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花
摘 要: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百年大計,作為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中的一項重大舉措,新課程改革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新課改不僅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同時也為班級管理指明了方向。故就新課改視角下,如何更好地進行初中班級管理進行分析闡述,以更好地促進新課改視角下初中班級管理的高效。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5-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84
教育是一個國家治國安邦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更加關注。新課改實施后,不僅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了改革,也對班級管理問題提出了建議,以期通過班級管理為班級打造良好的學習硬件環(huán)境,以提高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轉變思維,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
學校為了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會組建集體,這種集體被定義為班級。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而且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完成教育任務具有較強的輔助意義。尤其在目前新課改視角下,班級管理問題也應進行創(chuàng)新[1]。
初中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三個層面的主要內容,分別是:對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完善新型教育評價體系,對新課改的典型人物進行培養(yǎng)。而若想在班級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落實新課改的內容,班主任必須轉變思維,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為實施新課改的教育教學理念打造有效的硬件環(huán)境,推進新課改工作的深入實施。
結合初中班級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受傳統(tǒng)管理理念影響,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權威。同時,很多班主任認為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不夠成熟,不具備自主管理的能力,雖然班級內也設有班干部職位,但班干部也都是圍繞班主任做一些輔助工作,導致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始終無法達到和諧共處的情況。
在新課改視角下,班主任需要轉變傳統(tǒng)管理理念,學習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并逐步適應一些全新的思維理念,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同時,還應調動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并鼓勵學生互相切磋。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建議中,對有價值的管理方法進行提取以供學生選擇,進而確保學生制定的方針轉變?yōu)楣芾泶胧?/p>
同時,班主任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學習教育學及心理學領域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在管理實踐中檢驗自己管理方法的成效。班主任也應注意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杜絕將不良情緒帶入工作中,避免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應耐心地對其進行引導,使學生懂得自我反省,并對自己的錯誤有一個充分的認知,以更好地改正錯誤。
二、科學思維,解決實際困難
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大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但這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不利于對班級整體層面的管理。所以,為了突破這一管理困境,教師應以學生的不同個性為依據(jù),對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實現(xiàn)管理的立體化。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以此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個性特征,進而對學生實行針對管理。溝通方式可以分為全班溝通、分組溝通和單獨溝通。通過不同的溝通模式,班主任可以對學生近期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解,并為學生制定差異化的管理辦法,以此提高管理效果和水平。
此外,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通常會將學習指導和學習要求的概念混淆,往往只將關注點放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上,但對學習成績好壞背后的原因缺乏調查研究,這會制約管理的有效開展。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在于讓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而教師忽視過程只注重結果的管理方式,使得學生也養(yǎng)成了不注重過程的習慣,這會制約學生自主思維意識的形成,更談不上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提高。所以,班主任應采取迂回的管理模式,不要因為學生學習成績下滑,就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這會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班主任應以平常的口吻與學生交流,了解到學生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只有對癥下藥才是解決問題的良好方式。比如,有的學生由于家庭變故影響到學習,也有的學生因為青春期情緒波動而產(chǎn)生心理問題,教師應想辦法幫助學生解決上述問題,或嘗試著幫助學生調整心態(tài),這才是標本兼治的有效管理方式。
三、組織活動,提高凝聚意識
目前初中階段班級管理的主要弊端,是班級是班主任的一言堂。雖然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勞動,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結果卻差強人意[2]。同時,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較為單一,尤其對于一些自暴自棄的學生來說,班主任也將任其自由發(fā)展。雖然這部分學生不會將不滿情緒進行直接表達,但實則內心已經(jīng)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傷害,一部分學生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奇,這還會對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三觀有效形成的階段。但是,個別學生的青春叛逆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這會在整體層面制約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同時,初中學生比較活潑。因此,班主任還應在引導學生進行文化知識學習之余,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旨在讓學生緩解壓力,提高學生的凝聚意識?;顒觾热菘梢杂砂嘀魅谓y(tǒng)一安排,也可以鼓勵學生對活動內容進行自主設計,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到活動中,這會促進班級整體班風班貌的提升。
