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姆羅熱克 韓逸
天啊,我多么渴望當一匹馬……
倘若有那么一天我往穿衣鏡前面一站,看到我的手和腳都變成了馬蹄,身后長出了長長的馬尾巴,腦袋變成了真正的馬頭,配一副貨真價實的馬臉,我準會立即跑到房管局去。
“請給我一套現(xiàn)代化的住宅?!蔽揖蜁@樣昂然地說,而不是低三下四地哀求。
“寫個申請報告吧,排隊等候。”
“哈,哈!”我會縱聲大笑,“先生們,難道你們沒有看到,我不是個一般人物,不是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我是這樣與眾不同,一個不同凡響的人!”
我立刻就會得到一所現(xiàn)代化的大住宅,而且設備齊全。
我去參加文藝晚會,準能獲得滿堂喝彩,即使我的作品再拙劣,朗誦得再蹩腳,也不會有人指摘我無能。情況會截然相反。
“一匹馬竟有這樣的水平,太棒了!”會有人贊不絕口。
“這馬真聰明?!绷硪恍┤藭绱朔畛?。
且不說我會從諺語、俗話中得到多少溢美之詞,撈到多少好處:健壯如馬,老馬識途,笑得跟馬一樣莊重,馬有四條腿偶爾也會失蹄……
誠然,當馬也有消極的方面。我會給我的敵人提供新的彈藥。他們給我寫匿名信的時候,就會這樣開頭:“你是駿馬?不,你是駑馬!”
婦女們會對我感興趣?!澳沁@樣超凡脫俗……”她們會這樣說。
上天堂的時候我就會長出翅膀。我會成為一匹飛馬。天馬行空!對一個人來說有什么比這更美的事呢?
導讀
斯·姆羅熱克,波蘭荒誕派作家、劇作家和漫畫家,1930年出生于波蘭克拉科夫的郵遞員家庭,曾在克拉科夫美術學院學習寫生、線條畫和建筑學。1950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1963年遷居意大利,1968年又移居法國,但仍用波蘭語寫作。代表作有《探戈》《移民》《大使》《克里米亞之戀》等。由于作品具有極強的諷刺性,姆羅熱克在波蘭被公認為當代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于2013年在法國尼斯去世。
《我想當一匹馬》是一篇諷刺味道濃郁的雜文,字里行間透著對管理者仗勢欺人、欺負弱小行為的無比憤怒和無情嘲弄。文章雖短,卻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出權貴群體對普通人嗤之以鼻的勢利心態(tài)和丑陋嘴臉,反映了當時社會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不良風氣,讓人唏噓。作者在文中期望自己變成一匹馬,以改變自己糟糕的境遇,異想天開卻又有著深深的無奈,由此將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
(選自《悼念一棵楓樹》,明天出版社2020年版)
《悼念一棵楓樹》是《人文大課堂》叢書中的一本。曹文軒老師從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出發(fā),精選精編了世界著名文學家、學者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名作。叢書每一冊都按哲學、政治、科學、審美、人生、歷史、情感、道德等大類選入幾十篇名作,每個單元的開始和每篇選文后面都附有導讀,介紹文章作者,并重點剖析了所選文章的寫作背景、寫作特色、價值承載和審美特點等,引導學生學習體悟文章的境界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