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500)
清水混凝土類似于傳統(tǒng)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采用的是一次成型的澆筑方式,需要特殊處理原澆筑表面或者使用透明保護劑將混凝土的外表面美觀性提高,將清水混凝土的美觀性、光滑性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來,展示出混凝土原有的色彩,將市政道路的美觀性有效提高。
第一,整體效果良好,主要材料為高級混凝土。在市政道路中應用清水混凝土需要在保證道路剛度前提下將市政道路的防水性能提高,提升市政道路的抗震等級,提升道路的使用壽命,將發(fā)生安全隱患的概率降低。
第二,環(huán)保性能。清水混凝土有著便捷的施工工藝技術,節(jié)省和裝飾裝修方面的材料、成本,能夠達到節(jié)約材料、環(huán)保的要求。同時,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大多為自然材料,可以避免對環(huán)境產生嚴重污染。
第三,裝飾性。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充分利用混凝土本身的特點,將清水混凝土的可塑性強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來,塑造各種類型,有效發(fā)揮設計者的設計方案,達到裝飾、美化的作用,滿足國民審美要求。
第一,設計制作模板。設計人員在模板設計階段需要嚴格遵守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要求,將模板施工效果優(yōu)化。為此,設計人員要重點注意三方面的因素。其一,應當明確影響清水混凝土模板拼裝、拆卸方便性和穩(wěn)定性的因素,將模板體系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盡量提高,同時盡量保證便捷。在設計中結構采用內無拉筋的形式,加強重視面板和支架的搭配,內部和外部恩別采用小塊鋼板和大塊鋼板。其二,合理設計模板尺寸,確保能夠契合清水混凝土澆筑后的尺寸,同時均勻設置模板避免溢出漿液。其三,合理選用模板材料。市政道路中的C 型結構較多,竹膠板、鋼材木板是當前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常用的模板材料,如圖1為竹膠板。如果選用鋼材木板需要拋光處理板材表面確保表面光滑、整潔。在施工中,喲啊用涂膜劑處理模板內表面,將其光滑性提高,同時便于脫模。用防銹漆涂刷鋼材外表面將其耐腐蝕性提高。
圖1 竹膠板
第二,拼接模板。首先在模板制作拼接過程中要嚴密地處理接縫,從而將模板結構的牢固性增強。其次,在拼接過程用金屬帽、塑料口等處理拉桿部位保證拆卸階段的方便快捷。最后,嚴格控制接縫高差,按照<1mm 的標準控制控制面板接縫高差,按照<2mm 的標準控制拼接縫高差,從而避免接縫影響清水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第三,拆卸模板。當混凝土成型且性能滿足標準后需要拆除模板,為了避免對清水混凝土結構質量產生損傷施工人員要注意仔細控制好如下工作要點:其一,由專業(yè)的檢測人員檢測混凝土性能并且明確是否可以拆除,只有檢查通過后方可拆除模板。其二,按照拼接時預留的拆除口完成模板拆除作業(yè)。其三,先拆除非承重結構再拆除承重結構,并且清理干凈模板且妥善保存[1]。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為施工材料,所以需要嚴格選擇原材料,明確各種材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第一,水泥。硅酸鹽類水泥是當前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水泥材料,施工單位在采購過程中需要加強水泥生產廠家以及材料質量的審核,確保水泥材料能夠滿足標準要求。盡量選擇同一供應商的水泥材料,避免不同廠家供應的水泥影響材料配置性能。
第二,骨料。準備好粗骨料和細骨料。粗骨料有著較高的強度要求,按照5-31mm 的范圍控制碎石粒徑,同時按照<1%的標準控制含泥量,避免存在其他雜物。細集料選擇中粗砂,細度模數>2.5,含泥量<2%,不允許摻雜其他雜物。
第三,外加劑。減縮劑是最關鍵的外加劑,對清水混凝土的干縮有著很大影響,需要從正規(guī)大廠家選取。如圖2為減縮劑添加量和清水混凝土干燥收縮率之間的關系。
第四,礦物摻合料。摻加不同粒徑的有活性的摻和料可以將混凝土內部的致密性提高[2]。
圖2 減縮劑對清水混凝土干燥收縮的影響
在準備清水混凝土材料過程中需要對原材料的配比加強控制,盡量提高材料的穩(wěn)定性,并且做好水量的調整。原材料配比中關鍵的工作就是水灰比,水灰比對清水混凝土的外觀顏色有著較大影響。技術人員要加強監(jiān)督清水混凝土材料配比工作,確保所有的材料有著相同的配比,同時通過抽檢方式檢查每批原材料的配比情況,如果發(fā)現差距不得投入使用。