首先,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教師,應明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是改變后進生,使其可以融入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明確自身教書育人的使命意識,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給學生平等的發(fā)展空間。尤其是把更多的關懷給予后進學生,這是因為每一名后進生在主觀上并不想變成后進生,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因此,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給予后進生更多關愛、更多的展示機會,畢竟得到他人和外界的認可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和要求。關愛后進生,會使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溫暖。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通常,一個班級只有一兩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并不能說明班主任教學管理有方,而解決了一個后進生的問題,不僅會幫助這名學生,也會使班級的整體學習風氣得到有效改善,這才是班級整體層面的提升。
其次,教師也應利用活動,讓優(yōu)等生帶動后進生共同發(fā)展。比如,在詩歌朗誦、演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分為一組,讓優(yōu)等生帶動后進生,這會凸顯出班級的團結,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同時,后進生在得到優(yōu)等生的幫助后,自然會感受到來自同學之間的溫暖,激發(fā)其自主努力的動力。
四、以身作則,塑造正面形象
班主任作為管理班級的核心人物,必須要樹立良好形象,然后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以德服人,從而更加高效地引導學生積極進取。班主任自身具有較強的道德素養(yǎng),才具備對學生進行正面管束的能力。
同時,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教師須聯(lián)合班干部的力量,讓班干部輔助自己完成班級管理工作。教師可以幫助班干部實現(xiàn)素養(yǎng)提升,并強化班干部這一小集體的團結意識。小集體只有擰成一股繩,才能更有管理效率,也可以更加高效地開展對班級大集體的管理。
雖然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時間較長,有時甚至超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時間,可班主任不可能在科任教師的課堂中也留在班級。因此,可以讓班干部對班級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全面記錄,并在總結歸納后向班主任進行匯報,這樣班主任可以全面了解班級的日常動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了解班級學生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反思自己的管理內容。比如,有的班主任在管理上通常會過于嚴厲,也會在學生面前嚴格要求自己,但在辦公室或校園內就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而無意被學生撞見,自然就會受到影響,甚至這種反差會讓學生覺得“有趣”,進而進行模仿。因此,在新課改提高教師整體教育素質的教育原則指引下,教師更應做到慎獨,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完善自身的人格,這才是真正的以身作則的體現(xiàn),也會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五、自主管理,培養(yǎng)責任意識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初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思維意識,因此,班主任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可以在班級內組織自管委員會,并由學生輪流擔任管理職位,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管理民主意識[3]。自管工作的具體內容包括管理班級學生的紀律、學習、勞動、日常生活四大層面,并對每個項目進行分解,從而真正實現(xiàn)班級的精細化管理。學生自主管理的另外一個優(yōu)勢還在于,較之于班主任,學生幾乎會全天在一起學習生活,因此彼此間也會更加了解,這使得管理細節(jié)可以得到完善。
此外,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制定自管會的管理職責,以便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但建立學生自管會,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自管意識,提高學生的自管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班主任放手不管。班主任應以引導者的身份,對自管會的管理職責進行評定,對自管會的管理工作進行考查,在提高學生自管能力的同時,保證學生的管理方法趨于完善。這種自管模式的運用,有助于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責任意識,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使學生在管理中能夠體會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不容易,從而更加尊重班主任,也更加珍惜班級現(xiàn)有的管理成果。
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每周、每月、每學期分別對班級的自管工作進行總結,并對管理結果開展深度反思,以此對管理計劃作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管理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在一個人的一生發(fā)展中也具有重要的輔助性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與新課改的教育方針相結合,并依托初中階段學生的發(fā)展實踐,為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管理計劃,以此提高班級管理能力,也可以為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做好硬件環(huán)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李玉林.談新課改視角下的初中班級管理[J].華夏教師,2019(30):95.
[2]郭青,朱曉峰.新課改視角下的初中班級自主管理研究[J].知識文庫,2019(19):137.
[3]安宸,張向軍.新課改視角下的初中班級管理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5):77.
[責任編輯 谷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