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雨風
古人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無以發(fā)其志,故有詩。詩、書、畫,是傳統(tǒng)中國生活的重要構(gòu)件,是中國文化生活的理想樣式。特別是書法,與中國人生活聯(lián)系尤其緊密??坍嫲l(fā)軔、甲骨濫觴、小篆一統(tǒng)、隸書意興、魏晉尚韻、隋唐尚法、宋元尚意、明清尚態(tài),共同形成了燦爛多姿的中國書法。頓挫提按、逆人平出,是筆法,又何嘗不是人生經(jīng)驗的體悟;凌波微步、搖曳生姿,是儀態(tài)萬方,又何嘗不是走筆如神;“書必有神、氣、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書也”,是論書,又何嘗不是說做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是龍鳥,是女人,還是書法?真教人恍如夢境。但我們知道:奮筆疾書,一定是中國人的工作狀態(tài);秉筆直書,一定是中國人的品格寫真;勒石燕然,一直是中國古代將軍士兵的最高榮譽;丹心汗青,一直是中國歷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
如今,我們幾乎是一頭撞進現(xiàn)代化,不期而遇鍵盤和操控器,提筆握管似乎成了奢侈和累贅。但有時候,我們回想一下,人生走遍世界,卻總還忘不掉媽媽的味道;工業(yè)化信息化飛速發(fā)展,卻總還想回到田野炊煙。這是我們休憩精神的家園,是我們慰藉心靈的天堂。今天,雖然我們無時無刻不手撳鍵盤,但又何曾忘懷于書寫?隨手刻劃,不就是人們恣肆書寫、渴望不朽的樸素愿望的忘情流露?課子書畫,不就是人們繼承傳統(tǒng)、開創(chuàng)未來的美好理想的真情表白?
偉人講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nèi)核。方塊字與書法骨肉相連,中國人與書法心手相牽,中國不能遺忘書法,世界不能沒有書法。
四川民族學院一直執(zhí)著于中華文化的傳承,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視作自己義不容辭的神圣責任。格物致知一一四川民族學院書法研究所首屆學術(shù)年展暨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就是秉承這一責任和使命,從基礎(chǔ)做起,從根本培植,冀望通過此展,匯聚名家、學習方家、跟隨大家,以書養(yǎng)氣、以展促教,教育我們的學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成長為平正安穩(wěn)、清剛雅正的有用之才。
歡迎大家進入揮灑自如、酣暢淋漓的書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