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鄒東陽,賀修君,曾玉春,謝擁華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國民生活水平改善,隨之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向年輕化發(fā)展。高血壓患者存在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療率低的現象[1]。因此,需要迫切提高患者血壓控制水平。 除了藥物治療外,健康教育和運動療法對血壓的控制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于患者健康需求不斷增多,常規(guī)健康宣教模式比較單一,干預效果有限, 因此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是臨床發(fā)展的新風向。既往研究已發(fā)現,針對高血壓人群的運動干預具有明確的降壓效果,尤其是有氧運動適用于多數高血壓患者,但不同個體間身體狀態(tài)存在一定的差異,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干預效果[2]?;诖?,本研究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多元化教育聯(lián)合個性化有氧運動,以期能提高患者健康行為、減輕心理壓力,進一步改善血壓水平。
1.1 對象 前瞻性選取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二醫(yī)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中選取80 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 例。 觀察組男性 26 例,女性 14 例;年齡 35 ~ 67 歲,平均(46.55 ±4.72)歲;病程 1 ~ 10 年,平均(4.38 ± 0.86)年;高血壓分級Ⅰ級 19 例,Ⅱ級 21 例;體重量指數(BMI)20 ~ 28 kg/m2,平均(25.49 ± 2.84)kg/m2;文化程度小學 14 例,初中 15 例,高中及以上 11 例。 對照組男性 25 例,女性 15 例;年齡 35 ~70歲,平均(46.50 ± 4.68)歲;病程 1 ~ 10 年,平均(4.43 ± 0.85)年;高血壓分級Ⅰ級 18 例,Ⅱ級 22 例;BMI 20 ~ 29 kg/m2,平均(25.71 ± 2.65)kg/m2;文化程度小學 15 例,初中 16 例,高中及以上9 例。 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可比性高。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即在未服用降壓藥時,診室肺同日3 測量測量顯示,收縮壓≥140 mmHg 和(或)舒張壓≥ 90 mmHg[5];(2)年齡 18 ~ 70 歲;(3)身體狀況良好;(4)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5)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繼發(fā)性高血壓、重癥高血壓(收縮壓≥ 180 mmHg 或舒張壓≥ 110 mmHg)患者;(2)合并有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3)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影響溝通交流者;(4)近6 個月有手術史或嚴重外傷或生活大事件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物,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健康模式,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和健康講座的形式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相關知識、規(guī)律用藥的重要性、飲食注意事項、適量運動的好處等,講座每月開展1 次,地點為醫(yī)院會議室。
觀察組采取多元化健康教育+個性化有氧運動。 多元化健康教育內容如下:(1)認知干預: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認知及應對方式,給予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包括耐心講解負面情緒對血壓的影響,與患者一起分析帶來負面情緒的原因,引導其積極面對疾病。 (2)健康宣教: 在門診大廳及科室設立書架和宣傳欄 (每周更換1次),放置高血壓宣傳資料,供患者閱讀。 每周二下午14:30~15:00 護士帶領患者閱讀高血壓相關資料, 并詳細講解宣傳欄上的內容。下午15:00 ~16:00 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院內高血壓資深醫(yī)師講解高血壓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案、常用藥物的用法用量、不遵醫(yī)囑服藥的危害、飲食注意事項、非藥物治療方式等。(3)服藥/飲食/生活指導:對于用藥方面,制作小卡片列出常用降壓藥的名稱、 用法用量發(fā)放給每位患者,并要求其在目前所用藥物名稱上打鉤并隨身攜帶;其次,建立微信群三餐前發(fā)消息提醒患者用藥并附帶藥品的用法用量,要求患者每天睡覺前在群里匯報用藥情況。 對于飲食方面,護士每周制定營養(yǎng)食譜發(fā)送到微信群里,患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同時要求低鈉飲食、戒煙戒酒、多食水果蔬菜。 對于生活方面,建議患者規(guī)律作息、適量運動。
個性化有氧運動方案:太極、慢跑、快步走、有氧健身操等都是適合高血壓患者有氧運動,本研究結合所有患者的意愿確定有氧運動項目為快步走。 根據患者最大攝氧量測試(VO2max)和改良 6 min 步行測試(6 MWT)計算運動強度為 45% ~ 50%的步頻,選擇早上 6:00 ~ 7:00 或晚上 18:00~ 19:00,每次快走 45 ~ 60 min,每周 3 次,共干預 12 周。 快走時心理默數步數(適應后不需要)、抬頭挺胸、展開雙肩、打開雙臂,并配合調節(jié)呼吸。 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時,可自行降低運動強度,再逐步增加至之前的運動強度。
