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約2200歲
收藏地:云南省博物館
1972年,戰(zhàn)國?;~案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隨葬品最多的24號墓。
牛虎案是用來放牛牲的禮器。牛牲居祭祀“三牲”中的首位,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祭品;而虎在滇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用于祭祀的飾物頂端,為眾人崇拜的對象。
該器物為青銅材質(zhì),高約43cm,是滇國青銅器中較大的一件。主體為一頭大牛,呈站立狀,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飾一只縮小了體量的猛虎,虎做攀爬狀,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橫向套飾一只站立的小牛。寓意大牛面對猛虎撲食,犧牲自己護住小牛。
原本大牛頸肌豐碩,兩巨角前伸,給人重心前移和搖搖欲墜之感,但其尾端的老虎后傾,又使案身恢復了平衡。小牛則另鑄再焊接于大牛腹下,進一步加強了案身的穩(wěn)定感。造型極具張力又達到了巧妙的平衡。銅案在設計上既有中原地區(qū)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水平。
戰(zhàn)國?;~案是云南古代青銅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原件現(xiàn)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鑒定專家組定為國寶級文物。
年近八旬的清華教授馬約翰和土木系教授麥叔良合作,奪得北京市網(wǎng)球雙打冠軍,這件事轟動了北京城。毛澤東說,馬約翰是全中國最健康的人。這一年,清華為馬約翰教授舉行服務清華50年慶祝大會,會上,蔣南翔校長提出了向馬約翰先生學習,“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
華北地區(qū)一首民謠中有“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的句子。梁思成廣泛收集古建筑信息時,聽到這首民謠大受啟發(fā),前往山西應縣,最終在一片群山中找到了應縣木塔——中國現(xiàn)存最高最古且唯一的木構(gòu)塔式建筑。順著同首民謠,梁思成還在河北趙縣發(fā)現(xiàn)了趙州橋。
湖南湘潭縣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走出了赫赫有名的八位兄弟,即“黎氏八駿”。其中包括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中國現(xiàn)代歌曲創(chuàng)作民族化先驅(qū)黎錦暉、首辦中國礦學雜志的礦學家黎錦曜、平民教育先驅(qū)黎錦紓,還有工程師、作家、指揮家等各個領(lǐng)域杰出人才。
張愛玲竟是由中共地下黨創(chuàng)辦的刊物《雜志》捧紅的。其主辦者袁殊讀過她的《沉香屑?第一爐香》后,便親自上門約稿,此后《雜志》成了張愛玲重要作品發(fā)布的主陣地。后來,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被《雜志》以“使寂寞的文壇起點影響”為由出版,面市4天便銷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