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泛的動物界,母愛同樣不容忽視——有些動物為了確保幼崽健康成長,甚至會做出一些令人敬畏的舉動。
考拉熊的“育兒袋”
考拉熊幼崽在剛出生的時候才2厘米長,6克重,并且沒有毛發(fā)、視力與聽力,生命力極其脆弱。出生后,考拉熊幼崽能夠憑著自己發(fā)育良好的嗅覺與觸覺能力、強壯的前肢以及先天具有的方向感,獨立自主地爬到母親腹部的育兒袋中,待上6個月的時間。6個月后,幼崽還會繼續(xù)在母親背上生活6個月,直至下一只幼崽出生。
章魚的“慈母心腸”
章魚屬軟體動物,是墨魚的近親兄弟。它和母雞一樣也會保衛(wèi)自己的后代。雌章魚的孵化過程要經(jīng)過數(shù)月時間才能完成。在孵化期內(nèi),雌章魚絕不允許任何海洋動物靠近它一步,即便是自己的“丈夫”誤進了孵卵窩,它也會“六親不認”,把自己的丈夫活活咬死才肯罷休。雌章魚不但寸步不離地撫愛著自己的卵,而且會精心地呵護它們,經(jīng)常給它們“洗澡”。
小章魚出生后,雖然很快就能到處漂游,但雌章魚仍會癡情地守著剩下的空卵殼,始終不肯進食,直到餓死為止。
金絲猴的“犧牲”
金絲猴媽媽對孩子們的愛更是鮮為人知。當它們被獵人包圍后,猴媽媽就趕緊將孩子抱在懷里哺乳,盡自己最后一次義務。此時,它會向包圍上來的獵人頻頻擺手,意思是不要傷害它的孩子。等哺乳完畢,它便把孩子放在一邊,然后敞開自己的胸膛,示意獵人:你們可以開槍了。
海豹的“絕食”
每年冬末,格陵蘭海豹都會遷至紐芬蘭附近和格陵蘭及北海繁殖后代。為了避開天敵,雌性海豹往往會將幼崽產(chǎn)在大塊浮冰上。在幼崽剛生下來的12天內(nèi),它們的母親會不吃不喝,并不斷為幼崽提供奶水。在此期間,雌性海豹每天會減掉約3公斤的體重。
狐貍的“驅(qū)逐”
雌狐在育仔期,為了幼狐不至于餓死,會不顧及自己的性命,去極危險的地方獵取食物。斷奶后,雌狐會教幼狐們?nèi)绾螌ふ沂澄?,怎樣捕捉獵物,怎樣逃避敵害等等??梢坏┊斢缀鼈兙邆淞嘶镜纳钅芰Φ臅r候,雌狐就會一反常態(tài)地將它們驅(qū)逐出家門,讓它們?nèi)ラ_辟自己的領地,獨立生活。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