略來進行解釋說明,或是告知原因理由,或是做到下次保證,以獲得他人的理解寬恕。首先使用定型道歉表達,再其后添加“我不是故意的”等這種非定型道歉表達加以解釋說明,以期最大程度獲得對方諒解,減少對方不快心理,這比只用定型表達方式更容易使聽話人接受[4]。
根據(jù)結(jié)論可以發(fā)現(xiàn),中日兩國產(chǎn)生道歉的概率都很高。這是中日道歉的一個共同特點。其文化原因源于中國和日本都是重視“和”理念的國家。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以“和”為基礎(chǔ)?!昂汀笔侵覆煌挛锖椭C相處。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國家,被稱為禮樂之邦??鬃优c孟子的儒家思想貫穿古今,孔子教導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正符合“和”的理念,意味著要很好地理解對方,承認雙方之間的差異,并與對方和諧相處。孟子之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強調(diào)了“和”的重要性。自孔子和孟子以來,許多思想家也都主張“和”的理念。和諧理念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的共同價值觀和理想追求[5]22。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水乳交融的關(guān)系,“和”文化在日本同樣有著深厚的根基。圣德太子在十七條憲法的第一條中明確指出“以和為貴”的思想。這與中國所傳達的“和”思想不謀而合。從圣德太子時代到今天,“和”在日本一直存在。自古以來,這種思想在日本社會也一直得到了發(fā)揚,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觀念。
由于中國人和日本人一直尊重“和”理念,當他們做錯事時,往往會通過道歉以維持與他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因此,中國人和日本人之所以如此頻繁地道歉,可能是因為兩國均重視“和”這一理念。
1.日本的集體主義
日語中道歉頻率要比漢語高得多,其原因可能與日本的集體主義密切相關(guān)。日本作為一個主要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具有明確的群體意識[5]23。為了避免與整個團體或團體中的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個人在行動時必須始終考慮到整個團體或其他成員。因此,日本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盡量避免沖突,并頻繁地進行道歉行為。
2.中國的面子文化
在為自己的粗心或疏忽道歉時,中國人多是積極道歉再加上解釋原因,而日本人傾向于直接承認他們的錯誤。造成差異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和日本對面子的看法不同。對中國人來說,面子雖然是無形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十分重要。因此,他們不愿意說“對不起”和“抱歉”等定型道歉表達方式,而偏向于一些解釋說明和推脫責任的非定型表達以期保住顏面[6]。
3.日本的恥文化
“恥文化”意味著日本人擔心在公共場合被嘲笑或拒絕所產(chǎn)生的羞恥感,這是一種強有力的約束。因為害怕獲得公眾注視,所以限制自己的言行。由于日本人的高度集體性,他們害怕被排除在群體之外,期望能夠在群體中與他人合作產(chǎn)生行動。日本人傾向于從對方的角度來解讀當時的情況,而不是從自己一方來解讀。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日道歉表達,本文從中日電視劇中取材,按照場景分類并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分析與考察得出以下結(jié)論。
在中日兩國,日常道歉頻率均很高。向?qū)Ψ降狼笗r,日本社會規(guī)范所認同的語言是以定型道歉的表達形式來表示誠意;中國則是通過慣用定型道歉表達方式,再加上非定型道歉形式,對事情具體原因及情況加以解釋說明,以期積極地獲得對方諒解。這是中日兩國認同的社會規(guī)范之間的差異所致。中日兩國在歷史上均受到“和”文化的影響,一致追求事物協(xié)調(diào)的狀態(tài)。但日本的集體主義與恥文化,中國的面子文化,導致兩國在道歉表達形式或方式上出現(xiàn)了相異之處。另外,日本人的道歉表達與對方的親疏程度也有很大關(guān)系,主要表現(xiàn)在對不同社會地位和社會關(guān)系的人,使用不同的定型道歉表達方式來實現(xiàn)。而中國人對于“對不起”等定型道歉表達的使用界限并不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