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推開窗子,調(diào)皮的風攜著幾縷香氣就溜了進來。倚窗望去,原來是風惹得花圃里的桃枝“笑”彎了腰,香氣也像是長了腳一樣,悠悠地抵達了我的鼻尖。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三百》中就是這樣描寫桃花的。它似三月里的春暉,心花怒放,漫上枝頭,一朵朵桃花有著一朵朵旖旎的故事和風光。
在我的老家旁邊,也種有一片桃樹。每年春天,在桃花飄香的季節(jié),母親總會牽著我散步桃林中,看桃花紛紛爬上枝頭。那些在桃枝間翩翩起舞的蜜蜂和蝴蝶就悄悄地飛入了我的視野。一陣陣歡快的嗡嗡聲,像是一首首天籟,將母親對我的關(guān)愛通過歌聲傳達了出來。
兒時的我腿腳不便,經(jīng)常獨自坐在小院里發(fā)呆。母親為了讓我學會堅強和豁達,經(jīng)常陪我到桃林散心。我牽著母親那熟悉而又溫柔的手漫步在石子小路,路兩旁的青草隨風招搖,不知不覺就到了林子。桃葉蓁蓁,枝干蒼勁而挺拔,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時候母親總會蹲下身來,撫摸著我的額頭輕聲細語地在我耳邊叮嚀:“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朵花都在盡情用心地開,哪怕開花的路上比較崎嶇?!鞭r(nóng)家的孩子在心靈的認知上似乎總比城市孩子提前一些,母親的用意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后來再也沒有獨自惆悵、悶悶不樂了。
我在家中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饞貓”。每到飯點,我總會和母親一道走進廚房。母親在廚房里展現(xiàn)著她的獨家手藝,我則靜靜地倚靠在墻邊專注地看著母親,看那一道道食材在母親的手中怎樣變成舌尖上的美味。日日相視,不知不覺竟也學會了很多做飯的法子,桃花羹就是我從母親那里學的一道小點心。
趁桃花還未開到尾聲,我便悄悄地跑到桃林摘了一大堆新鮮的桃花?;氐郊遥瑢W著母親的樣子制作桃花羹。把提前泡好的銀耳剁碎,剝好龍眼肉,再將它們與適量的清水一同放進鍋中,小火慢熬15分鐘,再放入削好的雪梨片。因為怕粘鍋,所以中途還得不停地用筷子多攪拌。等香味從鍋中飄出來的時候,再放入幾塊冰糖,敞開鍋蓋熬10分鐘就大功告成了。最后一步就是將洗凈的桃花瓣兒加入鍋中輕輕攪拌均勻。一道簡單又便捷的甜品就映入了眼簾,色澤清澈鮮美,香甜味道氤氳在空氣中,銀耳的剔透,龍眼的潤澤,雪梨的晶瑩,冰糖的甜美,桃花的芬芳,所有的美感都宛然其中了。這份美源自食物的饋贈,也源自母親的用心。
此時,又是美麗的春天,桃花在我的窗外散發(fā)幽幽的清香味道,童年的幸福時光也變得分外悠長。我明白這一切的美好都源自母親,我滿懷感恩,倍加珍惜。
(摘自《河源日報》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