1.3 觀察指標 (1)心率及血壓水平:測量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率(HR)、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值,連續(xù)測量 3次取平均值,每次間隔2 ~3 min,干預期間每周測量1 次。(2)健康行為: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從自我實現、壓力管理、健康責任、運動鍛煉、營養(yǎng)支持及人際關系 6 個維度進行評價, 共包含 52 個條目, 采用Link4 級評分, 各維度得分及總分為個條目分數相加除以總條目數,分值越高則健康行為越高,其中2.5 分認為健康行為處于中等水平[4]。 于干預前后各評價 1 次。 (3)心理壓力水平:采用中文版知覺壓力量表(CPSS)予以評估,該量分為失控感和緊張感兩個維度,共14 個條目,采取Linker5級計分,將“完全沒有” ~ “總是有”分別計為 1 ~ 5 分,其中條目 4、5、6、7、9、10、13 為失控感維度得分,其他為緊張感維度得分,總分范圍14 ~70 分,分數越高表明心理壓力越大[5]。 于干預前后各評價 1 次。 (4)血清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內皮素-1(ET-1)及超氧物歧化酶(SOD)水平:于干預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離心后留取上清檢測 AngⅡ、ET-1 及 SOD 的含量, 其中 AngⅡ檢測方法為放射免疫分析方法,SOD 采用丁氏法檢測,ET-1 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用()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以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率及血壓水平 與干預前相比, 干預后兩組HR 及SBP、DBP 均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 1。
2.2 健康行為 與干預前相比, 干預后觀察組HPLP-Ⅱ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對照組自我實現、壓力管理、健康責任、營養(yǎng)支持、人際關系5 個維度得分及總分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運動行為得分無顯著變化(P >0.05);觀察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見表2。
2.3 心理壓力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CPSS 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變化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 3。
表1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心率及血壓水平比較()
表1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心率及血壓水平比較()
注:與干預前相比,aP <0.05
組別 例數 HR(次/min)干預前觀察組 40 83.74 ± 6.59對照組 40 83.55 ± 6.61 t 值 0.129 P 值 0.898干預后72.32 ± 5.61a 76.88 ± 5.73a 3.596 0.001 SBP(mmHg) DBP(mmHg)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152.67 ± 21.42 127.35 ± 13.40a 105.63 ± 12.40 90.75 ± 8.31a 150.15 ± 20.79 135.28 ± 15.01a 105.44 ± 12.37 95.26 ± 8.50a 0.534 2.493 0.069 2.400 0.595 0.015 0.946 0.019
表2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HPLP-Ⅱ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HPLP-Ⅱ評分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相比,aP < 0.05;與對照組相比,bP < 0.05
組別 例數 自我實現 壓力管理觀察組 40干預前 1.54 ± 0.42 1.69 ± 0.28干預后 2.63 ± 0.65ab 2.45 ± 0.50ab對照組 40干預前 1.55 ± 0.38 1.67 ± 0.30干預后 2.02 ± 0.57a 1.95 ± 0.48a健康責任1.78 ± 0.34 2.97 ± 0.55ab 1.76 ± 0.35 2.14 ± 0.41a運動行為 營養(yǎng)支持 人際關系 總分1.70 ± 0.54 1.42 ± 0.29 1.53 ± 0.31 1.61 ± 0.58 2.88 ± 0.64ab 2.35 ± 0.61ab 2.75 ± 0.70ab 2.67 ± 0.75ab 1.68 ± 0.52 1.45 ± 0.31 1.56 ± 0.30 1.61 ± 0.57 1.87 ± 0.49 1.77 ± 0.44a 2.03 ± 0.57a 1.96 ± 0.63a
表3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CPSS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CPSS 評分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相比,aP <0.05
組別 例數 失控感干預前觀察組 40 22.15 ± 3.42對照組 40 22.40 ± 3.55 t 值 0.321 P 值 0.749干預后15.67 ± 3.11a 19.85 ± 3.49a 5.655<0.001緊張感 總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25.06 ± 4.23 17.86 ± 3.20a 47.21 ± 5.77 33.53 ± 4.62a 25.24 ± 4.37 21.33 ± 3.58a 47.64 ± 5.75 41.18 ± 4.32a 0.187 4.571 0.334 5.650 0.852 <0.001 0.739 <0.001
表4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血清AngⅡ、ET-1 及SOD 水平比較()
表4 兩組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血清AngⅡ、ET-1 及SOD 水平比較()
