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學斌,浙江仙居人,從事教育工作,系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詩集《生活的縫隙》,有多首詩作在《詩刊》《星星》《詩潮》《詩歌月刊》《江南詩》《浙江詩人》《中國詩人》《星河》等報刊上發(fā)表并入選各種選本。
光線中
光線中布滿耳朵
光線里有鳥鳴、集市的喧囂
和街道樹葉落地的那聲嘆息
雨后街道潮濕
細小的太陽躲在水洼里
鋒利,切割著六月的目光
嬰兒在童車里咯咯笑著
眼神清亮,收留一切美好的事物
小貓瞇著眼睛
某些想法難以察覺
遠處,云被雨水洗過
一只鳥滑翔而來
這個六月
提取無數的消息,在一連串光線中
初夏的風
水邊的溪欏有高大的軀體
聲音和光線穿過陰影
不遠處的楊柳顯得窈窕
柑橘用香氣觸摸經過的事物
氣味也會搖晃
當初夏的風輕拂
與一頭牛相遇純屬偶然
它的眼睛里
裝著一個洗凈了的世界
坐在橋上
坐在橋上,慢慢地
看到身體在漂移
流水不是剛才的流水
穿過身體的風
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方向
石橋,連接人和流水
把一些悶在心里的話語
傳到水底,再濺起水花
橋上的楊柳
在拂動,仿佛剛剛離別
另一個自己
一株草
風吹麥浪,枇杷黃了
在一個貧瘠、黑白的土地
有色彩的詞語被隱匿
灰白的水泥路走了一天又一天
幾十年的日子,猶如今天
唯有風,拂過田壟、山谷和小溪
攜帶柑橘的氣味、桂花的香
還有四季的鳥鳴和隱約的
一聲嘆息
堅硬的石頭會開出花嗎?
在墻角,在縫隙間
一株干癟卻飽含綠意的草
一個不起眼的詞語
走進古村
如果說,凋敝的房屋
能夠記憶
其實,是走到邊緣,來到盡頭
掛在屋檐下的竹籃
講述延續(xù)千年的日子
桑樹古老,粗大的樹干
留存歲月玩耍的斑痕
村莊離得愈遠,細微的事物
記得愈是清晰
而走近了,一種傷感
被煙火縈繞
歧路
在河流撤退的地方
樹木會扎下根
直至沙石裸露
——指針退回本來的位置
某些經歷,恍然若夢
一條失去方位的歧路
野花搖晃
而流水,不停走向低處
像某個人的姿態(tài)
一棵樹
如今,這樣的挺拔不多了
一棵樹,就這么站著
在路盡頭,成為路標
在溪邊,把枝葉伸進水里
自如地吹著口哨,以鳥雀的名義
風暴下,可能披頭散發(fā)
也會有塑料袋、枯草掛滿樹丫
也會在天晴后
抖擻一下枝條和樹葉
察看滿目瘡痍
也會在風中,在秋天
一片一片地
脫去葉子,仿佛放下生活中
難以承受的負重
聲音
愿意,用最細小的嗓音招呼
在城市的街角,或小鎮(zhèn)
或小河邊
大街和曠野一樣空無
一個孤獨的背影,石頭般沉寂
即使在夜晚,星空寂寥
有些喊聲沒有方向
直到一個身影,越來越清晰
而記憶模糊
河流、村莊,或是城市的廣場
有些聲音消散,有些伸出耳朵
探聽你的心事
過往
最卑微的人物,也會有一個夢幻的童年
也許是出于遐想,正如那臺
遺忘在閣樓的電風扇
曾經用看不見的手指,翻開書頁
把黃昏拖進涼爽的黑夜
也許是一塊路邊石,扎加耶夫斯基口中的
小王子。能夠存在的,都值得尊重
哪怕是一段不堪的經歷
都會沉淀出生活里特有的味道
正如眼前流過那燙人的溪水,和黃昏微
微的風
也會偶爾想起,冬日雪地的那陣冰冷
和屋檐下冰凌的晶瑩
身影
被擊中的,是那一剎那
門半開,猶如隱秘的心思
衣衫一閃而過,還有長發(fā)
接下來是寂靜
穿涼鞋的腳趾,不經意停留在門角
那么純凈
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幅圖畫
當有身影重合
欲望,不可抑制
瞬間被點亮
聲音從密室絲絲冒出
那么好聽。鳥鳴顯得歡快
哦,美好的事物一直如此切近
美好的事物,從未感到
如此陌生
遐想
最直接的,是通過目光
傳遞一種植物的語言
把欲望表達出草木的清香
而在離開者的空白中
預留出一個位置
背影,也許最為真實
邂逅充滿著偶然性
所有的歷程里都不會漫不經心
偶爾會想著,一頭的長發(fā)
有著怎樣的光澤
忘記了交談,聲音成為缺失者
記憶是一根絲線
纏不住一個影子
期望又一次相遇
提走一張難以忘懷的臉龐
雨后的黃昏
雨后,黃昏的月亮并不會更圓
六月的日子無法擺脫
被淋濕的,是對過去的回憶
包括某一個認識的人
白鷺在遠處用翅膀說話
天空搭建舞臺,山巒青翠
從樹葉滴下的水珠里,藏著痕跡
有太多的秘密被遮蓋
塵埃消失無形,耀眼的
好像那一聲鳥鳴
舌尖始終在顫抖
伸出手,一滴水滴下
整個夏天的清涼
(責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