鋼筋制作和綁扎工作要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范要求。在翻樣階段,對材料的疊放順序、鋼筋穿插順序充分考慮,全面控制接頭位置、搭接長度等細節(jié),從而將鋼筋綁扎和對拉螺栓之間的矛盾有效預防,在地面上將對拉螺栓的位置彈出,做好豎向標示桿的設置。在綁扎鋼筋過程中如果影響到標示桿可以適當調整鋼筋的位置,不過要注意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調整。在綁扎鋼筋前,需要首先清理干凈鋼筋上的雜物,尤其是銹蝕問題,需要清理干凈,如圖3所示。避免采用銹蝕的鋼絲,將全部扎頭朝向鋼筋內側,全部壓平外側鋼絲圓鉤,避免發(fā)生外露問題。
圖3 鋼筋除銹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按照30-50 mm 的標準根本澆筑一層水泥砂漿的厚度。隨著砂漿的鋪筑完成澆筑混凝土作業(yè)。通常要按照3m 左右的間距控制砂漿投放點和混凝土澆筑點的距離。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可以采用分層澆筑振搗的方式,按照400-500mm 的范圍控制每層混凝土澆筑的厚度。按照<2m的高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預防離析問題。在澆筑墩柱、橋臺混凝土階段,澆筑工具為吊車和料斗。在澆筑箱梁和頂板混凝土時可以分兩次完成。第一次澆筑高度為箱梁混凝土的翼緣底標高處,在完成箱梁內模施工后可以第二次澆筑混凝土。通常情況下,在施工中需要在箱梁側面和地面交線位置設置平直的施工縫,確保道路橋梁的外觀美觀。振搗工作要跟隨混凝澆筑及時開展。選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然后在面層用平板振搗棒振搗,振搗標準為表面微微泛漿?;炷脸跄耙ㄟ^壓光和拉毛處理混凝土表面,對密集排布鋼筋的位置加強振搗將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
在完成清水混凝土澆筑后需要立刻開展養(yǎng)護作業(yè),如果養(yǎng)護技術不達標那么很可能導致清水混凝土表面發(fā)生裂縫、色差等不良現象,為此,需要重點從三方面控制好清水混凝土的養(yǎng)護技術。
第一,在剛剛澆筑完混凝土階段對當地的氣候條件、混凝土強度等狀況進行充分考慮,拆模工作要在檢測達標后方可開展,并且在拆模后繼續(xù)養(yǎng)護不少于兩周的時間。
第二,清理干凈拆模階段混凝土表面的一些松動的小孔和砂帶,用同種水泥修補這些區(qū)域。
第三,清水混凝土長期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會受到風化、腐蝕等因素影響而發(fā)生碳化等不良問題,為了避免這些問題,需要用保護劑均勻地涂抹混凝土表面,達到隔離、防水、防腐的效果
在具體施工中對清水混凝土的外觀有著嚴格的要求,需要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確保其顏色一致。為此,需要注意如下內容:
第一,對外加劑的用量進行嚴格控制。外加劑的用量會對清水混凝土的外觀顏色產生較大印象,為此,在混凝土配合比確定后需要通過樣板墻試驗明確混凝土外觀顏色。為了能夠按照設計標準控制清水混凝土的顏色,需要嚴格控制影響清水混凝土顏色的各項因素,不但控制外加劑用量,還要控制好水分,合理地遮蓋混凝土,對遮蓋物進行控制,避免脫色影響混凝土顏色。此外,用透明保護性噴漆均勻地噴涂清水混凝土表面,避免其顏色發(fā)生改變。
第二,對混凝土攪拌時間進行嚴格控制,適當延長外加劑加入后的攪拌時間。
第三,確保清水混凝土振搗密實,避免離析對表面質量、顏色產生影響。如果清水混凝土構件較厚可以采用分層澆筑、二次振搗等方式提高混凝土密實度。
第四,如果不影響周轉,可以將模板的拆卸時間適當延后,一方面能夠達到混凝土保濕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夠避免灰塵等雜物落入到清水混凝土表面污染結構,對其整體美觀性產生影響。
第五,預防和處理裂縫問題。一方面應當加強養(yǎng)護,尤其是要關注溫濕度,避免發(fā)生溫度裂縫或者干縮裂縫。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理選用注漿技術,及時處理表面的細微裂縫,避免裂縫擴大影響整體結構。
在城市建設中,市政道路是重要的組成內容。市民對市政道路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工程質量安全方面,對道路的美觀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盡量將市政道路美觀性提高,可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工作人員要嚴格落實各項技術,充分發(fā)揮出清水混凝土技術性能好、環(huán)保、美觀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