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斯里蘭卡濕地中有一種鳥,因為其叫聲類似“苦哇——苦哇”,被人們稱為苦惡鳥。
苦惡鳥雖然飛行能力不差,但喜歡在濕地中行走,做巢、下蛋也都在濕地里。對于苦惡鳥的天敵水蛇來說,苦惡鳥的蛋是再美味不過的食物了。不過,苦惡鳥常把巢建在非常隱蔽的地方,水蛇很難發(fā)現(xiàn)。
雖然水蛇很難在陸地上找到苦惡鳥的巢,但它們經(jīng)常能吃到美味的苦惡鳥蛋,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苦惡鳥在陸地上做的巢若是被水蛇偶然間發(fā)現(xiàn),它們就會轉(zhuǎn)移自己的建巢地點,由濕地遷到附近的樹上。但是,由于長時間不在樹上做巢,苦惡鳥造出的巢非常粗糙,目標明顯。水蛇摸準這個規(guī)律后,便會經(jīng)常爬到樹上去找苦惡鳥的巢。
苦惡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做的改變反而增大了危險系數(shù)。
若子摘自《遼寧青年》
(盲目做出改變,反而會招致傷害。本文適用于理性判斷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