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偉 呂華紅
【摘要】防水防滲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對于保障居住體驗至關重要。但居住建筑的復雜性使得建筑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漏水,因此防水防滲工程在居住建筑中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對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分析了居住建筑中常見的漏水問題和造成漏水問題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水防滲施工;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建筑工程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的同時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而居民的居住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室內漏水作為困擾居民的一大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居住體驗。而居住建筑中不同部分的漏水隱患和防水施工的方式不同,因此研究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滲技術,對于提升居住體驗具有重要意義。
1、建筑工程中常見的滲漏位置
1.1 屋面滲漏
屋面是指建筑物中屋脊和屋檐之間的部分,屋面在建筑物中主要承擔防水功能,如果降雨或降雪較大,屋面也有可能出現(xiàn)滲漏,長期以來屋面滲漏也是困擾我國居民的房屋漏水的一大問題,即便是反復的修繕也很難杜絕。
1.2 外墻滲漏
外墻用于隔離建筑物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屬于保護部分,雖然外墻不易發(fā)生滲漏,但一旦發(fā)生,對建筑物內部的影響相當大。一般建筑物的外墻滲漏部位集中在門窗等開口處,一方面是由于開口處存在密封性問題,另一方面,開口處也是外墻中應力的集中點,因此當建筑物受到外界的沖擊或者沉降時,開口處的變形便會破壞原本的密封,導致建筑物內部進水。
1.3 洗漱間滲漏
洗漱間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分,也是供水管道最為密集的部分,因此較容易產(chǎn)生滲漏。同時現(xiàn)代建筑中的洗漱間為滿足美觀和干凈整潔的需求,會將供水管道布置于墻內,發(fā)生滲漏時難以察覺。而洗漱間同時也是電線集中的區(qū)域,一旦滲水很容易導致觸電,將危及人身安全。
1.4地下室滲漏
地下室是居住建筑中一個環(huán)境較為復雜的部分,地下室處于低洼地帶更容易積水,一旦降雨量或降雪量過大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不到位,很容易導致地下室大量滲水甚至是積水。而大量建筑中的地下室用于存儲物品,可能造成財產(chǎn)損失。很多建筑中的管道通常也要經(jīng)過地下室,如果出現(xiàn)管道泄漏導致地下室漏水,后果不堪設想。
2、建筑工程中防止?jié)B水漏水的施工方式
2.1屋面工程
一般的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材料通常采用瀝青,而不同的瀝青防水性能不同,此外建筑所在區(qū)域的溫度和濕度等氣候環(huán)境也會對瀝青的防水性能造成影響。如在溫度和濕度都較大的我國南方地區(qū),應選用防水性能更好的瀝青,在施工過程中還應當使用其他的防水材料輔助施工,如塑料布等。對于屋面存在坡度的建筑,在布置屋面防水層時應當注意層和層之間的覆蓋關系,確保防水層能夠完全覆蓋屋面,在施工完成后應當進行模擬滲水實驗,檢查屋面是否會滲水或漏水,如出現(xiàn)滲水和漏水,則要及時查找滲水點,并調整屋面的瀝青防水層布置方式,盡量在使用較少的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屋面的防水性能。
2.2外墻工程
建筑外墻的滲水主要集中在門窗等開口處,因此在對外墻進行開口安裝門窗時,在門窗處重點進行密封,利用玻璃膠等防水材料封閉外墻和門窗的接縫處,避免通過門窗向室內滲水。對于處于潮濕或多雨地區(qū)的建筑,當建筑發(fā)生沉降時,還有可能通過墻腳滲水,因此這些地區(qū)的建筑外墻工程中應當對墻腳進行額外的防水處理,例如在墻腳加裝防水的板層,或進一步將外墻向地下延伸,同時封閉地面防止外墻滲水進入室內。
