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水
(寶堰鎮(zhèn)水利農機站,江蘇 鎮(zhèn)江212000)
發(fā)動機氣門間隙是指在冷態(tài)時氣門桿尾端與搖臂頭之間的空隙,這是給發(fā)動機配氣機構傳力件在工作時受熱膨脹留有的余地,至于正常氣門間隙、氣門間隙過大過小的危害、怎樣檢查調整氣門間隙等問題,在發(fā)動機說明書里和有關專業(yè)書籍中都敘述得很詳細具體。但有不少的基層駕駛員和修理工卻說:“用書本上的塞尺(厚薄規(guī))調整的氣門間隙不準,還不如手感調得準呢?”這是因為基層駕駛員和修理工按規(guī)定在發(fā)動機三級技術保養(yǎng)(工作500 h)用塞尺調整的。氣門搖臂頭在工作時,它的圓弧工作面與氣門桿尾端每分鐘要撞擊1 000次左右,因工作條件惡劣、潤滑不良、檢查調整不及時等原因,搖臂頭就磨損成凹坑,此時用塞尺調整的氣門間隙=正常氣門間隙+搖臂頭凹坑間隙。發(fā)動機工作時間越長,搖臂頭凹坑就越深,用塞尺調整后的氣門間隙就越不準。下面主要談談消除搖臂頭凹坑深度的調整方法、搖臂頭凹坑的危害和處理、氣門間隙調整方法的正確選擇。
消除搖臂頭凹坑深度的氣門間隙調整方法,就是不使用塞尺調整氣門間隙,而是根據調整螺釘牙距及相關數據,在旋動調整螺釘使氣門間隙剛消失時,計算出調整螺釘應退回圈數的氣門間隙調整法,也稱計算調法。
計算調法同樣要使氣門處于完全關閉狀態(tài)(某缸壓縮上止點時進排氣門均好調,某缸排氣時進氣門好調,某缸進氣時排氣門好調)和該機正常氣門間隙。以495A型柴油機為例(右圖),進氣門間隙0.25~0.30 mm,排氣門間隙0.30~0.35 mm,調整螺釘牙距1 mm,搖臂的主力臂與被動力臂之比1∶1.5,有了以上數據就可以計算出在旋動調整螺釘,使搖臂頭剛接觸氣門桿時,求得正常氣門間隙應退回圈數。
圖1 搖臂頭磨損后氣門間隙檢查與調整示意圖
調整時先使氣門處于完全關閉狀態(tài),擰松調整螺釘上的鎖緊螺母,旋動調整螺釘使搖臂頭與氣門桿剛接觸,按495A柴油機進氣門間隙0.25~0.30 mm,調整螺釘應退回圈;排氣門間隙0.30~0.35 mm,調整螺釘應退回圈;然后鎖緊螺母。如果估計不準,可固定鎖緊螺母的邊棱角對準調整螺釘切口,退一邊為,退一個半邊為,退一個與一個半之間邊為,既準確又方便。
計算調法對未磨損和已磨損的搖臂頭均可進行氣門正常間隙的調整,調整后可用塞尺測定此間隙,塞尺測出的間隙值與正常氣門間隙值之差,就是搖臂頭凹坑的深度,如果之差為零,說明搖臂頭未形成凹坑,搖臂頭凹坑深度這樣測定,就減少了拆卸搖臂的麻煩。
搖臂頭凹坑形成后,不僅有礙于塞尺調整氣門間隙,更重要的是搖臂頭作用在氣門桿上的力就不沿著氣門桿的中心線,會產生一個側壓力,由氣門桿作用在氣門導管上,使氣門桿與氣門導管產生偏磨,造成搖臂室內的機油通過此磨損間隙竄入燃燒室內燃燒,搖臂頭凹坑使氣門導管產生偏磨,還會造成氣門錐面和氣門座圈的磨損,使氣門關閉不嚴。
根據有關數據計算和推測,搖臂頭磨損值超過0.05 mm時,就應修整或換新。搖臂頭凹坑淺的需磨修,凹坑深的需焊修,不論是磨修還是焊修,都應保證搖臂頭的圓弧母線與搖臂襯套安裝中心線平行,保持原搖臂頭幾何形狀和尺寸,表面光潔度應達標,處理好搖臂頭凹坑是調整氣門間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氣門間隙調整方法可根據搖臂頭磨損情況來選擇,對于新機、新換的或修理后的搖臂頭都應用塞尺按書本上的方法進行調整,調整后的氣門間隙準確無誤;對于發(fā)動機技術保養(yǎng)期的氣門間隙調整可用計算法,方法簡單、方便、準確,調整后可用塞尺檢測搖臂頭磨損情況;對于手感調整,本人認為手感調整的氣門間隙無準確數值,對搖臂頭磨損情況心中無數,經驗不足的人用手感調整會出大事故。
希望基層駕駛員和修理工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尋求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正確的使用、維護好發(fā)動機的氣門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