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鑒
橫亙夜空的銀河,不僅給人們帶來許多生動的遐想,還是一座可靠的“時鐘”,昭告著不同的時令。它時而高掛南北,時而低垂東西;有時候星光燦爛,有時候又清輝淡雅,人們在俯仰之間,通過它的明暗和走向,領(lǐng)悟著大自然的節(jié)律。
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每逢初春時節(jié)夜幕降臨的時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獅子座剛從東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標(biāo)志——由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及獵戶座的參宿四所形成的冬季大三角正高懸于南天。這段時間正是農(nóng)歷的正月,舊時人們認(rèn)為正月初八是天上的星君下界聚會的日子,稱為“順星節(jié)”。家家戶戶在這天都會制作小燈來“接星”“祭星”,長輩還會教兒孫們認(rèn)星。入夜后的銀河在冬季大三角中穿過,從東南幾乎橫貫頭頂再來到西北,劃出一道很高的弧線。但人們卻很難看到它,因此有“正月初八,天河回家”一說。
6月往后的傍晚,銀河較亮的那一段開始從東方露出地平,并且高度日漸增加。一年中最適于夜觀銀河的時段終于姍姍到來。到了盛夏時節(jié),甫一入夜,就可以看到它從南往東斜跨夜空。隨著夜色漸深,銀河越升越高,而且最燦爛的銀心部分——南邊的天蝎座、人馬座也正在此時登場。所以夏季銀河最為耀眼,成為備受人們關(guān)注的星空主角。
7、8月份入夜后的銀河,從南往東再向北如拱橋般橫跨天穹。這時我國多地正值雨季,正如諺語所說“銀河朝南北,雨來如桶倒”。每年的七夕,婦女們要乞巧,農(nóng)家要仰望銀河,希望通過它來知曉一年的收成。在湖南的一些地區(qū),有“天河搭屋脊,家家有飯吃;天河蓋屋角,家家沒吃喝”的說法。
秋季星空亮星不多,卻是觀看銀河的好時節(jié)。9月到10月夜幕低垂之時,頭頂附近的夏季大三角和銀河正當(dāng)中天。在南偏西方向,明亮的銀河中心尚未落山,星光盡灑,惹人注目。隨著夜轉(zhuǎn)深沉,銀河向東西偏轉(zhuǎn),銀心也徐徐落下。這時銀河由亮轉(zhuǎn)暗,變得“清淺”“淡薄”,更增添了夜色的清涼。
中秋往后,天黑之后的銀河日漸西偏,銀心天區(qū)的下落時間也越來越早。待到10月下旬,一年中欣賞銀河的最佳時段就接近了尾聲。
11、12月的深秋時節(jié),入夜后的銀河已經(jīng)轉(zhuǎn)成了東西方向,從東經(jīng)北再到西,高度不算低但并不明亮,只有西邊這一段比較清晰。這時候天氣轉(zhuǎn)冷,人們要準(zhǔn)備冬天的衣服了,所以又有“天河?xùn)|西,收拾錦衣”的說法。