注:與干預前相比,aP <0.05
組別 例數 AngⅡ(ng/L)干預前觀察組 40 58.59 ± 5.83對照組 40 58.44 ± 5.91 t 值 0.114 P 值 0.909干預后50.19 ± 4.62a 55.16 ± 4.85a 4.693<0.001 ET-1(μg/ml) SOD(U/ml)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81.47 ± 9.61 63.11 ± 7.28a 62.52 ± 5.36 85.68 ± 9.77a 80.97 ± 9.50 70.35 ± 7.46a 62.55 ± 5.40 70.64 ± 7.03a 0.234 4.393 0.025 7.903 0.816 <0.001 0.980 <0.001
2.4 血清 AngⅡ、ET-1 及 SOD 水平 與干預前相比, 干預后兩組血清 AngⅡ、ET-1 水平均降低,SOD 水平升高 (P <0.05),且觀察組變化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高血壓是我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病之一, 但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依然處于較低水平,為提高高血壓的防控工作應加強健康信息宣傳、藥物治療、心理疏導、膳食指導、運動干預等措施[6]。 采用本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個性化有氧運動進行干預,多元化健康教育先從患者的認知、態(tài)度、心理方面著手,提高患者的認知及治療積極性后再通過宣傳資料、宣傳欄、講座等形式傳播高血壓相關知識,最后加強用藥/飲食/生活指導,逐步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個性化的有氧運動根據患者攝氧量測試為患者安排適量的運動強度,在保證運動干預效果的同時兼顧患者的實際情況,可行性高。 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后觀察組HR 及SBP、DBP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多元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個性化有氧運動能提高患者的降壓效果。
相關研究指出,理想的健康行為(包括不吸煙、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運動達標)是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獨立保護因子,說明健康行為不僅可以降低高血壓發(fā)生風險,還可提高血壓控制效果[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HPLP-Ⅱ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多元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個性化有氧運動可以促進患者的健康行為。 分析原因,這與健康知識的宣傳、督促有關,而且個性化有氧運動考慮到個人的身體素質差異,為每個人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確保有效完成。 近年研究發(fā)現,除了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外,心理壓力也會誘發(fā)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這是因為壓力可以影響機體平衡, 當超出機體的調節(jié)能力后就會發(fā)生一些病理性的變化,最終導致血壓升高[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 CPSS 失控感、緊張感維度得分及總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多元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有氧運動可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臨床諸多研究均表明,認知行為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負性情緒造成的影響,有助于治療及干預的順利開展[9]。 多元化健康教育從多方面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相關知識,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認知,再加上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從情緒上降低了患者的壓力,而且有氧運動還能從生理上釋放壓力。
研究發(fā)現,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交感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內皮系統(tǒng)(ET)及免疫系統(tǒng)等均有關[10]。 AngⅡ是 RAS 被激活時產生的一種因子,可直接作用于中樞使血管收縮,而且作用于全身、收縮性極強;ET-1 是ET 產生的活性物質, 能夠調節(jié)血管平滑肌的收縮,促進血管的增生及肥厚;SOD 是有氧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抗氧化物質,與身體機能有關[11]。 本研究比較兩組血清 AngⅡ、ET-1 及 SOD 水平發(fā)現, 觀察組 AngⅡ、ET-1 低于對照組,SOD 高于對照組,說明多元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個性化有氧運動能夠降低血清AngⅡ、ET 的表達,增加SOD 的表達。 可能的作用機制為:(1) 個性化有氧運動通過增加抗氧化物質的含量及活性,提高了身體機能,從而阻止血壓升高;(2)個性化有氧運動可激活各種系統(tǒng), 增加舒血管物質的分泌及活性,減少AngⅡ、ET-1 等收縮血管物質的產生,降低血壓。
綜上,對于高血壓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聯(lián)合個性化有氧運動降壓效果明顯,可顯著提高患者的健康行為,降低心理壓力,可能與血清AngⅡ、ET-1 降低、SOD 升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