2.3洗漱間工程
由于洗漱間中經(jīng)常處于潮濕狀態(tài),所以在選擇洗漱間的供水管道時,一定要注意管道的防水等級,選擇耐浸泡和耐酸性較強材料制作的管道,在組裝管道時,應額外重視接口處的質量,防止通過管道接口處滲水。在管道組裝完畢后,進行水壓試驗檢測管道的最大承受水壓的值,如果不能滿足一般生活中的供水需求,則要考慮重新調整施工方案。
在布設洗漱間的電路時,特別要將其放置在單獨的空間中,實行水電分離的原則,防止漏水導致的觸電事故。洗漱間中的電路應當安裝在專用的防水管線中,對于外露的接口,應在其表面布置防水的材料,確保即便遭到水的浸泡也不會漏電。在電路布線的周圍,設置導水管道和導水槽,與下水道相連,將滲漏到電路周圍的水通過導水槽及時排出,降低發(fā)生觸電事故的幾率。
2.4地下室工程
地下室由于地處低洼地帶,外圍可能長期被水浸泡。因此在進行地下室工程時,外圍應當采用防水耐腐蝕的材料,如防水性較好的重混凝土等。為進一步增加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在對地下室的外壁進行施工時,可采取分層的模式,將因浸泡導致的漏水的幾率將至最低。分層模式施工的地下室外壁應當由多層防水混凝土層構成,每層混凝土間應當夾裝耐腐蝕和防水性能較好的材料,如工程塑料等,通過多層防護的方式阻隔水的滲透。為防止?jié)B水對地下室內儲藏的物品造成影響,在地下室中容易發(fā)生滲水的部位,如墻腳等部位布置一些內裝干燥的土砂的吸水袋,并定期更換,降低地下室內的濕度,使地下室更適合儲藏物品。
3、提升建筑工程防水能力的建議
3.1把控建筑材料的質量
在進行防水工程的施工時,材料的質量將對建筑的防水能力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質量。在購買防水工程的材料之后,在小范圍內進行預施工以判斷其防水的性能,如果可行則正是開始施工。在采購建筑防水材料時,還應結合建筑所在的區(qū)域,例如當建筑位于降雨和濕度較大的我國南方地區(qū)時,進一步提升對防水等級的標準,但如果在干燥的地區(qū),則可以適當降低標準,以節(jié)省施工成本。
3.2設置針對性的防水防滲方案
建筑的不同部位遭遇滲水和漏水的方式并不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可針對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設置針對性的防水方案。例如當建筑的屋面因大雨沖擊而頻繁發(fā)生漏水時,一味的增加屋面上的防水層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需分析屋面上漏水的部位,并在其下方加裝導流槽,將雨水導出,從而降低屋面的壓力。
3.3加強施工現(xiàn)場監(jiān)管
在防水工程施工期間,應加強對現(xiàn)場施工的監(jiān)管,杜絕不規(guī)范施工或錯誤的施工方式,由于防水工程施工過程繁瑣,因此很多施工人員在工程中經(jīng)常憑借自己的主觀經(jīng)驗縮減或改變施工步驟。為此,劃分施工的責任范圍,并按照施工后模擬滲水實驗的結果進行追責或獎勵,有助于提升施工人員的積極性,降低因人為因素影響工程質量的幾率。
結論:
綜上通過對建筑工程中防滲和防漏水技術進行研究,建筑施工中容易發(fā)生滲水和漏水的主要有屋面、外墻、洗漱間和地下室。本文針對這四個部分的特殊性制定了對應的施工措施,并提出了幾點提升建筑防水能力的建議,期待能夠為我國的建筑防水施工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谷永宏.淺談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控制[J].建材與裝飾,2020(09):19-20.
[2]劉驕.論述房屋建筑工程防水維修措施[J].居舍,2020(09):49.
[3]潘振宇.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術探討[J].價值工程,2020,39(07):162-163.
[4]馬宏坤.云南省建筑防水卷材的質量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J].建材與裝飾,2020(05):53-54.
作者簡介:
尹偉,浙江省三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杜燕芳,浙江省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呂華紅,浙江省三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